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青少年国学 >

【少儿国学】——培养孩子仁爱之心来处事待人接物

http://www.newdu.com 2017-12-27 北京国学教育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为何要以真心处世待人
    人际关系的处理,首要在于懂得付出、懂得爱人,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些朋友会说,我先生假如对我好,我一定对他好;我的朋友先对我好,我再对他好。这样好不好?人生一直在等待,患得患失,岂不累死!我们讲一句好话给予他人,谁先受益?当这个好的言语在我们的脑海中产生时,我们全身的细胞都已经先得利益了。确实利人一定利己,损人一定不利己,而且是损己。我们看电影的时候,一看就知道是好人还是坏人,为什么他的脸会变成这样?都是起了恶念以后,相由心生。自己身体搞坏了,而且又折损了福分,我们了解这个真相,应该用真心去对待一切人事物。
    常存恭敬感恩之心
    一个人的爱心、关怀之心,一定是从家庭中培养起,从对父母的孝而延伸到对一切父母、一切长者的尊敬、恭敬。“社会国家者,互助之体也”,社会就是一个互助的团体,假如今天没有各行各业所做的付出,那我们的食、衣、住、行、育、乐都将出现问题。记得在海口,我的背包带子断了,我走到一个车站门前,让一位修理工帮我把背包修好,修完之后我很高兴,问收多少钱?他说一块钱。一块钱就把我的袋子救活了,所以我很感谢他。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确实需要很多专业的人来成就我们。我们也应该尊重每个行业,用一份平等心、恭敬心,当我们有这样的态度,下一代也会有这样的恭敬心。
    感恩是快乐的传递
    有个叔叔每天来帮学校换饮用水,有一班的学生,看到换水的叔叔很辛苦,学生就提议:“老师,我们明天是不是应该谢谢这位叔叔?”学生这样的提议,老师听了也很欢喜同意了。第二天,当这个换水的叔叔走进教室的时候,面无表情,好像每天都是例行公事。学生一看他走进来,就集体对他说:“叔叔好!”他还没有回过神来,当他在换水时,所有的小朋友又说:“谢谢叔叔,您辛苦了。”这位叔叔立刻露出灿烂的微笑,从此以后,叔叔只要到这一班,都会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所以,当我们尊敬他人,他人自然会尊敬我们;当我们处处感谢他人,人与人之间就会相处得非常和谐。
    所有的人都值得我们尊敬
    生活当中遇到任何人,都应该给予尊重、肯定。在过年前夕,我们看到很多打工的人都在邮局排长队,这些朋友准备寄钱回故乡给家人,虽然他赚得并不多,但是他也是时时念着要孝顺父母,要奉献他的家庭,我们从中也看到他们值得让人尊敬之处。
    用爱来唤醒爱
    《论语》提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居住在一个很有仁德之心的地方很好,能增长自己的道德、学问。而这个有仁慈之心的地方到哪里去找?好不好找?我们责无旁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自己开始,在社区中懂得去捡垃圾,懂得敦亲睦邻,当这样的风气慢慢从我们这里推动起来,就能唤醒很多人的善行。
    有个老先生住在一栋公寓里,这栋公寓的邻居都老死不相往来。有一天,老先生就敲开了对面邻居的门,然后对邻居说:“我儿子寄了一篮葡萄来,我吃不完,送一点给你们吃。”对面的年轻人就拿盘子盛葡萄,然后装了这些葡萄就开始分送到整栋大楼。本来大家彼此不是很认识,由于开始送葡萄,大家开始有了交谈而熟悉,自然而然互动起来。本来楼下的脚踏车,都是排得乱七八糟,后来因为有了接触,大家就开始互相尊重,脚踏车也自动排列整齐。有些邻居家里的孩子找不到工作,刚好其中一户是开公司的,熟悉之后也主动让这位晚辈到他的公司去工作。
    人与人假如没有沟通,就会愈来愈疏远,如果有人带动,实际上都能唤醒这种人情味。有一天,这个年轻人远远看到这位老先生走在路上,迎面而来了一个水果摊贩,就对着这个老先生说:“老先生,你要不要再买一箱葡萄?”年轻人一听,才了解到那些葡萄不是老先生儿子送来的,是老先生自己花钱买的。
    用真诚感恩真诚
    我们在海口推展中国文化,推展了一、两个月以后,每次下课走进厨房,就会有蔬菜、水果,也不知道是谁送来的。我们平常给人家送礼,送礼的时候,怕主人没有看到我们送什么,还要举起来告诉他:“这是我送的”,深怕别人没有记住这个人情,都是用有求的心在与人交往,这样的交往就会身心俱累!当我们是用无求真诚的心对人,别人也会不求回馈的付出,欢喜赠送这些东西给所有的老师,这也是表达他们的一种谢意。所以,“里仁为美”,要靠每个人从自己的修身、齐家做起,进而把影响力扩充开来。
    包容宽恕才能令其悔改
    在海口我们认识一位监狱长,他主动请中心的老师吃饭,他说到:“我希望把监狱办成一个学校,因为这些人几年都在这里,假如能有好的教育给他们,说不定他们个个都可以重新做人。”我们听了心生欢喜,也很热忱给予回馈支援。
    若监狱要开办课程,也要从《弟子规》开始学起。《三字经》说:“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就是说读书是有次第的,德行的建立一定是从《小学》开始扎根。这是宋朝朱熹所编的一本书,专门教导做人、做事、洒扫、应对、进退之礼的启蒙教材。在清朝,李毓秀把这本书的重点重新体现,再以孔子在《论语》里的一段话为纲领,编成《弟子规》。《论语》里面提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李毓秀就以这七个纲领,再加上《小学》的重点,编成了一千零八十个字的《弟子规》,里面涵盖了做人做事的纲领。所以,要想增长德行,可以从《弟子规》下手。
    坏人也需要去引导、去包容、去宽恕,他们才有空间改过自新。否则他常常受到排斥,很可能又会犯下更大的过失,所谓“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讥笑辱骂他人等于谋杀自己
    在二00四年,中国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刑事案件,一个大学生叫马加爵,他杀了四个同学,这给教育界也带来很大的震撼,引起很多的讨论。我也问了一些朋友对这件事有何看法?有些人觉得,这样的人赶快把他枪毙。而从事教育的人的态度不是这样,他们觉得一个大学生还这么年轻,还没有步入社会,为什么会做出这样违背人性的事情?到底是受了什么影响?
    原因是马加爵的这些同学常常讥笑他、辱骂他,所以他的怨气慢慢上升,等到忍受不了,才会做出这等残酷的事情。马加爵没有学过《弟子规》,他不知道“言语忍,忿自泯”,不知道“凡是人,皆须爱”、“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因为在他的生命当中没有这些理智的教诲,所以一遇到境界根本提不起这样的态度,都是随顺愤怒、随顺烦恼。换另外一个角度看,为什么这四个同学会招致杀身之祸?也是没有学《弟子规》,不知道“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扬人恶,即是恶”、“勿谄富,勿骄贫”。由于他们对马加爵的傲慢,而惹来了杀身之祸。其中还有一个同学,本来也会被杀,结果这个同学却逃过一劫,因为曾经主动帮马加爵盛过一次饭,他记在心上,所以这个同学才逃过一劫。
    再恶的人,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他很清楚。当我们的孩子对人都是一片恭敬之心,他的人生就会化解很多恶缘跟灾难。假如孩子没有学到恭敬心,人生旅途会增添危机跟阻力,我们为人父母、老师要从马加爵事件好好来思考,吸取教训。孩子只要没有理智,他的人生之路确实很难走到终点;孩子从小懂得恭敬有爱心,他的人生将会愈走愈宽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