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戏剧 >

关索剧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中华五千年 佚名 参加讨论

    □历史渊源
       流传在澄江县阳宗小屯村的关索剧,为玉溪地区一个属古老傩戏范畴的剧种。初为古代用以驱邪逐疫的傩祭舞蹈,仪式,北宋时传入宫庭后,才逐渐从傩舞向着表达故事情节的小戏形式发展。逐渐发展成娱神娱人兼有的古老而独特的戏剧。澄江的傩戏为何以相传为蜀汉大将的关索命名,无文献可考
    □音乐
       关索剧的声腔比较复杂,为无弦伴奏,伴唱参杂其间。有说源于高腔,但从某些曲调分析,又杂合当地民歌小调,颂佛唱经的旋律,更为明显的是吸收滇剧腔调。无固定板式,演唱者不受音域节奏的限制,即便同一曲调,各人所唱均有出入。
    □表演
       关索剧的表演特点是不设舞台,不化妆,也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戴上面具(脸壳),穿上服装,带上兵器即可出场表演。行当有生、旦、净三行,而且多以净行为主,角色以面具和服饰区别。演出时无弦索伴奏,全用鼓点(也不正规)指点起落。一般情况是由小军或马童先上场,道说情况以后,即开始各种各样的翻滚动作以吸引观众,继而生角上,在表演中说说唱唱,唱唱打打,没有固定程式(也可能是继承不全),演员可以自由发挥。
    □演出风俗
       关索戏曲于年节演出。演出期间,有一套成规仪式贯串始终。如每年演出前的祭药王、练武。正月初一日起开始演出时的按日出巡、踩村、踩街和踩家,每次演出时开头第一个节目必演《点将》,当日演出结束后的辞神,正月十六日全部演出结束后的装戏箱、送药王,均有其固定的程序后要求。
    "关索戏",是流传在云南澄江县的一个古老而稀有的特殊剧种。"关索戏",以人名戏,顾名思义,当然是专以关索其人的事迹为中心的三国蜀汉故事为剧目内容的特殊剧种。
    这个剧种流行地域非常局限,历来只在今玉溪地区澄江(包括江川)县流行。现在澄江阳宗公社小屯村还能演出。但在云南其他地区却没有这个剧种踪迹。这又是它的特殊现象之一。
    现在澄江所演"关索戏",实际以关索为主角的戏还未见演出过。所演还是一般剧种都有的《战长沙》、《走麦城》之类。可见剧目自己受其他剧种影响,已非原来面目了。
       但在演出形式上,却还保留着较原始的面貌。演出时一般头戴面具,边唱边舞,有娱神歌舞的遗风。开演时要举行祭祀,朝拜乐王庙。庙为康熙二十七年(1688)所建,戏装也置于庙中。百姓家家放鞭炮。以此求免瘟疫,人畜平安。这显然是与对关索的特殊崇拜有关,与一般戏曲班社供老郎有所不同。这也是它的又一特殊现象。
    演出服装与其它戏曲行头大致相同而简陋。这当然系因历来只是在农村业余演出,未有过营业性的专业剧团,所以如此。
       它的唱腔,无管弦伴奏,只有打击乐,边唱边舞。今天听来已有不少滇戏腔调的影响,但仍然显明的可以断定,它和滇戏不同,不是皮黄声腔系统,而纯系高腔范畴。
       唱词为七字句或十字句,故有[十字板]、[七字板]之名。此外还有[大刀板]、[报信板]、[哭板]等。看来系按剧中情节所运用的作用命名。"大刀"、"报信"这些事物,显然也与关索有关。
       当地民间传说,关索戏的产生,是因诸葛亮出征南中时,以关羽之子关索为先锋,曾驻兵于今小屯村,故小屯村原名"先锋营"。这种传说,当然不会有史实根据。"先锋营"之名,也可能只是与明代军屯有关。
    但从以上情况,可以肯定,关索戏起源相当早,清康熙以前就早已盛行。但它为什么只演关索故事,为什么只在这个有限的区域流行,这都是很特殊的现象,成为一个很难解释的问题。
       其实,这件事情虽然于史无据,但的确事出有因。和诸葛亮故事在云南少数民族中广泛流传的道理相同,关索其人,也很早就有一个在云南流传的系统的故事,而且它的事迹就在今澄江一带周围地方,为该地区人民所崇拜,尊祀。略加考索,一个粗略的民间传说的来龙去脉,关索戏的产生原因,还是可以梳理出来的。
    今案陈寿《三国志》并无关索其人,其《蜀志·关羽传》载:
       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羽子平于临沮,追谥羽曰忠义侯,子兴嗣。
       关羽之子,只有平、兴二人,并无关索,记载明确。裴松之注是以博采旧志,与陈志补充资料最丰富而为世所重的,但他也没有关于关索其人的任何补充材料。可见关索其人的真实性,是颇有问题的。明清时文人有种种解释,欲圆其说,但都多属附会穿凿,不足信服。我们是就戏曲论戏曲,关索其人之果有果无,可以不管,我们只问这个剧种是根据什么传说,何时产生、产生的原因。因为前者是历史家的事,后者才是我们戏曲史的应有课题。
    虽然在正史上并没有关于关索的记载,但是关索其人的英雄事迹,早在宋代就已普遍流行,盛传人口了。根据宋人笔记小说平口史籍,当时的许多有名草莽英雄、武勇战将和江湖人物,多喜用"关索"为绰号,以标榜自己的武勇,成为一种十分流行的现象。如:
    《茶香室丛钞》卷12:宋范公 《过庭录》曰:"忠宣守信阳时,汉上有巨贼曰罗堑,拥众直压郡界。忠宣集群僚谋守御,皆懦怯无敢当者。有酒吏秦生请行,独以数十骑直对敌垒。贼副小关索者,领十余骑饮马河侧,秦射中关索心而死。"
    《北盟会编》卷120:建炎三年,攻充出兵杜张用,岳飞、桑仲、马皋、李宝等皆率兵城南以捣用,用勒兵拒战,赛关索李宝被擒。
    又卷211引《林泉记》:刘光世命王德斩邵谭、喜关索……于饶州。
       岳珂《金陀粹编》卷72:王贵等自伪齐回军至北塔,李成率……贾关索……等并兵来,绝贵归路,以马军迎击,贼兵尽败。
    《金史》卷18《突合速传》:宋兵救太原……擒其将……张关索。
       薛季宣《浪语集》卷33《先大夫行状笺》:讨积年名贼……朱关索等,皆获之。
       《梦梁录》卷6载诸色艺人名,有角觝张关索,女占赛关索等。
       《武林旧事》卷6载诸色艺人名也有角觝张关索、赛关索、严关索、小关索。
       还有大家都熟悉的《水浒传》的病关索杨雄,宋龚圣《三十六人像赞》就有他。
       这么多人取关索之名为绰号,虽然当时流传的关索事迹已无可考知,但从关索这样普遍地被人们所欣慕,成为英雄武勇人物的一种标志,争相以他的名字以显耀自己的本领,他的事迹之传颂人口,其人之英雄武勇,是完全可以断言的了。
    关索的故事为什么与云南有关系,又为什么只在澄江等地传呢?
       元至治建安虞氏《全相三国志平话》及明弘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都没有关于关索的事迹。只有毛宗岗本《三国志演义》有五处提到关索,其八十九回叙诸葛亮南征孟获时,有一段说:
       忽有关公第三子关索军求见,自云:"自荆州失陷,养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