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北京春节民俗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中华五千年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春节即旧历新年,是我国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是元代以来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又是多民族杂居之地,这使北京传统的春节习俗源远流长,更加丰富多彩。《光绪顺天府志》、《康熙大兴县志》、《宛平县志》、《日下旧闻考》等古籍之中,颇多有关记载。除文献之外,北京的传统春节行事亦见于民谣之中。"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熬一宵,大年初一去拜年。"这首广为流传的民谣概括地描述了从腊八到大年初一人们忙忙碌碌过节的情景。
    腊月初八,家家熬腊八粥。传说这天为佛祖得道之日,当年释迦牟尼用??化缘,化得五谷杂粮充饥。后人为纪念他,在每年腊月初八也用多种米、豆熬粥供佛。清代北京雍和宫内专备一口为皇室、列位王公大臣和宫内喇嘛熬腊八粥所用的大铜锅。在民间,人们熬好腊八粥后,往往盛入食盒,亲友相互馈赠。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儿"。这一天,家家户户要郑重其事地举行祭灶仪式。过去多数人家厨房的北墙或东墙上都设一神龛,常年供奉灶君爷像。据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君爷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供玉皇赏罚。送灶时,人们在灶君像前摆设桌案,上供关东糖、清水和秣草。古时祭灶用黄羊、鱼和猪头等物。明清时才改用关东糖。祭灶时要把关东糖用火温热,使其融化,涂于灶君嘴上。唐代文献《辇下岁时记》记载民间以酒糟涂于灶上,使灶神酒醉。可见此类风俗由来已久。二十三祭灶与正月有密切关连,传说七天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与诸神同来人间过年,因之要举行"接神"、"接灶"仪式,此后方可过节。
    灶祭之后,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
       春节前,家家要彻底清扫,人人都理发洗澡,准备干干净净过新年。民谚道:"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掸尘土,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理发师傅们这时也挑着挑子走街串巷,忙于为人理发。
     春节前夕,人们把居处内外整饰得特别有节日气氛。一般人家在门上贴门神、门框上贴春联,门楣上挂挂笺,门前插芝麻秸。屋门上贴有"抬头见喜"等吉祥文句,窗上贴剪纸。屋内摆设的八仙桌、太师椅带上桌围椅帔。条案正上方挂上有吉祥图案、语句的中堂、对联。条案前方桌上摆设五供、高足盘,放上蜜供或年糕。屋里挂起大红灯笼。墙上要贴年画、福字。
    《山海经》记载,古时有神荼、郁垒两兄弟善捉鬼。后人将其像绘于桃木板,挂在门上,以驱鬼避邪,故称桃符。以后改木为纸,像也改画唐朝大将秦琼、尉迟恭。五代十国时,后蜀主孟昶在桃符上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考证此为最早的春联。明初由于朱元璋的大力提倡,春联逐渐普及,并改桃符为红纸。年画是由门神演变而来的。北京出售的年画以天津杨柳青出品为主,亦有山东潍县和苏州桃花坞的出品。
    旧日的戏班差不多天天都演出。只在腊月下旬有几天不演。每年演出的最后一场戏叫封箱戏。封箱戏多演双出或反串。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曾演封箱戏不收戏份,一时成为梨园美谈。
    除夕和元旦是春节的高潮,守岁辞岁、送神仙、接灶、祭祖先、吃团圆饭、过桥、摸门钉、拜年等,活动繁多。举行"接神"、"接灶"仪式时,要将"接神桌"放在院中,置"百份"于案上。"百份"亦称"天地",上绘有天地间诸神像。在"百份"前要摆设蜜供、年糕、饺子、苹果等祭品。夜深之后,人们点上红烛,打开大门,燃放鞭炮、烧"元宝"、"接神咒",贴上准备好的新灶君爷神像。接神完后,一家人在神坛前行叩首礼,并祭拜家中的祖先像或家谱。
    大年初一,人们纷纷外出拜年。亲友相见,总要拱手作揖,并说"恭喜发财"、"新喜、新喜"等等。
     初二祭财神,一大早人们就拜祭财神像,有些人还要到广安门外五显财神庙烧香祭拜。传说早年有五个绿林好汉,杀富济贫,百姓因之在此建庙祭祀。人们烧香后,还带纸糊的元宝回家,用布或红纸包好放在床下,祈望发财。
    初五又称"破五"。自这天起,年节期间的各项禁忌均可解除。初六以后,虽然人们的生活起居逐步恢复常态,但仍很有节日气氛。
    初八称"顺星日",传说众星神于此日降临下界。当是日夜幕低垂、群星闪现之时,人们在院中案上放置糕点果品,祭拜星神。有些人家还要把"星神马"放在胡麻杆上烧掉。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是春节活动的又一高潮和尾声。从正月十三日到十七日大街小巷、宫苑庙宇到处张灯结彩。入夜后,观灯者满街满巷,耍社火,放鞭炮。旧时,一般妇女要遵守许多森严的清规戒律,平常很少出门,大家闺秀更是如此。但在元宵之夜,她们亦有"?一ㄒ幌?"的自由,可以逛街观灯。
    据文献记载,过去北京城近郊区共有七百余座寺庙。春节期间,大小庙宇均向香客、游人开放。在庙内或其附近设有集市,故称庙会。北京的庙会以白云观、大钟寺、东岳庙等处最为著名。一年一度的厂甸,更是盛极一时。
    西便门外的白云观原为北方道教中心。元代道教全真派始祖邱处机曾在这里居住,死后葬于此。白云观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九开庙。传说十九日邱处机下界超渡有缘者,称"会神仙",开庙时游人如云,各路民间花会多来此表演。大钟寺正名觉生寺。庙内的永乐年间铸造的大钟,闻名中外。开庙时,庙中住持在其悬钮两侧孔下,系一小铜锣,游人登楼用铜钱投击小孔,传说击中者可得福。宣武门外琉璃厂会从初一到十六开市,人称"厂甸"。此处辽代为海王村,明代为琉璃窑厂,清乾隆时始成市肆。开市之日,商贩云集,凡文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