畅游在豫园这座历史400多年的江南园林中,即便对建筑知识一无所知,赏景也会发出“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赞,被中国文人诗化的建造智慧深深折服。 江南园林是中国园林建筑中的精华,它传承中国造园艺术的传统,凝聚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和智慧,蕴涵了儒释道等哲学、宗教思想及山水诗、画等传统艺术,优雅秀美的姿色就是一幅幅真实版的山水画。 豫园是江南园林中的璀璨的一笔,座落于豫园旅游商城内,与城隍庙相邻,是江南五大园林之首,是上海老城厢仅存的明代园林,始建于1559年,原是明朝潘氏家族的私人花园,园主潘允端曾任四川布政司,为了让任职刑部尚书的父亲潘恩安享晚年,建造此园,取名“豫园”,豫,在古汉语中有平安、安泰之意,有愉悦老亲之意,该园历时28年建成,可惜其父在园刚建成时便亡故,该园成了潘允端隐退之地。 豫园按主体建筑可分为大假山、万花楼、点春堂、会景楼、玉玲珑、内园六处景区。 豫园的建筑以淡雅精致为主,布局自由,结构不拘于定式,亭榭廊槛,宛转其间,脱离了宫殿、庙堂、住宅的对称的拘泥,表现的清新洒脱。园内有三穗堂、大假山、铁狮子、快楼、得月楼、玉玲珑、积玉水廊、听涛阁、涵碧楼、内园静观大厅、古戏台等亭台楼阁以及假山、池塘等四十余处古建筑,设计精巧、布局细腻,清幽秀丽、玲珑剔透,具有小中见大的特点。 如鱼乐榭,小溪长仅40米,粉墙一隔,游人至此,有不知何处是尽头之意。又如鱼乐榭东边的复廊,中间用墙分隔为左右两边,墙上设窗洞,从窗洞左顾楼台掩映,右望溪流峰石,宛如小品图画,匠心独到。若初到此处不知情,走完两边后,最容易对四百年前建造者精巧构思产生穿越时空的领悟。 园内漫步,总能感到中国人自古隐晦含蓄的表达方式,豫园的构建空间组成异常复杂,就整体来看似乎很难找到一条明确的观赏路线,但穿行于建筑、走廊、假山之间,去找寻那些欲显而隐或欲露而藏的美景时,冥冥之中被牵引着,在隐匿的路线中前行!豫园中特有的灵气非凡的龙墙,也起到了分割区域的作用。 在豫园不得不说其叠石理水,这里秉承江南水乡特点,以水景擅长,水石相映,构成园林主景,明清时期,叠石名家辈出,豫园镇园之宝大假山,14米,宽60米,深40米,由2000吨浙江武康黄石叠成,是明代著名叠山家张南阳传世作品,石壁森严,飞梁临涧,平桥缘水,是以小山之形传大山之神韵的典范。 园内还有著名的玉玲珑,取自太湖,如果自上而下倒水,它72孔孔孔犹如小瀑布,在下放燃香,它72孔孔孔烟香飘渺。当年潘允端十分喜爱此石,为了方便观赏特意正对玉玲珑建一书斋。有山便有水,园中的山与水是互妙的,山赋予于水各种形态,水赋予山各色生机, 另外不可忽视的便是园内的植物,全园共有乔灌木670余株,常绿和落叶树约各占一半。古树名木有27株,其中百年以上20株,200年以上5株,300年以上2株。看似无章的植被却有其独特的排列方式,按照四季,园内植物错落有致,树高大乔木以荫蔽烈日,植古朴或秀丽树形树姿,以供欣赏,再辅以花、果、叶的颜色和香味。 出了豫园,外面紧邻豫园旅游商城、城隍庙,也是各路游人必到的地方,是集明清建筑和特色商市于一体,此处汇集了各色的传统美食,如南翔小笼、上海蟹壳黄、绍兴臭豆腐等等,可以大饱口福。还可看到各种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商店,一些带着中国记忆的传统手工艺者也常年驻扎于此,向人们展示着代代传承下来的民间瑰宝艺术。往年这里会举办灯会或是书画展等活动,由于某些原因,这两年也被取消了,但也丝毫不影响到此游玩的兴致。 说了这么多,都不能把豫园的美景一一道来,对于园内和园外的感受还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种奇妙的感觉需要亲自到豫园体会。 图文皆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