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琴棋书画 > 其它 >

故国如今有此音——写于昆曲玉簪记首演之际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文化传播网 佚名 参加讨论

    30年前,昆曲衰微,学者余英时在海外,得听昆曲《思凡》,备加伤感,曾经作诗一首:“一曲思凡百感侵,京华旧梦已沉沉,不需更写还乡句,故国如今无此音。”可是看今日,昆曲唱响海峡两岸、大洋彼岸,白先勇《牡丹亭》所到处,佳议如潮,又是“千家收拾起”的一番新局面,成为了需要认真对待的文化热点问题。倘若余先生今番听得如此故国之音,当能写出怎样的还乡之句呢?这还要感谢台湾白先勇、香港古兆申、张丽真诸位先生,有如此懂得文化的努力,才使得大雅之音不至于沉沦绝响,红氍毹上歌舞依旧,本来即将消亡的昆曲艺术,在此新世纪,重添光彩。
    这里谈及的还是一个传统的问题,台湾和大陆有我们共同期寄的传统,所以才能血脉相依,在文化上有交流的空间。对于戏曲,我们还应该以什么方式来对待这个传统呢?表扬的话大家听得多了,成绩斐然,也不需要重述。而此中出现的问题,必须认真对待,这也关乎“传统”二字。
    昆曲《玉簪记》的不足之处,与国内诸多新编昆剧有同样的病理,那就是如何对待传统的问题。按说,传字辈的戏,《玉簪记》计有《茶叙》、《琴挑》、《问病》、《偷诗》、《姑阻》、《失约》、《催试》、《秋江》数折,然而全国各昆剧团仅仅继承演出了《琴挑》、《问病》、《偷诗》、《秋江》这四折(还不能说是完整地继承),本来《茶叙》、《姑阻》、《催试》还有大段的唱做,是完整的两个折子,然而老一辈的先生全都去世了,现在我们只好臆造古法,《姑阻》、《失约》成了一块没什么唱作的过场,而前面的《投庵》,明显是一个现攒起来的东西,编剧从《玉簪记》的原本第五出《避难投庵》摘了两段词找作曲谱了一下,显得单薄了些。
    这版《玉簪记》甚至删去了甚为关键的也是脍炙人口的〔下山虎〕。《投庵》一折中使用了〔金字经〕,可是如果谱,还不如把前后几个牌子都谱出来,成为一个戏,要不,凝聚不起来,有当没有。《姑阻》一折也有同样的问题。
    演员的咬字,带了些许苏音,这是师承自苏州昆剧院的传统,也不必苛求了,但是有的时候过于绵软了些。因为记忆有限,仅感觉所听《琴挑》一折,字头字腹咬字不够精细,尖团分别得也不好。真文出、庚亭收的字没找好,闭口音也不太讲究。虽然这对于有着苏州方言影响的苏昆比较困难,可是昆曲如果离开了字正、腔纯、板正就不是昆曲了。
    如何看待12个小尼姑的歌舞场面?拂尘加上水袖,这不是传统的东西。目前国内的昆剧团,凡是新编传统戏,无一不歌、无一不舞,而且都要在舞台制式上大做文章,《西厢记》的舞台有点浓烈俗艳了,《长生殿》直接实景的城楼等东西显得呆笨,《桃花扇》的移动舞台空间又不知所云,这个中国古典戏曲的舞美,真是让现在的舞美师难做——因为传统戏曲压根就不需要任何的舞美,置身于表演之外的东西都是多余的。这方面白先勇的《玉簪记》、《牡丹亭》稍微好一些,用一个分割的空间,显得比较简洁,然而当主要演员在前景做戏的时候,后景突然有人走入走出,会显得有些突兀,传统戏剧中没有这样的表演语言。
    按照叶仰曦对于传统昆剧场面的考证,传统的昆剧场面,一共6人,兼鼓、板、笛、锣、三弦、唢呐,有的也用月琴。而阮、笙、扬琴、琵琶、古筝大多是“戏改”后逐渐加入的,这些多见于地方戏中,清清淡淡的昆曲,加了这些,便入了俗格。西洋大提琴、低音提琴以及云锣等色彩性打击乐的加入,虽使乐队的声音变得更丰满,但略失古风。试把俞振飞和言慧珠1950年录音的《琴挑》与现在的相比,无论是上昆岳美缇的版本还是白先勇的版本,都因为使用了太多的乐器以及西洋和声的配器手法,而使昆曲在唱腔的美感、细腻的变化以及整段唱腔的音乐结构上受到了影响,音乐的风格也略转向轻、魅的一边。像京剧、昆曲这样的汉语声腔艺术,并不能只做加法,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做减法,不该带的东西就不要带了,这样才对得起遗产的这个声名。
    昆曲这门艺术,上接宋元,为何说是遗产,是因为里面的音乐,既能找到唐宋大曲如《辞朝》中〔入破〕,又能找到完整的元曲套数,如《刀会》、《女弹》、《斩娥》,还是明代汤显祖、高濂等无数传奇的直接承载。然而,怎样对待这个遗产,却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白先勇凭一番赤子之心,来做昆曲义工,其热诚足能感天鉴地,许多大学生因为白先生的《牡丹亭》带入昆曲之门,挽狂澜于既倒,使得一门垂死的艺术还能为大家认识,这是他贡献之处。然而对于昆曲的认识,不唯独苏昆这一家,全国的昆剧院,还有着各种不太一致的东西,无非就是创新和继承的争辩,当然这样的争辩应该继续下去。不过,遗产是应该得到严肃地对待的时候了,所谓的“古法”已然彻底失传,就像周传瑛在十几年前说过的“昆曲早就没了”,这话足以发人深省。
    著名曲家张允和,就在那时也曾经作诗一首,酬答余英时:“十载连天霜雪侵,回春箫鼓起消沉。不须更写愁肠句,故国如今有此音。”作为戏迷、曲友,与两岸的海外华人、热心的昆曲资助者一样,渴盼找回身上共有的血液,那堪称“传统”的一脉,也但愿此音长久,古韵千秋。(薛彦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