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一方古朴、清雅之地,唐代银杏、六朝遗胜、梁时古寺、清朝戏台,都在用黑与白的方式表白和展现着这里的悠悠岁月。 在江南水乡众多美丽的古镇中,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乌镇无疑是其中最为闪耀的明珠。乌镇是一方古朴、清雅之地,唐代银杏、六朝遗胜、梁时古寺、清朝戏台,都在用黑与白的方式表白和展现着这里的悠悠岁月。有人说乌镇是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以河成街,依河筑屋,临河而建的古来建筑数不胜数,水让乌镇有了灵气,乌镇被誉为是中国江南水乡的封面。 西栅由12座小岛组成,60多座小桥将这些小岛串连在一起,河流密度和石桥数量均为全国古镇之最。例如,通济桥和仁济桥两桥成直角相邻,不管站在哪一座桥边,都可以看到一个桥洞里的另一座桥,故有“桥里桥”之称。“桥里桥”是乌镇最美的古桥风景,堪称桥景一绝。 在西栅有许多“老底子”的东西——老街长达数公里、青石板路、屋子有一半挑在水上。有几样纯手工的东西可以一看:一是手工制酱作坊,镇上的红烧菜系味道不错,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自产自销的酱油的功劳。价格不便宜,一瓶普通酱油25元;二是生铁锅,系手工铸造。开价为99元的铁锅据说最受欢迎;三是蚕丝,益大丝号始创于光绪初年,游客可以亲手在老底子的缫丝机上操作。 夜幕降临时,喝着小酒,看对岸楼台上唱戏,或者到水边放几盏莲花灯,都会令人心醉。摄影爱好者千万别忘了带上三脚架。这里还保留着一些民俗活动。当时,女人们梳妆后各带一只平时煎药的瓦罐结队而行,过桥时将瓦罐丢入河中,认为这样可保佑在新的一年里无病无灾。到了近代,丢药罐的举动消失了,提灯走桥演化为节日游乐和祈福活动。 站在福兴桥上,南栅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然而当你身心完全徜徉在这条古街的时候,又不得不为老祖宗们的艺术所折服。在南栅里头有两所古老的大宅子,相传都是当时富豪的家居,一座是张家老宅,另一座便是朱家老宅。这所张家老宅正是当年周迅拍《橘子红了》时所取景的地方,在电视里头那条巷子又窄又长,然而当你亲眼目睹时,发现其实它只是很短的一截,果然摄影师就是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在这里你还可以领略到乌镇三雕中的木雕和砖雕,只是一部分都在文革中被摧毁了。走进张家大宅,自是另外一番风味——微开半窗,让人多想在这烟岚雾雨中感受老旧时光,古铜色的门环,更是洋溢着前朝的端庄。雕花门窗虽已历经沧桑,然而几千年来依是古色古香,文革所砸烂的马头墙,虽已不再完整,却仍可感受它散发出来的浓厚古韵。南栅,用它特有的古朴展现着乌镇最原始的色彩,蜿蜒的路径凄迷了徽式瓦房,三百酒散发出阵阵幽香,豆豉更是浓郁芬芳。 小桥流水 桥是江南水乡古镇不可或缺的因素。据说乌镇历史上桥梁最多时有120多座,真正是“百步一桥”,现存30多座。 其中西栅有通济桥、仁济桥,中市及东栅有应家桥、太平桥、仁寿桥、永安桥、逢源双桥;南栅有福兴桥和浮澜桥;北栅有梯云桥和利济桥。 这些桥最早建于南宋,大多始建或重建于明清,有些桥还题有桥联,如通济桥:“寒树烟中,尽乌戌六朝旧地;夕阳帆外,是吴兴几点远山。”(朝南) “通云门开数万家西环浙水;题桥人至三千里北望燕京。”(朝北)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走进乌镇,走在那用青石板铺成的狭窄的小街上,看到两边各式各样的民居和仍住在民房中的乡民,就会让人有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作为历史古镇,乌镇无论是整个镇还是观前街,都体现着一种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走进这个充满了农业文化氛围的古镇,漫步于古镇绵延一里多长的石板小街上,可以倾听脚步在另一小巷上的回音。沿水小街有“石帮岸”,有些可能有修饰,比如我见过雕上一个瓶,瓶里插着三支戟,取“平升三级”的意思。用以系船。 与水阁一样构成了乌镇独特魅力的,是茶馆。有句话说,在水乡最惬意的事情一是“皮包水”意为到澡塘洗澡和到茶馆喝茶。据史料记载,解放前不足万人的乌镇就有茶馆64家之多。每天清晨,是茶馆最热闹的时候,大小茶馆茶客如蚁,江南水乡的风情韵致就在袅袅水烟中慢慢展开。 与酒楼饭店的三六九等一样,茶馆也因规模、档次的不同而不同。地处中市的访庐阁、三益楼、常春楼、一洞天、明月楼、天韵楼等规模较大,档次较高,显得雅致一些,茶客的身份也都尊贵一些,称为“街庄”;而分散在东南西北四个小栅的小茶馆,则更原滋原味些,称为“乡庄”,这里的主顾都是四乡里来镇上做买卖的农民,将菜篮子往街边一放,便一边喝茶一边叫卖开了。通常来说,乡庄只做上午,而街庄常做下午。在这些茶馆当中,最负盛名的是“访卢阁”茶馆,相传因茶圣陆羽曾来此拜访茶馆主人卢仝而得名。访卢阁倚河而建,面向中市大街,俯临东市河,开门见桥,推窗凭河,环境十分好。在乌镇,寻常的百姓生活就在茶馆袅袅的水烟中展开。 水阁 和其他水乡小镇一样,乌镇民居也是沿溪河而建,于是就有“家家面水,户户枕河”的格局。但有一点是其它水乡古镇所没有的,那就是乌镇人家的水阁。 乌镇的街道临河而建,临河的一边称作“下岸”,街道的另一边则称作“上岸”。上岸的民居一般都是深宅大院,临街的只有两三间门面,纵深的却有四、五、六进。下岸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有木桩或者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就称为“水阁”。这水阁的模样有点像傣家的吊脚楼,只不过这“吊脚楼”生根在水上,波光相映,别有一番情趣。水阁三面有窗,窗旁有门,门外有石阶,石阶一直延伸到水下。支撑水阁的石柱可以系船停舟,水阁下的河埠可以临河打水,也可以洗衣洗菜;置身水阁,可以观赏市河的风光,也可以探身窗外招呼过往的船只,买菱买藕买果买菜。 水阁是乌镇的灵气所在,有了它,乌镇的风貌更有韵味,气质更为优雅,民风更是古朴,而乌镇的历史也凭添了一份温婉。 茅盾故居 据说现存的茅盾故居并非茅盾的祖居,而是他成名后用稿费自行建造的,不过这些都无关紧要。故居内卧室、书房、餐厅一应俱全,所有的家具和摆设都维持着茅盾先生当初居住时的样子。踏入故居,仿佛能看到茅盾先生在这栋古老的宅子里走走停停,挥笔疾书,写下了《子夜》、《林家铺子》这些为后人历来称道的优秀作品。感受着古宅散发出来的阵阵儒雅书香,不禁让人想起茅盾先生曾经说过的“只有竹子那样的虚心,牛皮筋那样的坚韧,烈火那样的热情,才能产生出真正不朽的艺术”,也许正是这样的情怀,这样的决心才造就了如此一位忧国忧民、扶正祛邪的著名的文学家。 夏同善旧宅地 离矛盾故居不足百米的地方,有一处大家的庭院,规模远远超过了沈宅,其大厅中高悬一幅官员的画像,其人身着清朝官服,顶戴花翎一应俱全,俨然当朝一品的样子。看后使人不解,经询问方知此人乃是清同光朝的刑部官员夏同善。其宅第为夏同善的外祖父家,其中还有一段与《杨乃武与小白菜》有关的故事。夏同善本是浙江钱塘人(今杭州市),自幼丧母,后其父续娶之女为桐乡乌镇人。继母婚后对夏同善关怀备至如同己出,在夏同善幼年读书之时,杭州城里其热无比,因此年年夏天他便到乌镇读书,年深日久乌镇就成了夏同善的第二个故乡了。《杨乃武与小白菜》这个轰动江南的四大奇案之一,发生在杭州府余杭县,离乌镇及杭州都不过百里之遥。此案最后的审判者夏同善又与杨乃武有些瓜葛,一说杨乃武胞姐杨淑英年轻时曾做过夏同善继母的佣人,通过夏同善的指点,杨淑英才到北京的刑部大堂告御状,使杨乃武一案终于得以昭雪。其中另一说更为重要,是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矛盾日深,而此时主政杭州府及余杭县的大小官员俱是慈禧的心腹之人,慈安太后在恭亲王的支持下,借《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为把柄,查处了百余名杭州府的官员,狠狠打击了慈禧太后在江南的势力,才使杨乃武和小白菜走出了狱门。《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昭雪后,杨乃武虽然已是举人但从此终生不第,以悬壶济世度过了余生。而小白菜葛秀姑却来到了桐乡的乌镇,来到了夏同善的外祖母家,为报答夏同善的救命之恩,情愿为他叠被铺床,侍奉晨昏三月有余,然后到乌镇的一个尼姑庵削发为尼。今天悬挂夏同善画像的大厅就是夏同善与小白菜当年交好的地方。 古戏台 修真观戏台是道观的附属建筑,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与修真观一样屡遭毁损,但1919年的那次修缮后,便一直保持到今天。戏台占地204平方米,北隔观前街与修真观相对 ,南临东市河,东倚兴华桥 。戏台为歇山式屋顶,飞檐翘角 ,庄重中透着秀逸 。梁柱之间的雀替均为精致的木雕,艺术价值极高。台为两层,底层用砖石围砌 ,进出有边门和前门。边门通河埠,底层后部有小梯通楼台,亦可通过翻板门从河埠下到船里。楼台分前后两部分,后部是化妆室,雕花矮窗,宽敞明亮;前部是戏台,正对广场。 旧时戏台两边的台柱都有对联,这个戏台也有一副:“锣鼓一场,唤醒人间春梦;宫商两音,传来天上神仙。”正中上方悬一横额“以古为鉴”。昔日,正月初五的迎财神会、三月廿八迎东岳庙会、五月十五迎瘟元帅会等,都要在戏台演神戏,招待修真观中的诸神。平时,还演出一些“罚戏”。罚戏是乌镇传统的一种解决纠纷的方法,凡有人损害公益犯了众怒的话,当事人得出钱请戏班子在神前演戏,以示忏悔。 古老与沧桑是乌镇的基调,经过千年洗练,乌镇有了一种从容不迫的淡定。不管人事如何变迁,乌镇永远是乌镇,在这江南水乡最美的一隅,温润如昨。在这里你才明白,多少岁月都会被轻描淡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