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美丽的传说 云水谣

http://www.newdu.com 2017-12-23 老湖博客 佚名 参加讨论

    
    记得在2012的春节,自驾去了一次福建南靖土楼,当时从深圳出发,花了两天才开到南靖,只是为了一睹世界奇观土楼,体验那些尘封往事。2013年年底,厦深铁路开通,深圳可以坐火车三个半小时到南靖,于是周末就能去体验美丽的传说云水谣。
    
    在土楼游客中心对面的小餐馆简单地吃了一餐饭,然后直奔云水谣景区。“云水谣古镇”原名长教村,村中有古道、百年古榕树和闻名中外的土楼。2005年底,由张克辉以自己和几位台胞的生活阅历为原型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寻找》改编的电影《云水谣》,就是在长教村拍摄取景。
    
    在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后,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长教村旅游、摄影,《云水谣》的名气不胫而走。当地政府将长教村中沿河的10多公里鹅卵石古道正式命名为“云水谣古栈道”,将长教命名为“云水谣”古镇。就像田螺坑土楼被“四菜一汤”所取代一样,“云水谣”取代了长教村。
    云水谣的第一站是“和贵楼”,这个巨大方形土楼明显不同于其他圆形的土楼,它是在沼泽地上建立起来的3000平方米的大型土楼,和贵楼大约有五层楼,我们走进墙壁下,看起来格外的高大。
    我们去的时候,游客并不多,虽然比起春节的人头攒动情景好了很多,不过和贵楼门口总有一些游客在门前排着队拍到此一游照,等了好久,才有一刻的清净,赶紧拍了一张。和贵楼的几个大字书写得十分完美,虽然对书法不是很专业,但是间架结构非常完美,字体大气而浑厚,别有韵味。
    一进门就是一个祠堂,门匾上写着“进士”,想必当初和贵楼的子孙应该是高中及第所留下的。和贵楼运用悬浮原理,用松木为主,采用桩基和筏基综合技术搭建而成。抬头望去,在蓝色的天空下,几层楼层层叠叠,突出的部分在阳光下分外醒目。
    客家围屋里虽然经过了很多年,房屋比较狭窄和暗旧,不过还有很多当地村民居住,基本上都在和贵楼内内外外做点小生意。他们卖些土特产,最多的是卖本地的福建茶叶,虽然是旅游区,土楼的茶叶不是很贵,很多中外游客喜欢坐在土楼里的小桌竹椅子上,品尝当地的茶,感受一下土楼的氛围。
    
    祠堂中放着牌位,院子里都是做生意的小摊子,加上游客,显得十分拥挤。在平时,这里成为游客参观的必到之处。土楼里有一个古井,很多人忍不住探头查看,导游们不停地讲述着古井的来历和传说,游客们听得津津有味。古井边上,当地的村民摆放了一个放置洗脸盆的架子,上面放着一个古铜色的铜盆,里面的花纹格外神秘。
    福建是产茶的地区,著名的乌龙茶、铁观音、正山小种等等就是福建的名茶,不过土楼的茶叶都是在本地产的较多,多以养生茶为主,价格倒也不是很贵。在门前的一家小茶摊坐下来尝尝,我也乘机坐下来,喝了一杯,入口味道倒没什么,喝完之后回味非常的甘甜,应该是在茶叶里面添加了甘草之类的。
    和贵楼据说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至今完好无缺,这里不仅是一个供游客参观的建筑物,其在建筑史上有极大的研究价值。走出和贵楼,看见景区的路上一根杆子上吊着一个小土楼的模型,仔细一看,原来是土楼造型的路灯,这可是我见过最有特色的路灯了,拍一张照片,刚好有蓝天和远处的土楼衬托,十分雅致。
    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山脚下、溪岸旁、田野上星罗棋布的一座座土楼。这些从元朝中期就开始建造的土楼,目前保存完好就有53座。这些土楼姿态万千。
    
    除了有建在沼泽地上堪称“天下第一奇”的和贵楼,及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完好的双环圆土楼怀远楼外,还有吊脚楼、竹竿楼、府第式土楼等,土楼风景别具一格。
    
    我们往大水车的方向走,接着就要穿越一条小河,这里曾经有一条木桥,后来拆除了,在河的下方新修建了一座小桥。
    一条小河蜿蜒流过云水谣古镇,它从上方的一座大型水库到这里,即使在冬天,水流通常,水质清澈,整个村落都是沿着河边修建。
    当地村民在河滩上摆上了小桌子和竹椅,供游客在河中间的地段晒着太阳,喝茶。
    
    村里很多都是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因为历史久远,石头磨得十分光滑,村口的大树上挂着两个红色的灯笼,在冬日的阳光下分外鲜红,颇有几分古村落的感觉。
    村里还有很多这样的小院落,黑瓦土墙,有了几分特别的韵味。如果有时间,拿着相机沿着村子到处逛逛,估计可以拍上几天也不会觉得累。
    因为上次来过,走遍了云水谣的大部分村子,所以在哪里拍照早已铭记在心,未等带路,自己早已跑到心目中的理想之地拍照去了。
    云水谣的岸边,由13棵百年、千年老榕组成的榕树群蔚为壮观,其中一棵老榕树树冠覆盖面积1933平方米,树丫长达30多米,树干底端要10多个大人才能合抱,是福建省发现的最大的榕树。榕树下一条被踩磨得非常光滑的鹅卵石古道伸向远方,据考证是长汀府(龙岩市)通往漳州府(漳州市)的必经之路。
    
    云水谣有些院落成为了客栈,住的大部分都是一些写生和摄影的人群,也有一些喜欢清静的人在这里度过一段时间。虽然是冬天,这里阳光明媚,温度也不是很低,大约10—16度左右,坐在院子里懒洋洋地晒着太阳,也是一种很享受的事情。
    村里有很多古树,但大部分都是榕树,没走多远,看见一树的白色小花朵,当时真的没看出来是什么花,拍照的时候一问,他们都说是梅花。见过很多的梅花,但是都是很小一棵棵,很少见到这么大一个梅花树,真有点不敢相信。
    村落里,依然保留着以前的老建筑物,看似破败的小房屋、小亭子和这些过去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游客最喜欢的景点,不少人来这里拍照。河边的村民屋子前,都卖茶叶之类的土特产,倒是路边的小摊子上卖的本地红薯和玉米非常好吃,特别是本地的红薯,看起来细细长长的,一点都不红润,但是蒸熟之后,十分甘甜,水分也很多,不像北方的红薯那么干硬。
    过去的村民要渡过小河,所以在河中建了很多一排的小石墩,踏着可以走过河对岸,不过今天倒是成了人们最喜欢的拍照地点。有些土楼规模并不大,但是很有特色,例如这家门上写着“广居”的,后面就是一座方形的土楼,大部分人都是在门前拍照就走人,其实里面还别有洞天。
    抬头看方形的土楼,似乎无人居住,周围环绕的房屋的屋檐外,就是蓝色天空,土楼的顶层经过这么多年来的洗礼,外墙斑驳,显得有些形单影只。继续往前行,就是一座最大的桥,,桥的一边就是古镇饿最热闹的地方。
    
    一条百年老街、千年古道。古道旁,有一排两层老式砖木结构房屋,那就是长教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老街市。至今,这些老商铺大多还保留着木板代墙的特点。云水谣古镇也是漳州著名的侨乡。据《长教简氏族谱》记载,长教简氏族人从第四世(明宣德年间)至十六世陆续开始向外迁移,到缅甸、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及台湾、香港等地谋生。现祖籍长教的台湾人就有23万之众,近年来每年都有150多名以上的台湾人不远千里,回古镇寻根谒祖。
    1997年至今,已有《寻找远方的家园》《沧海百年》等8部电影、电视剧、MTV在这里拍摄取景。2005年年底,由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名誉主席张克辉以自己和几位台胞的生活阅历为原型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寻找》改编的电影《云水谣》也曾在此拍摄,云水谣成为了一个影视基地。
    河边古老的大榕树下,摆放了许多竹椅和桌子,桌子上都是茶具,斜阳照射在竹椅上有着浓郁的色调。每当到了夏天,这里都是游客,坐在树下品茶怀古。我很想就坐在这里,喝着茶,什么都不想,清空自己的思绪,让自己与环境融为一体。
    我们从这里,踏着石墩走到对岸,感受到水流的一股寒气,而到了夏天则是一股清凉的。这里是云水谣标志性的地方,大水车,当年的电影《云水谣》就有一个镜头,是女主人公坐在水车旁拿着画板,看着对岸的美景在写生。
    走过对岸,再回到大桥上,看看小河和硕大的古榕树,河中芳草萋萋,在冬日的阳光中有点金色,几只白色鸭子在河中自由的嬉戏,形成了一幅分外寂静的场景,站在桥上,环顾四周,许多人不由得发起呆来。
    云水谣的土楼最有名气的,除了和贵楼,还有一个就是怀远楼。怀远楼距离古镇中心的大桥还有有一段距离,可以开车过去,也可以走过去。站在停车场,老远就能看到这座完美的圆形土楼。
    夕阳照在土黄色的墙壁上,很有沧桑感,天空一片湛蓝,太阳还未下山,光线照在土楼顶端的灯笼上,红色耀眼,月亮已经升起在空中,与土楼互相辉映。怀远楼门前有一座小院落,现在好像是一个会所,我走进去看几位服务员在里面忙碌,问了一声能否拍照,她们说没关系,于是赶紧在里面拍了起来。
    
    里面是一个天井,两层的古宅子显然保护得很好,进过修缮之后,显得十分的精致,里面可以喝茶和住人,也没问是否能否对外营业,这里倒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怀远楼明显经过了修复,土墙的外面抹了一层石灰,没有和贵楼那种古朴,门前来看,更像是一座现在土楼,但是怀远楼门匾上的几个题字却是依然那么优美,显得更有张力。楼顶端有一个八卦的太极符号,显然是以前为了镇宅之用。
    太阳已经快下山了,一抹阳光照在土楼的上面几层,一圈金色,四周的黑色阴影烘托下,凸显了土楼的木质结构的质感,不由得赞叹过去设计的奇妙,难怪南靖土楼成为建筑史上值得研究的范例。
    土楼的上面几层,一般都是不让人上去的,因为人多的,不可避免对土楼形成破坏。我在楼下拍照的时候,一个老人过来跟我说上过土楼吗?我说上去过,他说上面拍照好看,只要三块钱就可以上去,经不起诱惑,交了钱,上了楼,上面的木质墙板和房门、房柱,都是依然跟过去没什么两样,还是那么的古朴,一些红色对联和门贴使得古老的建筑物显得有些生气。
    从最高的一层往下看去,中间的祠堂被四周一圈房屋环环围住,加上外面的圆形土楼,很有层次,黑色瓦使得土楼很有沧桑感和年代感。可惜,我只有35毫米的定焦,如果要有超广角的镜头,才能更好地显现土楼的整体感觉。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终于要离开这里了,上次来云水谣旅行,就是住在云水谣的德风楼边上,这次刚好安排在田螺坑住,正好是我一直想去的住塔下村。上次走到塔下村的时候已经天黑,但是我的汽车还放在土楼游客中心,也无法进来,只得乘坐景区的大巴离开,一直好想去塔下村住住。
    塔下村位于南靖县书洋镇,西与永定县相接,离田螺坑土楼群一公里多。天快黑了的时候,我们到达了塔下村,开车就半个小时的时间。塔下村的大部分游客已经离开,只有不多的人住在这里。村里的路灯已经亮了,我们放下行李,拿起相机先出去拍了起来,大家都想拍完再回去吃饭。
    
    塔下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塔下村在方圆仅一平方多公里的土地上,共分布着47座土楼,方形、圆形、围裙形、曲尺形,造型各异,形成了一处蔚为壮观的土楼群落,堪称全国之最。村子也是建在河的两旁,这里远近闻名的“长寿村”。现全村1500多人口中,70岁以上的就有300多人,其中90 99岁的有80多人,100岁以上的有两位。
    我们最想去的地方是塔下村的张氏祖祠德远堂,上次也专门来此拍照,邮寄的最后一张就是在这里拍的。这座设计精致、古朴典雅的宗祠,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堂前正中有一口半月形的池塘,池塘边耸立着23根雕龙石旗杆,即使在月夜里,依然显得那么苍桑雄伟。据考证,德远堂的“石笔”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多、最完好的一处石龙旗杆群。
    
    当夜晚暗下来的时候,张氏祖祠的德远堂的荧光灯都已经亮了,将祠堂的轮廓呈现在我们面前。正面古式牌楼上是彩色瓷片镶嵌的“双龙戏珠”,屋脊上用各色瓷片粘贴的浮雕,有三国志、八仙、封神榜等历史人物,有龙、虎、狮、麒麟、凤凰、雉鸡等珍禽名兽,有牡丹、山茶、兰花、菊花等名花异草,百兽争鸣,百花争艳,构图精巧,惟妙惟肖。
    村中最值得一去的土楼是已有200多年历史的裕德楼,这座中型圆土楼,坐西北向东南,背依青山,清澈溪水自门前缓缓淌过。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后半楼只有一堵半月形的围墙,形成了“一半高一半矮”的奇观。在远处的半山腰观看,就像女孩子飘逸的围裙,大家都叫它“围裙楼”。
    清晨,我们沿着塔下村西面山上的小道徒步上山,十几分钟就走到一处观景平台,尽管是阴天,不过当看到眼前的景色,依然让人震撼。德远堂和水池、圆形、方形的土楼被小河一分为二,俯瞰塔下村的土楼显得很是壮观,气势一点都不亚于田螺坑的“四菜一汤”土楼。第二天的上午,我们再一次参观了整个田螺坑土楼之后,接着原路返回南靖,在当天晚上八点多钟,就从福建返回了深圳。厦深铁路的开通,让我们能够在周末的二十四小时之内逃离现代的都市,在山水之间去享受那片刻的宁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