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大理周城白族扎染

http://www.newdu.com 2017-12-23 慢慢的生活,才府 佚名 参加讨论

    此行去大理,一个重要的行程就是到白族扎染之乡——周城村了解扎染。
    周城是云南最大的自然村,4.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8000多人,几乎全是白族儿女,因此也是大理最大的白族村镇。
    这里有闻名遐迩的蝴蝶泉,有美丽的白族民居,还有富有民族特色的扎染传统工艺。
    关于周城村扎染的介绍,大家可以在网上搜索到。我的理解就是扎和染两门技艺的完美结合。扎,即扎花,是将白布按绘制好的图案用线扎起来。染,则是用天然植物染料——板蓝根将扎好花的白布浸染上色。植物染料有很多,而苍山特别适合板蓝根生长,村民们大面积种植,所以板蓝根成了白族扎染的天然染料。
    但是现在,到周城已经看不到满山遍野的板蓝根了,只有少量的种在院子,陶盆里,供介绍参观。
    大自然的馈赠——板蓝根,神奇的植物,开着淡紫色的花,看似平淡无奇,却能解病痛之苦,还能丰富生活的颜色。
    
    在周城较大的一家染坊里,白族的老奶奶正低头专心扎花。白布上先勾勒好要扎的花样,再沿着印迹穿针引线细细扎好,很费眼力,是个辛苦累人的活儿,但工钱却很低。
    
    本想拜访生活在周城村的白族扎染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仕绅老人,但却未能实现。一来没有找到张老的家,二来心意有所动摇,不够坚决,不想打扰。
    上世纪90年代张仕绅是曾经的周城民族扎染厂厂长,一直坚持板蓝根扎染。为了向来自日本的经销商证明板蓝根扎染的天然、安全,当时身为厂长的他直接从染缸里舀了一瓢染料喝了下去,在日本商人的目瞪口呆中,周城的板蓝根扎染翩然飞至海外。但他那时没有想到,化学染料会如此剧烈地冲击白族扎染这项传统技艺。
    
    用板蓝根制作染料,秏时长,过程复杂,浸泡、发酵、拍打、沉淀,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足够的技巧和经验。用板蓝根制好的染料染布,一块布可能需要染上20多次,每次染后都要晾干,等颜色氧化,再染再晾干,反反复复,一周才能完成。
    相比之下化学染料就容易得多,工序简单,上色够快,成本低廉,且能染出板蓝根所不能的五颜六色,不再是单一的蓝白相间。所以,现在周城年轻一代的扎染从业者们,难以停驻在这需要时间沉淀、需要耐心的传统工艺上。他们不假思索地选择化学染料,并将之理解为“既是对传统的继承,又是对传统的突破”。哪怕,他们也能懂得传统工艺自有可贵之处。
    我参观的这家扎染作坊就是曾经张老所在的民族扎染厂。因化学染料的冲击,2004年扎染厂倒闭,厂房、设备都卖掉了。新的染坊里陈列着各种可以用于染色的植物,供游客参观和了解。
    用板蓝根染布,不用加热,冷染即可。现在的作坊里,却燃烧着雄雄的火焰,扎好的白布只需一次就能上色,简单快捷。
    
    
    院子里晾晒着从染锅里捞出的布。
    
    染好的布正在漂洗,五颜六色,丰富多彩。
    
    虽然这些扎染的成品图案精美,色彩丰富,但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如果是自然的染料,没有机械化的精准和重复,每次染色,每分每秒都会呈现出奇妙的色泽变化,每件作品都独一无二,或深或浅,这应该才是板蓝根扎染的艺术灵魂所在吧。
    好在,周城村扎染,虽染有所改变,但扎花技艺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因为工艺的变革,这个行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生存了下来,村子里许多靠手工为持生计的老人生活也有了着落。我们看到了很多精美的扎花技艺。
    
    
    
    
    
    
    
    一些扎染作品欣赏
    
    
    
    
    
    
    
    
    不知是我执念太深还是太过传统,内心一直强烈的希望可以再次见到完完全全用板蓝根染出的布。可以闻到淡淡的植物香味儿,陶醉于那传说中青里带翠、凝重素雅,越洗越好看的颜色。想回到从前,周城的白族儿女们最初学会用板蓝根染布的时候。(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