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与科学 >

局域和非局域

http://www.newdu.com 2017-12-27 问道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第117篇  关于局域、非局域的注解
    在量子论中,局域、非局域的概念经常会遇到,在前面的文章已开始出现。它们属于较难的、易于混淆的概念,后面的文章还多,给予简要的说明是必须的。否则,文章就不容易读下去,正确理解也会发生困难。
    注解1:局域
    德布洛意和薛定谔认为,光子(或电子)作为一列物质波,用ψ场、ψ波描述。
    海森伯认为,光子(或电子)它在打到荧光屏之前,它的撞击点是不确定的。但各撞击点几率的空间分布,可以计算出来。ψ场其实是几率场,ψ波其实是几率波。当光子(或电子)一但实际打到屏幕上,具有空间分布特征几率场、几率波就在瞬间改变,立时收缩为一个点粒子,并打到荧光屏的某个点状小区域上。
    量子论把打到某个点状小区域的现象,这就叫做局域,或局域性、局域化、局域效应,或定域、定域性、定域化、定域效应、等等,意思也大体雷同,好似一个藤上的瓜。
    一列波立时收缩为一个点粒子的现象,从一列波的角度来看,波自行立即收缩了,量子论称其为量子收缩;从所在空间的角度来看,其空间位置突然改变了,量子论称之为量子跳变。
    注解2:非局域
    在量子论中,还会遇到非局域的概念。非局域的概念更是非常热门,也是重要的经常出现的概念。不同的资料上可能看到非局域、非局域性、非局域化、非局域效应,或非定域、非定域性、非定域化、非定域效应、等等,意思也大体雷同,都似一个藤上的瓜。
    在量子纠缠中,纠缠的量子不管相隔多远,都知道对方在做什么,有着跨越距离的、立时的相互联系,量子论把这种现象称为“非局域”。
    所以,当我们在量子论中读到非局域就该明白,这是指不确定的、几率的、远程的、立时发生的那种含义。
    注解3:局域、非局域的区别
    在量子论中,局域表示一种近程的、立时发生的现象。非局域表示一种远程的、立时发生的现象。此为区别之一。
    在量子论中,局域表示一列波在一个点区域,立时发生的终结。非局域表示一对纠缠量子在一个广大区域里,立时发生的相互关联。此为区别之二。
    以上虽然是注解, W波也是隐约于字里行间的,呼之欲出。
    第118篇  “局域”隐参数——超光速W波
    一、贝尔不等式的判定
    一对纠缠粒子的关联行为,到底是局域的还是非局域的?
    其实验验证,从1972年克劳泽等做的第一个实验算起,到1982年阿斯培克特、1986霍恩、1989曼德尔、1990拉里蒂和塔普斯特、1991曼德尔、等等,据已经正式公布的资料,在上个世纪这类高难度实验,各国科学家共做了十次左右。所有实验大体上都是违反贝尔不等式的。
    贝尔不等式一再被实验事实违反,证明量子论如果有隐参数的话,只能是非局域的,从而判定局域隐参数不可能存在。
    其实,这个结论并不正确。
    二、什么是“局域”、“量子收缩”、“量子跳变”
    为了方便在这里解说问题,需换句话重复一下:
    在双缝干涉试验中,光子(或电子)作为一列波,用ψ场(ψ波)描述。它在打到荧光屏之前,它的撞击点是不确定的,但各撞击点的几率可以计算出来,会有一理论上的、屏幕的Ψ场分布图。亦即屏幕上的、各可能撞击点的几率分布图。所以,Ψ场即几率场,ψ波即几率波。
    当光子(或电子)一但实际打到屏幕上某点A时,奇怪的事发生了,ψ场(ψ波)就在瞬间改变,立即由刚才的几率分布图,突然跳变,缩为一点,即点A,在量子论中,称为“局域”,表示由广大的空间分布突然收缩跳变为一个局部的点区域。而一列波突然收缩为一个点的现象,则称为“量子收缩”、“量子跳变”。
    这里似乎是同语反复,很容易混淆。但如果这样来区别,就不会乱了:
    站在点A的立场来看,叫“局域”。站在一列波的立场来看,叫“量子收缩”,站在空间位置的立场来看,叫“量子跳变”。
    三、“局域”、“量子收缩”、“量子跳变”是误解
    我们在 第九十四篇揭秘量子收缩、九十五篇揭秘量子跳变的文章中已明确指出,“量子收缩”、“量子跳变”是误解,理由有三:
    当电子打到屏幕上而闪光时,并不是伸展开来的波动的电子,瞬间收缩为打到屏幕上的那个实物电子。而是作为点粒子的电子与其相伴的超光速W波同时终止。这是其一。
    而且,超光速W波不在现代物理学框架之内,并无能量、质量的意义,所以W波是不可能收缩成为一个实物电子或者其它什么小粒子的。这是其二。
    屏幕上的、各可能撞击点的几率分布图,实际上是超光速W波作为导波先于电子的空间布局所形成。这是其三。
    四、“局域”、“量子收缩”、“量子跳变”背后的隐参数
    根据上述三项理由,我们认为,贝尔定理判定的局域隐参数不存在,这是应当被置疑的。
    所谓“局域”、“量子收缩”、“量子跳变”、几率分布等等都是现象,都是W波导演的现象,W波是根源、是本质。
    结论:不是局域隐参数不存在, 超光速W波恰恰就是局域隐参数!
    第119篇  “非局域”和隐参数
    一、EPR佯缪问题还存在
    量子论的贝尔旋风,带来了关于非局域解释的一连串胜利,贝尔的转向也促使人们距离爱因斯坦的关于量子论的置疑愈来愈远了。此时必须冷静下来,仔细分析。
    虽然贝尔不等式把EPR佯缪之争作了梳理,回答了局域、非局域的问题。但是,他回避了爱因斯坦所标定的、最主要的“遥远地点之间幽灵般的相互作用”的未知性问题。请注意,贝尔不等式和派生的贝尔定理、贝尔相互连接原理,以及所有的高难度的实验,都没有回答爱因斯坦的上述疑问。
    在前面的 第110篇文章中,我们就指出:经过一番争论之后,问题随之而转变,爱因斯坦所标定的“遥远地点之间幽灵般的相互作用”问题,从此成为EPR佯缪的本质和焦点。
    既然贝尔对相互关联机制的问题未有任何说明,EPR佯缪问题当然继续存在着。所以我们认为,贝尔与当年的波尔和薛定锷实际上就没有本质的区别,贝尔不等式及其预言,虽然取得很大的成功,但还是处在非本质进展的范围之内。
    二、从贝尔定理和贝尔相互连接原理得到的结论
    1、贝尔定理说,如果有隐参数的话,只能是非局域的,局域隐参数不可能存在。也就是说,贝尔定理实际上承认非局域隐参数有可能存在着。
    2、贝尔相互连接原理说,一对纠缠量子之间,只能有非局域的(即立时的、远程的)关联。也就是说,贝尔相互连接原理明确承认非局域隐参数有可能存在着。
    这样就意味着,贝尔定理和贝尔相互连接原理都容许非局域隐参数的存在了。
    三、“非局域”的别样理解
    在量子纠缠中,一对纠缠的量子不管相隔多远,都知道对方在做什么,有着立时的、无需时间的相互联系。为什么不需要时间?为什么没有过程?关于这些,贝尔没有任何说明。
    虽然如此,我们认为“非局域”一词,还是值得称道的。就是说,如果我们把“非局域”一词的内涵,理解为不在现代物理学框架之内,那么这个概念就有了正确的、非同寻常的意义,暗示往现代物理学框架之外,可以去进行思考。
    第120篇  “非局域”隐参数——超光速W波
    一、“非局域”关联的原因
    上一篇文章讲到,贝尔定理和贝尔相互连接原理都预言和容许非局域隐参数的存在,那结果又如何呢?
    贝尔的“非局域”关联,预言了一对纠缠量子之间的、立时的、远程的关联。1972——1991的近20年间,先后被克劳泽、阿斯培克特、曼德尔、拉里奥和塔普斯特、等等,多位物理学家的实验所证实。在物理学家那里,这种关联是统计的、几率的,也是超光速的。
    结果虽然有了,但他们都回避“非局域”关联的原因问题,没有说明怎样实施这一关联。
    二、“道”物理学的解答
    自从引入超光速W波之后,对“非局域”关联的原因问题,就能够作出合乎逻辑的、简明的解答了。
    在宏观世界的无限空间,微观粒子相遇是很困难的。但在微观世界,一个微观粒子与其它微观粒子相遇发生过纠缠,应当是普遍现象。
    每一个微观粒子,当它运动时都能产生W波,W波以超光速运动。只有微观粒子作匀速直线运动时,W波才有固定的频率或波长,这是最简单的情况。若速度是变化的,W波的频率或波长也会相应变化。在微观世界,微观粒子之间由于相互很接近,发生紧密联系,使彼此的W波都出现一定的变化应当是完全正常的、经常的、普遍的事,或者说概率很高的事。
    正因有超光速的W波存在,微观粒子之间即使相距非常遥远,也能够实现信息传递,也就是说,使所谓超距作用成为可能。
    总之,超光速W波就是“非局域”关联背后的隐参数。换言之,是通过超光速W波实施着纠缠量子对之间的信息关联。
    三、重要结论
    通过以上三篇文章的探讨,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重要结论:
    超光速W波既是“局域”、“量子收缩”、“量子跳变”等现象背后的隐参数,也是纠缠量子“非局域”的立时、远程关联现象背后的隐参数。这样,两个秘底合二而一,更简单了。
    (转载自张天健_56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