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花彩色泽富艳者,年代亦较早;点彩者多近百年之作。 (参考7).【拋光】 亦称“车光”。紫砂装饰手法之一。操作程序是先用研磨料,制成砂石,均匀地磨去紫砂制品表层糙面,使之达到一定光洁度,然后用毡轮或布轮加黏拋光辅助剂进行拋光,即可达到光可鉴人的光亮度。经拋光后的紫砂器表面,形成有一层玻璃相光泽。民国初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暹罗(今泰国)订制一批紫砂茗壶,运回暹罗后,由当地工人进行拋光加工,有的在口沿、盖钮和盖沿等处,用铜、金、银,进行包装,使之产生一种特殊的观感效果。主销国内的紫砂产品,一般都不进行拋光,因拋光后的紫砂器皿,失却紫砂特有的肌理质感,玻璃相光泽不如自然形成的紫砂莹润可亲的材质美。 (参考8).【龙窑】 古代烧造陶瓷器之窑炉。亦称“长窑”、“蜈蚣窑”、“百脚窑”、“蛇窑”。因其窑身细长,似龙、似蛇,窑身两边,设多节百脚形“火口”,故名。我国陶瓷窑炉,最早出现于商代,明代以前,南方各产区都广泛采用。大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面,建成一长隧道形窑炉,与地平线构成约10-20度角。窑头角度较大,约20度,中部约15度,后部约11度。窑头有预热室,窑尾一般不设烟窑,因龙窑本身就起烟窑作用。窑长约20-80公尺,宽约1.5-2.5公尺,高约1.6-2公尺。横断面积以窑头最小,中部最大,窑尾大于窑头,小于中部。“火口”在窑墙两侧拱脚处,均为对称排列。以树枝、芦苇和茅柴为燃料。龙窑优点︰利用山坡斜度,火焰自然上升的原理,升温快,降温也快;可快烧,亦可慢烧;并可充分利用余热,造价较低。考古资料表明︰唐代江苏宜兴已建有龙窑,古代烧造紫砂,都用龙窑。宜兴龙窑,均靠山脚依势而建,以利窑基坚固。紫泥、段泥、本山绿泥产品,通常在龙窑中部烧成;红泥产品,在龙窑尾部烧成,称“映红”;色泽乌黑的产品,称“焐灰”,在龙窑下部掇罐下脚部位烧制,是在茅柴灰、龙糠灰还原窑熏下产生。生产周期一般为四天。清代嘉庆二年《重刊荆溪县志》载︰明清时期,宜兴之古龙窑遗址,主要分布于鼎山青龙山南北麓、川埠、宝山寺、蜀山、汤渡、西瓦窑、潜洛、上袁、均山东、任墅石灰山等一带。大小龙窑多达五十余座,不少窑场烧造紫砂器皿。至1937年,丁蜀地区共有龙窑七十六座,其中有紫砂窑十座。 (参考9).【还原焰】 烧窑时窑内空气供给不充分,燃烧不完全所产生的一种火焰。还原焰火焰长,温度低,热冲击力小。特征是浑浊,有烟。燃烧产物中含有一定量的可燃物质,如一氧化碳和碳化氢等。 (参考10).【氧化焰】 烧窑时窑内供给足够空气量,燃料完全燃烧,所产生的一种火焰。氧化焰温度高,火焰短,热冲击力大。特征是透明、无烟。燃烧产物中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及过剩氧气,不含可燃物质或含量很少。宜兴紫砂陶器是采用这种氧化气氛烧成的,因紫砂泥含三氧化二铁较高,并含少量二氧化铁,在窑内以氧化焰烧成,游离氧充足,使坯体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