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黎里古镇鸟瞰) 一、黎里古镇的保护与开发 历史发展到现在,经济和人的意识,终于使黎里臻于古镇保护的成熟期。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黎里开始办厂,一个个作坊式的小型工厂相继问世,浒泾桥南堍沈宅鸳鸯厅有针织厂,浒泾桥北堍有五金厂,填掉的楼下浜办起了远红外元件厂,天主堂一侧有煤矿电器厂,庙泾浜边上有国营瓦厂,还有吴江开关厂、皮鞋厂、滤布厂、粮油食品厂等等,不下20家。各家都利用镇区的一些老式建筑,占据镇区的某些地块搞工业。为拓宽道路,或者为利用面积,填掉了不少浜兜。汽车运输,古镇的街道、廊棚不能适应需要,于是上岸的廊棚全部拆除,下岸仅仅留存极少部分。 1980年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黎里的经济得到迅猛的发展,老镇区所有的主干道,拆除沿市河一侧的房屋,街道拓宽成五至七米,变石子街、石板街为水泥路面,又把太平桥和明月桥改建成水泥平桥。不过,仅仅十余年时间,占居老镇区一隅的工厂,终归腾挪不开,处处受制。在有了一定经济基础之后,各家工厂相继寻觅新址,建造厂房,以求更大的发展。特别是太浦河北边,厂房连接连地出现,成为新兴的工业区。与此同时,黎里的新镇区也在悄悄兴起。大凡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多数购买了商品房,经济实力较好的家庭,则自建小型别墅,都一一迁居到古镇区的外围。 黎里古镇,保护下来,开发利用的条件成熟了。 1988年起,市镇建设进展迅速。拓宽浒泾路至16米,从黎新桥直通太浦河大桥。在老镇的北面,开辟兴黎路,接着再新辟人民路,东起渔业村,西接浒泾路,全长近三千米。有了这两条东西向的道路,黎里镇大大的发展了。近年来,新镇区继续向北扩大,在浦北已经形成相当规模的市场,俨然一个新兴的小集镇。 目前,黎里古镇保留下来的明清及民国建筑,多达九万多平方米,那“丁”形的市河,及市河上的古桥,依然一派明清风貌。 (1.1.2 1805年前黎里镇全图) 二、黎里历史 1.成形史 黎里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春秋时期,黎里在长水(今浙江嘉兴)境内。 公元前496年,吴越揳李之战发生,战后,黎里的御儿滉(荡)作为吴越分界线的一部分。这时,黎里已有人烟聚居。 西晋永熙元年(290),黎里有一位姓施的大户舍地,与法灯和尚建造寺院,取名普同院。 宋淳熙元年(1174),在原有基础上扩建普同院,宋孝宗赐额“罗汉讲寺”,寺名就改名罗汉讲寺,简称罗汉寺。此后,罗汉晓钟成为著名的黎川八景的中一景。在1700多年之前,能够建造颇具规模的一座庙宇,可以想见此地村落的多少及其大小。 唐朝时,黎里属于嘉兴范隅乡,仍然是村落。 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吴越王钱鏐割吴县南部及嘉兴北境部分,置吴江县,黎里始属吴江县。 江南的古镇,大多数从南宋开始。黎里镇由村到市再发展到镇,也是始自南宋。一般研究者认定,市,就是集市,户籍在100户至1000户之间,多数在三五百户,每户平均5人。镇,1000户以上,多数在三五千户,巨镇可达万户以上。要查阅出黎里人口的历史轨迹,看来没有可能,只能参照其他资料。在梁仲方编著的《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洪焕椿编的《明清苏州农村经济资料》、同治《苏州府志》卷12卷13“田赋”和《苏州博物馆学术论文资料选编》(1987年-1988年)的《苏州历代人口密度析》等文献,可以查得苏州府自宋至清的人口变化。 北宋时期,苏州府每平方公里约65人。靖康建炎年间,赵构南渡,追随归附的北民多达百万以上,他们散居于浙江北部和苏南地区。这个时期的苏州府,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45.41人。 元代(1279-1368),也许时间太短,只有89年,一直为人所忽略。其实,元代恰恰是人口飞跃增长的阶段。元朝统治者固然歧视汉人和南人,但是元统治者忙于北方的战争,对于江南地区没有足够的力量加以控制,江南一带的人民得到了休养生息。北方的战乱,促使中原地区的汉人不断南移,江南人口得以迅速增长,人口密度直线上升,每平方公里高达368.74人。 元末农民战争,江南人口有所减少,洪武四年(1371)苏州府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297.84人,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每平方公里达到343.80人,此后一直在300人上下徘徊。 清代是人口密度最高的阶段,嘉庆二十五年(1820)每平方公里高达1158.52人。黎里镇属于苏州府,人口密度不会小于平均数。 2.人口史 过去一般认为黎里在宋元时是个较大的村落,到明代成弘年间,居民千百家,俨然大镇。实在黎里在北宋时期是村落,不过决不是一个村落,至少是两个村。一个在西边,范围在南栅浜、明月桥和大陵桥一带,一个在东头,在傅家浜、桥后底和何家浜一圈。两个村落相对而言,西边的村落经济、人口都强一些。南宋初年,许多北民迁徙到黎里定居,使东西两个村落衔接起来,升格为“市”。因此黎里的建镇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建炎年间。(增) 元代北方战乱频仍,北民继续南迁,黎里人口继续增长。明代成弘年间(1465-1506),黎里居民千百家,成为大镇。清嘉庆年间(1796-1820)黎里镇自西向东长三里半,人口稠密,瓦屋鳞次栉比,市场繁荣,舟楫塞港,街道上行人摩肩接踵。这些徐达源编著的《黎里志》上都有明确的记载。 3.经济史 明清至民国时期,黎里镇一直属于粮食市镇。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迅猛发展,形成了三大经济板块:一大板块是丝绸专业市镇,以南浔、菱湖、震泽、盛泽等为代表;二大板块是棉业专业市镇,以松江乌泥泾、朱泾、枫泾、南翔、章练塘镇等为代表;三大板块是粮食专业市镇,以枫桥、平望、新市、同里等为代表,黎里镇属于粮食专业市镇。嘉庆年间问世的《黎里志》载:“镇之曰东栅,每日黎明,乡人咸集,百货贸易,而米及油饼尤多。”据资料统计,抗战前夕,黎里有米行17家,粮号7家。抗日战争开始后,黎里没有大量日本驻军,各地逃难者纷纷来黎,人口骤增,米行粮号猛增到56家。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黎里共有大小米行及粮号52家,其中豫康、鼎盛、德盛等20来家,资金雄厚,规模较大。 明清两代的黎里镇,还有其盛泽、震泽等镇,其人口、经济和文化都超过了吴江县城。因为县城属于政治,市镇属于经济,县城由朝廷王权控制,市镇由经济杠杆决定。 “镇”的概念由来已久,只是含意随着历史有所不同。古代在边关险要处设“镇”,以驻兵防守。《新唐书·兵志》:“唐初,兵之戍守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宋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罢镇使、镇将,将他们的权力归于知县。南宋开始原本属于军事性质的镇就转变成经济性质的了,这个概念一直沿袭到今天。 江南的镇往往是位于水道交通汇集之地,一个镇担负着周围乡镇的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的供销任务。当然镇也有行政管理机构,相当于现代的镇政府,执行赋税和纳租,负责一方安全,解决民事纠纷,但它形成及担负的任务,主要是经济的。镇是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自发形成的社会空间,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南宋以后,黎里涌入了大量的北方人口,原先只种稻子,进而变为稻麦两熟。明清时期,江南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逐步发展,处于粮食经济板块的黎里镇不仅在人口、经济方面超过县城,而且在涌现的人才方面也超过了县城。 4.名人史 古镇黎里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地,人才辈出。 清代乾嘉年间,确定了“周、陈、李、蒯、汝、陆、徐、蔡”八大家,从中走出了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人才,数以百计,为家乡更为中华民族作出了贡献。 历史上出过特奏名状元1人,进士26人,举人61人,秀才无数。 南宋时有赵磻老、魏宪和魏志。黎里具备准确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南宋,至今留存的历史遗迹最早年代也是南宋。赵磻老早年在临安作官,57岁时来到黎里定居,是他调停了本土居民与北方移民的矛盾,将黎花村和何家浜两个村庄合并,升格为集镇,又整理开挖黎川市河,整顿街面,提倡读书,使黎里向着文明大踏步迈进,跻身于江南名镇之列。宋代还有魏宪、魏志兄弟,分别于北宋绍圣丁丑与元祐辛未考中进士,魏志的儿子魏贲在政和丁酉科也登进士第。接着国事动乱,赵宋南迁,魏氏没有人再考得进士,直到魏志的第四代魏汝贤,成为特奏名状元。(改与增) 元时,战事频仍,世乱如麻,江南一带经常有强盗出没。富有胆识的汝尚质虽一介平民,组织起黎里一支自卫队,多次击退群盗,确保黎里安定,又不违农时耕种田地,竟使黎里成为近悦远来的宝地。自汝尚质之后,汝姓中出了4名进士,5名举人,8名贡生,具备一技之长者更多。 明代有太常寺少卿凌信,出使安南凭外交安抚了安南国王,有著名女画家汝文淑。清代有位居工部尚书的周元理,浙江布政使蒯士芗,抗击沙俄屡立战功而晋升兵部尚书出任山东巡抚的张曜,徐达源、吴珊珊夫妇以诗文著称,徐达源编撰了第一部《黎里志》,蔡丙圻编撰了《黎里续志》,1903年,倪寿芝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校,开一代学风。 辛亥革命后,涌现的名人更多,袁世凯复辟时宣布吴江独立讨袁的殷佩六、爱国诗人柳亚子、女革命家张应春等。还有南社、新南社的人物36位,较为著名的有:蔡寅、毛啸岑、朱剑芒、毛啸岑等。名医有金一新、朱莲舫、金诵盘。其他著名人物,中国第一代影星殷明珠、国际大法官倪正[日奥]、水利专家汝贤、农学家倪慰农、翻译家出版家蒯斯曛、教育家柳无忌、竹刻专家徐孝穆、中国社科院副所长汝信等等。 三、黎里文物 历史上黎里的名胜古迹众多,据《吴江县志》《黎里志》《黎里续志》记载,有关黎里文物古迹的条目共计258处。 方志上记载有“黎川八景”:玛瑙春游,禊湖秋月,罗汉晓钟,中立晚眺,鸭栏帆影,鹤渚渔歌,江村夕照,揽桥残雪。目前八景中完好的是禊湖秋月,残存中立晚眺、揽桥残雪和罗汉晓钟三处。 (1.1.4《黎里志》与《黎里续志》) 古镇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计有28处,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1处,市级文物保护和控制单位26处。列表如下: 黎里不可移动文物还有很多,最近文物调查,发现了一座石雕牌坊和三口古井。牌坊建于清代,是吴江的一个知县为表彰汝氏的一名烈女而建。三口古井,年代最为久远的是彭宅内的那口宋井,接下来就是洛雅草堂宅内的元井,再就是进士第的清代古井,井圈上刻有“凝华”字样。 (1.1.5彭宅宋井) 黎里文保所至珍藏着各类碑刻共30余块,苏州府严禁抗租碑、乾隆御笔梅花碑、著名画家张问陶和著名书法家刘墉祝寿图碑、乾隆御赐周元理诗碑、灵鹫读书图碑、书院改筑记碑、禊湖书院碑记、董其昌临摹颜真卿《赠裴将军》诗书法碑条石等,不乏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黎里可移动的文物更多。柳亚子纪念馆收藏有国家一至三级文物藏品120件,其中国家一级藏品5件,国家二级藏品6件,三级藏品109件,还有待定藏品152件,宋教仁的行书对联为海内孤品,何香凝等国手所作的丹青都是国家级文物。其他书画文物藏品更多,超过五六百件,一些南社著名书法名家,比如白蕉、沈尹默、潘伯鹰的手迹,都是珍品。柳亚子纪念馆保藏的白蕉手迹20件,面目众多,件件精品,堪称独领风骚。此外,还有数十件紫檀、红木、黄花梨等明清时代的家俱,一件明式黄花梨的供台,长385厘米,宽72厘米,国内少见。 四、黎里人 黎里自古民风淳厚,多数人家崇尚读书,入夜书声琅琅,不绝于耳。梨花街有条弄堂叫“闻诗堂弄”,那第三进大厅名“闻诗堂”。据记载,清道光年间,有殷寿彭、殷寿臻兄弟俩在此用功勤读。以后殷氏兄弟双双得中进士,兄长寿彭于道光二十年高中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紧随状元、榜眼和探花之后,实际是进士的第4名。吴江科举考试,没有正而八经列名三鼎甲的士子,这传胪是最高名次了。为了纪念殷氏兄弟,为了不忘兄弟俩声震瓦屋的苦读情状,后裔把他俩读书的厅堂命名为“闻诗堂”。 (1.1.6殷寿彭得中二甲第一名进士石刻拓片) 崇尚儒学是古镇传统,黎里民众也崇尚佛教和道教,三教合一,显现出黎里人的胸怀和眼光。儒教倡导积极用世,佛、道二教以佛事、庙会聚人。一年四季有种种祭祀和庙会,正月初四夜里接财神,初五路头酒,春季有春台戏,接着有祭台会、城隍老爷和城隍夫人会、冬至节、年廿四祭灶送灶等等。最为盛大的当属春台戏,名为娱神,实则娱人。节庆的礼俗更多,诸如立夏野火饭、中秋显宝、腊月的叫火烛等等,拿而今的眼光来评审,应当说属于社会良俗,值得肯定。偶尔也有七月半祭台会之类的恶俗,不过不多。 黎里的老字号有问心堂中药铺、万云台茶馆、紫阳观南货店等,一百多年以来,仍然发挥着服务社会的功能。 黎里作为集市自南宋至今已有近九百年的历史,作为江南大镇,也已经七百来岁年龄。 概述:黎里古镇的规模,面积6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8万,外来人口通常有3万上下。本书重点介绍的是黎里古镇,也就是东起梅兰桥,西至望平桥,南起接桂桥,北至禊湖道院,上岸、下岸和横街的宽度,以弄堂的后门为界,面积为0.52平方公里,现今常住人口8000左右。这是黎里重点保护的区域。需要控制的范围,东自梅兰桥延伸到中立阁旧址,增加约600米的长度,北从望恩桥延伸到道院后面的禊湖,接桂桥南面也有30余米护卫着石驳岸的古河道,那么古镇面积将超过0.6平方公里。800多年来,黎里古镇就这么点范围,1980年以后,黎里发展迅速,目前镇区光太浦河南面积就超过5.5平方公里。 本书介绍的黎里古镇,内容包含历史沿革、建筑、人物、文物,还有风土人情和杂录,前四方面,一般就以古镇为范围,后面二章,属于意识形态,本书将涉及黎里的乡脚或其他。 本章共二节,第一节概述黎里古镇的历史;第二节概述黎里镇区水道的变迁。 本文作者:黎里古镇保护委员会顾问李海珉 注:《古镇黎里》一书经原作者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