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其它 >

【国学经典】——中国古代最牛的两位落榜生

http://www.newdu.com 2017-12-27 北京国学教育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古代的“高考”也是这样,一朝金榜题名,全家欢乐开怀。不过,古代考生似乎比现代考生要看得开,他们更会“认命”。考不上一般情况下会选择复读,继续十年寒窗苦,来年再考。如唐代文学家韩愈便是这样,后来终于考中。如果家境允许,想考到什么时候就考到什么时候,甚至抱孙子进场,运气好的话,也许能如清人吴敬梓《儒林外史》中范进那样,在胡子发白时中个举人。
    据《清稗类钞·考试类》记载,清代湖北便有这样的一位考生,到70岁了,连个秀才也未考中,还是一名“童生”。但考试情结很深,年年不中年年都会参加“院试”,这院试相当于现代高考前的预考,通过了才有资格参加下一轮的科举考试。这位古代湖北考生的应试匠技巧非常老道熟练,令晚辈叹服,但就是考上不,没有老范进那样的运气。
    复读自然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没有恒心和决心,似乎很难支撑。于是有的考生考不上后,干脆选择放弃,好好耕种家里祖上留下的那二亩薄田,或是凭之乎者也混饭吃,带几个小孩做私塾的启蒙先生,然后娶妻生子,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
    历史上,这类造反放弃和考生占了绝大多数。如北宋元祜年间苏东坡的得意门生李廌(zhì),苏老师冒身败名裂的危险,有意透露考题给他作弊,却因差阳错,让他人所获,自己落榜了。后来,李廌复读,再参加考试,仍是金榜无名。据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甲编卷5)所记,李廌少年家贫,学习勤奋,本想通过科举出人头第,最后竟然是这样的结局,李廌好伤心啊,觉得自己命不好,认为这是天意,虽然恩师赋诗“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空迷日五色”相劝,但李廌还是看透了科举,从此绝别考场,忧郁而死。
    明代画家唐寅也是一位受到科举严重打击的落榜生。唐寅,他就大家都会在茶余饭后说道的风流才子、三点秋香的唐伯虎。当年,他参加科举时聪明反聪明误,购买考题作弊,结果东窗事发,被夺去了考生资格,永远与科举无缘,这在过去可是最大的人生打击。唐寅起初也是无法接受这个现实的,视游山玩水为人生第一乐,把红颜知已当人间最美尤物,兴趣来时拿起画笔涂上几幅,难过寂寞时调戏美女一解百愁千恨。但就因为这次打击,却打出了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画家,他的画现在卖到了几千万元人民币一幅。
    考试失利或者说失败,并不是人生的失利或失败,即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天生我才必有用”。因为有这种志气,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了不少牛气十足的“高考落榜生”。其中最牛气的两位当是黄巢和洪秀全。
    黄、洪二人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农民起义军首领。他们牛在哪?一位直接把当初考他的政权弄得鸡犬不宁,将皇帝赶出了长安皇宫,让当年的考官丢官回家;一位不只动摇了朝廷的根基,还自己设考场,考上了别人。
    黄巢为唐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据《旧唐书·黄巢传》(卷200)记载,黄巢为冤句(qú 今山东曹县或荷泽)人。虽然是农民起义军的头领,但他家里并不是很穷。与西楚霸王项羽一样,黄巢还是一名铁杆武术迷,在村里一班同龄人中,击剑骑射,样样精通。黄巢脑子好使,但科举就是考不上,“屡举进士不第,与仙芝共贩私盐”,意思是,因为屡屡考不上,干脆不考了,以贩卖私盐为生。
    正是因为考试的失利,黄巢对大唐李氏王朝表示了强烈的抵触情绪,憎恨异常,写下了“反诗”《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懿宗李漼(cuǐ)、唐僖宗李儇(xuān)主政时期,大唐连年灾荒,不少人饿死了,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黄巢看准了机会,于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 年)五月,与同族兄弟、子侄黄揆、黄恩邺等八人,募众数千响应河南人王仙芝起义,自号“冲天大将军”,人称“黄王”。黄巢身边由此聚集了一大批“天涯沦落人”。虽然没有考上,但这些人毕竟还是书生,肚里有墨水,日后都成为了黄巢军中的“笔杆子”和智慧人物,奠定了黄巢起义的人才基础,许多讨唐檄文都出自这些“高考落榜生”之手。
    黄巢的起义军发殿迅猛,公元880年11月,起义军占领了东都洛阳,次年拿下京城长安,并建立了农民政权,定国号为“大齐”。黄巢还把唐帝王的陵墓挖了,给普之天下的落榜生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
    洪秀全是清朝后期太平天国的一号领导,他造反也与科举落榜有关。
    洪秀全生于1814年1月,家住广东省花县(今花都区)福源水村。他原名洪仁坤、洪火秀。与黄巢一样,洪秀全也是屡考不中,到起义时他的社会身份仍是“童生”,就是如前面说到的古代湖北70岁考生一样,连个秀才也不没有考中。比黄巢更为尴尬的是,洪秀全竟然是六试不中,愤愤不平之余说——“老子不考了!” 还把村学里面供奉的孔子的牌位举起来砸了。
    洪秀全屡考不中,发生在爱新觉罗·旻宁当皇帝的清道光年间。第六次,也就是最后一次,洪秀全决定不再考了。在那年的回乡途中,洪秀全也写下了一首“反诗”——
    龙潜海角恐惊天,暂且偷闲跃在渊。等待风云齐聚会,飞腾六合定乾坤。
    不得了,洪秀全也要造反了。回到家里,洪秀全把全部的书本扔到了地上,咬破了自己的嘴唇狂叫——“等我自己来开科取士吧!”
    同病相怜。后来的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豫王胡以晃、文臣卢贤拔、曾剑扬、何震川等太平天国的重要领导,也都是与大清王朝科举的失意人。
    1851年1月,洪秀全发动了“金田起义”。1853年3月,太平军便攻占了南京,易名“天京”,洪秀全在此定都,定国号为“太平天国”,自称“天王”。称天王后的重要事情之一,就是“恢复高考”——设太平天国自己的考场,给天下失意者提供金榜题名的机会。不只开了男科,洪秀全还开了女科,破天荒地让从来与科举无缘的女生,也走近考场了。
    而且,洪秀全还大大地放宽了考试限制和范围。据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也是中国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的第三名、“探花”商衍鎏(liú)所著的《太平天国科举考试纪略》一文所述,“太平天国用人的方法甚为广泛,凡有一技长处的人,如工匠艺术、医卜星相等,无不网罗录用。”
    黄巢和洪秀全的“造反”,原因很复杂的,并不仅仅因是考试落榜。但是,黄、洪二人造反与科举平公、社会黑暗有很大的关系,这是不可否认的。如此最牛“高考”落榜生的出现,不只是人生的不幸,也是国家和社会的不幸!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