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戏曲,有“生、旦、净、丑”四个行当,这是大家所熟悉的。其实,戏曲从宋朝正式形成以后,经过元、明、清直到民国时期的南戏、杂剧与传奇等形式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它的各种行当逐渐丰富,多种多样。行当的名称,也在不断的变化。直至清末民初的时候,才正式归结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最早的宋杂剧与金院本,一般都只有五个角色,分别称为“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那时,主要演出的都是调笑、风趣的喜剧。所以,戏班中以“副净”与“副末”为主。这两个行当,相当于后来的“丑”角。至今,在崑曲中仍然保留?“副”这个行当,像王传淞就是属于“副”角,而华传浩则是应行“丑”角。“副”、“丑”并存,分工很细。 到了后来,元杂剧开始繁荣。优秀的剧本如《窦娥冤》、《琵琶记》、《西厢记》、《拜月亭》等先后问世,正戏渐渐多了起来。戏班中的角色,逐渐转而以生、旦为主。在那时,主要角色由“正末”与“正旦”替代了“副净”与“副末”。这样,就开始形成了“生、外、旦、贴、净、丑、末”七个行当。“末”是主角,“外”则是配角。现在,在汉剧中还保留?“外”的行当。汉剧中的“外”,相当于老生角色,不仅是唱、念、做兼长,还要兼演“靠把戏”,是剧团中的重要角色。 明清以后,“崑山腔”异军突起,流行全国。它的行当,又有了一定的变化。当时已有:老生、正生(小生)、老外、末、正旦、小旦(闺门旦)、贴旦、老旦、大面(净)、二面(副)、三面(丑),共计十一个行当,这要比过去丰富得多了。在崑曲中,最主要的行当是“正生”与“正旦”。 清朝的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逐步形成了全国风行的京剧,替代了崑曲的“盟主”地位。它的行当繁多,分工更细。后来,将有关的行当,归纳在一起,就成为“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其中的“末”行,在元杂剧中,本是最重要的行当,以扮演主要的“老生”为主。但是,到了京戏崛起以后,“末”行的地位越来越低,只是演出一些不重要的小角色。最后,便被“生”行所替代,于是,只馀下“生、旦、净、丑”四个行当。 当然,由于中国的地方戏曲众多,各有各的特点。在行当的称呼与设置方面,也并未能完全统一。譬如,湘剧的“二花脸”称为“杂”,潮剧的“闺门旦”称为“蓝衫”,莆仙戏的“花脸”称为“靓妆”。川剧有“草鞋花脸”的角色,山东梆子则有老生的扮相、花脸的唱法的“净生”等等。在京剧中,“生”角,则包含有:老生、小生、武生与红生。“旦”角则包含有:青衣、花旦、武旦与老旦,“净”角中包含有:铜锤花脸、架子花脸与武二花,“丑”角中有:文丑、武丑与彩旦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