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琴棋书画 > 其它 >

从扬州古筝学术交流活动看筝乐的现代传播发展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拙风文化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摘要:1986-2008年先后在扬州举行的六次全国古筝学术交流会,大大推动了我国古筝艺术的大交流、大传播、大发展。本文从“扬州:古往今来的文化交汇点”、“古筝学术交流: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多元多向:古筝现代传播发展路径”三方面,回望22年来我国古筝艺术的变化和发展。
    关键词:古筝艺术;交流;传播发展
    中国古筝艺术经过长期持续不断的发展,到今天已呈百花盛开之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古筝艺术经历了曲折的历史发展时期。据史学家司马迁(约前145年或前135年)《史记·李斯列传》记述,公元前2世纪左右就有“弹筝搏髀……快耳目者也真秦之声”的“弹筝”活动广为流行,迄今已两千多年;也许在此前已流传很长时间了,只是缺乏文献记载而已。这两千多年来,弹筝活动连绵不断,宛延曲折,生生不息。至今,现代筝乐的交流传播已蔚为大观,从1986年在扬州举行的全国古筝学术交流会起,到2008年的22年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我们亲历了古筝艺术的大交流、大传播、大发展的22年。古筝艺术已渗入到社会音乐生活中,成为音乐界十分关注的话题,这是古筝史上值得记录的光荣岁月。
    为什么1986年要选择扬州作为举行全国首届古筝学术交流会的会址?为什么古筝学术会议要锁定“交流”为宗旨?20多年来扬州为何能成为古筝艺术现代交流传播的核心地区?如今,当我们回望22年来古筝艺术的发展和变化时,不难看出,这乃因扬州自古以来便是文化交汇点的一个重镇,现代又是传统文化的扩散地所使然。
    一、扬州:古往今来的文化交汇点
    当我国的改革开放全面展开之时,音乐文化也在一个丰富、多元的文化背景下重新起锚扬帆了。古琴、古筝等历史悠久的传统音乐的传承发展亦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江南文化名城扬州,将其作为首选的交流发展基地,促进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在新时期获得进一步蓬勃发展。于是,1985年5月全国第三次古琴打谱学术交流会在广陵琴派的发祥地古广陵扬州举行;紧接着,全国古筝学术交流会于1986年10月也在扬州拉开帷幕。一时间,中国音乐界泰斗级人物吕骥、李焕之及琴坛筝界大师张子谦、吴景略、程午加、顾梅羹、吴兆基、曹正、高自成等以及海内外众多琴人筝友纷纷云集扬州。此后,琴艺筝技的学术研讨活动多次在扬州召开,历久不衰,特别是古筝的全国性学术活动更是以扬州为中心,每4、5年一届定期在扬州举行,使昔日“烟花三月下扬州”的繁盛景象,在现代又频繁展现。许多筝友琴人都以能经常“下扬州”交流乐艺为幸。今日扬州之所以能成为古筝音乐的交流中心,这都缘于扬州从古至今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
    扬州,在历史上曾经长期独领风骚。据史料记载,扬州最初城址——邗城建于今扬州西北蜀岗之上,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北上伐齐,争霸中原,沟通长江与淮河,开邗沟、筑城,扬州兴起,秦时改置广陵县,隋开皇9年(589年)改称扬州。隋炀帝开凿通济渠,京杭大运河南段自北向南贯穿扬州全市,以通粮运,成为全国粮运、盐运转输枢纽。到唐代,扬州已发展为国内商贾云集,“雄富冠天下”的中国第一大都会。南宋文学家洪迈《容斋随笔》说:“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地。”[1]此间,扬州处于运河与长江相交会的襟喉之地,又是海外船只到发锚地。唐代诗人多有描写扬州市井繁盛的诗句,如张祜的“十里长街市井连”,李绅的“夜桥灯火连星汉”,王建的“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2]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扬州的城市景观和文化氛围。此外,唐宋名家李白、白居易、刘禹锡、杜牧、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和清代孔尚任都在扬州留下了名篇。
    明清时期,扬州仍为东南沿海一大经济和文化中心,特别是戏曲艺术颇受清廷的青睐和重视。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次都到扬州驻留。扬州地方官员为迎接圣驾,曾邀请各地戏班到此演出,先后有昆腔、弋阳腔、乱弹、梆子、二黄调、高腔、罗罗腔等,纷纷云集广陵古都,规模盛大。乾隆55年(1790年)在乾隆皇帝80寿辰之际,进京贺寿的徽调“三庆班”高朗亭等人,均到过扬州演出。他们是扬州舞台上的活跃人物。而“三庆班”等“四大徽班”进京,促进了徽汉第二次合流,直接导致了京剧的产生。可以说,在清一代,扬州和北京是南方和北方的两大戏曲中心,曾显赫一时,为各种戏曲声腔音乐的大传播、大交流、大融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扬州仪征籍戏曲作家李斗刊刻于乾隆乙卯(1795年)的《扬州画舫录》,是现在可查阅到的记叙扬州山川胜迹,庙坛园林以及戏曲、曲艺史料的一本重要的笔记文献,他在此著作中对弋阳腔、罗罗腔等地方戏曲声腔流传到扬州以及演出情况和曲艺、杂技各种民间技艺演唱资料,均有较翔实的记载和生动的描绘。实际上,清初顺治时,扬州籍琴家徐常遇(字二勋,号五山老人)作为广陵琴派的先行者,早已享誉京师,他编著的《琴谱指法》于1702年初刻于响山堂,其后又有《澄鉴堂琴谱》问世,此乃广陵派最早的琴谱。徐常遇还将广陵琴艺传授给他的长子徐祜,三子徐祎,弟兄均有不凡的成就。难能可贵的是,《扬州画舫录》对此也略有着笔,李斗在卷九“小秦淮录”写道: “扬州琴学,以徐祎为最。祎字晋臣,受知于年方伯希尧,为之刊《澄鉴堂琴谱》。次之徐锦堂,著有《五知斋琴谱》,谓之二徐……扬州收藏家多古琴,其最古者,惟马半查家雷琴,内斫开元二年雷霄斫。”[3]李斗还在卷十二“桥东录”记叙有从安徽来扬州的古琴家的情况:“江士珏,字荔田,居徽州,善鼓琴,能擘窠书……于崖壁上刻方丈大字,或曰‘荔田读书处’,或曰‘荔田弹琴处’,不一而足,始信峰有山人琴台,乾隆乙卯来扬,寓桃花庵半年。”[3]在卷十五“冈西录”亦写道:“僧离幻,姓张氏,苏州人,幼好音乐,长为串客……精于医,善鼓琴,游京师归过扬州落魄。”[5]这说明,在乾隆时期已有来自徽州、苏州的琴人到扬州来交流琴艺了。
    由于古琴是文人音乐,历史上对琴学、琴谱文献的记载较多,所以李斗的笔记中偶有提及,而古筝作为民间器乐则尚未进入他的视野。但在《扬州画舫录》的“题词”一栏中有当时的文化名流蒋蔚徵的《题画舫录》记有扬州筝乐的诗句:“年年肠断玉箫声,檀板红牙小部筝。二十四桥明月下,可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