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茶文化 > 其它 >

香茗品得岁月稠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茶叶新闻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人们把茶与柴、米等并列,视其为生活之必需,足以证明茶叶从被人类发现到利用,始终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
    在中国,喝茶几乎成了“国饮”。然而,茶叶从五六千年之前被发现,到当今成为人们生活必需品,其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真可谓“香茗品得岁月稠”了。
    《神农百草》在讲到茶叶的发现时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里的“荼”,是茶的古体字之一。事实上,茶也确实具有解毒的功效,它最初就是作为药用的。以后,茶被当作一种文明健康的饮料,饮茶的习俗逐渐传播开来,大约是在秦统一中国之后。那时,茶叶原产地之一的巴蜀地区(今四川一带)的饮茶习俗开始传至中原,饮茶之风逐渐兴起。这种传播的兴起,是从南向北逐渐递进的。在魏晋南北朝时,疆域在今山西、内蒙古等地的北魏,人们把饮茶看作是奇风异俗,鄙称为“酪奴”。而到了隋唐时期,饮茶风习即已传遍全国。边疆少数民族在领略了饮茶的好处以后,也把茶叶作为生活中的必需品。唐代,中国与国外的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中国的茶叶、饮茶方法,以及饮茶习俗和礼仪,开始先后传到了朝鲜、日本和阿拉伯诸国。宋代是我国茶文化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宋徽宗赵佶亲撰《大观茶论》,成为皇帝写茶书的第一人。明代,我国的制茶工艺发生了重大变革,从生产团饼茶,改为生产散茶,以至饮茶的方法也相应地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清代,饮茶之风更是盛况空前,除了日常生活饮茶外,交际、议事、送礼、庆典、祭祀等都离不开茶事。这时,饮茶不仅传遍了欧洲,而且传到了美洲。中国茶文化,令全世界刮目相看。
    中国古老的茶文化的复兴,是我国近代,尤其是一个世纪以来才逐步达到顶峰。作为“国饮”,饮茶的时尚化流行,显现出三大趋势:
    ———从大众化向高档化发展
    清末,江浙、四川、北京等地的民间,茶坛、茶馆、茶社多是大众化饮茶的好去处。戏剧艺术大师老舍的传世之作话剧《茶馆》,就展示了芸芸饮茶众生相。建国后至上世纪70年代,各城市还可见到街边卖“大碗茶”的茶摊,茶馆也非常平民化。然而,步入上个世纪90年代,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高档化的“茶楼”。这些饮茶消费水平较高的场所,逐渐将“平民茶客”拒之门外。此外,品茗的茶具,也从普通产品向高档、精品发展,有些精美的工艺品茶具更是价格不菲。高档茶叶标出的“天价”,更是让平民百姓望而生畏。
       ———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
    当今社会,随着茶叶生产技术的提高和饮茶消费水平的攀升,茶叶作为“国饮”饮品,已从单一的饮茶,发展到茶类饮品的多元化消费。如茶饮料即有速溶茶、茶可乐、茶汽水、冰红茶、多味茶、茶叶冰棒等。保健茶更是品种繁多,仅以主打美容健体市场的各色减肥茶就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了。那些“非茶之茶”也相继面世,如绞股蓝茶、人参茶、罗布麻茶、杜仲茶、刺五加茶、竹叶茶,琳琅满目。一种配以红枣、菊花、枸杞的“八宝茶”,更是堂而皇之地登上各大酒店的宴席、餐桌。
    ———从品茗向多功能化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社会交往日益频繁,茶文化也逐步渗入现代交际的色彩。于是,传统的国人品茗享受,正逐步向“以茶为媒”的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尤其是近年来茶文化热的不断升温,人们开始把新型的饮茶场所,如茶艺馆、茶道斋、红茶坊、绿茶轩、逍遥楼等高档茶馆,作为社交和谈生意的好去处。茶艺馆推出的茶艺表演、茶道欣赏,使人们赏心悦目;一些以茶肴为特色的饭店,推出以茶叶作主料烹制的精美菜肴,如龙井虾仁、清蒸茶鲫鱼、铁观音烤羊排等,令食客大快朵颐;那些精明的茶楼老板,更是牢牢地抓住顾客的休闲、娱乐消费需求,在茶楼里开设娱乐服务项目,使茶楼变成了娱乐场所。传闻,有标新立异者,竟在茶楼办喜事。一些茶叶产地,如西湖龙井,还开辟了旅游景点。当年为边疆地区传送茶叶的“茶马古道”,如今成了黄金旅游线路。
    昔日的传统“国饮”,如今成为时尚饮品。茶叶消费观念的变化,透视出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当今,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茶叶的各种医疗、保健功能不断地被发现和拓展。茶叶将重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茶文化的奠基者、茶圣陆羽老先生,当含笑九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