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传媒课上访阿宝和石占明有感 目前“原生态”已成为文艺界的热点话题,很多文化媒体举办了大量的“原生态”民歌演唱会,提出了“宣传、保护、抢救“原生态”民歌的口号”。音乐评论界把“原生态”喻为“民族瑰宝”,称“学院派”为“千人一面”,引起了文艺界广泛的关注和争鸣。 作为一个在专业音乐学院学习的学生,我带着对声乐艺术发展现象的疑问和思考,于2004年11月7日欣赏了原声黄河的“原生态”民歌演唱。 这场演唱会汇聚了来自陕西的王向荣,山西的阿宝和石占明以及甘肃、内蒙古、青海五省的十几位著名歌手,他们用独具特色的演唱风格和方法,诠释了“原生态”民歌,展示了中国黄河五省的文化生态。欣赏这场演唱会的观众在文化和年龄上是多层次、多领域的,有文化艺术界的领导,有声乐表演艺术家,声乐教育家和学生,还有广大音乐受好者及普通大众,人们在充满山野气息、泥土芳香之天籁般的歌声中感悟人生和生命,畅想自然和宇宙。会场上,大家的情绪都很高涨,演员和观众的真情互动,感人心肺,一点儿也不亚于流行歌手的歌友会。 非常有幸,在11月25日我们的音乐传媒课教师赵世民,把目前最受欢迎的“原生态”民歌手阿宝和石占明请到了我们的课堂上,他们真情的演唱和质朴的语言,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让我们大饱耳福,大开眼界。在与他们零距离的接触中,我们打破了舞台与观众的界限,像朋友一样畅谈艺术和生活,这使我深刻而又全面地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经历、演唱经历以及个性特征。由此,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和遐想:为什么这些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歌手如此的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他们的发展前景怎样?我们将如何调整和完善我们的声乐教育,进而更好地促进声乐艺术的发展,来繁荣我们的文化事业? 这场晚会的艺术顾问是郭兰英老师,民歌顾问是田青和钱茸老师,策划是李亚蕾,承办单位是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公司,主办单位主要有北京向前进文化发展中心、中华炎黄文化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等单位。晚会的舞类、灯光、主题等都很有创意,很鲜活,很真切、很朴实,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原生态”为什么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在这个科技生产力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代,充满了竞争和挑战,人们努力地求知和工作,以赢得更好地生存和发展。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使得人们不再满足于自己已有的精神生活,开始抛弃理性,追求感性,强调主现,重视人类本身。“原生态”是人类的根,“原生态”民歌的演唱来自民间劳动人民质朴、自然的生活生产之中,是人类原始的、传统的生态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缩影。这朴实而又神奇的声音,像一股“甘泉”滋润着我们的心房,像一道精美的“野味”耐人追寻。她给我们以清闲、久远、重生之感,使我们的灵魂找到了回归自然、回归原本的意境。人们喜欢“原生态”不仅仅是被她独特的艺术魅力所吸引,更重要的是人们在欣赏时,身心得到协调,人性得到完善。 从石占明和阿宝的演唱 思“原生态“民歌的发展。 石占明是个土生土长的山里人,他的演唱纯朴、自然、感情真挚,耐人回味。在2002年的民歌擂台赛中他一举夺了歌王。 他是被田青老师在山西采风的时候发现的,他是个“羊倌”,一个人可以放400多只羊,这在他们当地是十分罕见的,因为他天生有一副好嗓子,有着极好的音乐天赋(他父亲就是一位优秀的民间歌手)石占明的音域特别宽广,真假声变换的特别自然、灵活、他的音色变化也特别丰富,声带的张力和声音的穿透力都非常好。他就是靠自己千变万化、美妙动听的歌声来管理那些羊的。自从他当上了歌王,在放羊时候,便有意识地练习自己的歌唱,开始琢磨演唱的方法,搜集当地的民歌,并向家乡的老艺人学习民歌,汲取民歌演唱的精华。正如他说的:“羊沾了他的光,他沾了羊的光”。可见,我们没有他那种生活经历和体验,我们不可能达到他的艺术效果。 有人问他:“如果让你在当演员和放羊中只选一个,你怎样选?”他回答:“我喜欢唱歌,但我肯定选择放羊。因为羊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在放羊中锻炼了我的歌唱,使我成为了歌王,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新的色彩,只有在大山中放羊的时候,我才能找到真正的歌唱地感觉,所以没有了羊,就没了我的歌唱。”在2003年新年音乐会上,他应邀参加了演唱,这是他第一次与乐队合作,他非常紧张,就像他说的:“人民大会堂是个神圣的舞台,庄严而又肃目,与大山里的环境一点儿都不一样。”的确,那里没有羊,不能让他找到自由、放松的感觉,结果他一开口就高出乐队4个调来,也没能发挥出他真正的水平来,他觉得他失败了。他意识到自己在演唱和音乐修养、文化修养上的局限性。但经过他的锻炼和努力,现在他参加演出已经自如多了。 石占明在山里放羊时的歌唱是自娱自乐,随心所欲的,而让他在舞台上表演,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这要求他在表演上、音乐上、文化上都要有较好的素养,在心理能更好的适应这个舞台。 阿宝刚刚代表中国民族歌手出访了澳大利亚,而且受到了澳大利亚人民的广泛赞誉。他虽然也是“原生态”歌手,但他的演唱却更具有舞台化、时代化、个性化的特点。他从小就对民歌情有独钟。由于种种原因,他一直没能受到正规的声乐训练和音乐教育,他自高中毕业后,就跟着业余的歌舞团,到全国各地演出,到现在已有二十余年了,所以他会唱很多地方的民歌。尤其是山西的开花调、内蒙古的二人台,陕北的信天游,唱得都很有特色。他还可以用不同的发声技巧和风格来诠释同一首民歌。在他的演唱中,渗透了很多自己的艺术创意和审美倾向,他还借鉴一些时代的、流行的、通俗的、现代的音乐元素。可见,“原生态”民歌也在时代的潮流中不断发展,这也体现着民歌变异性的特点。 阿宝的高音非常高而且富有特色。有人说:“阿宝的高音就是喊上去的,这样的声音,听多了人会不舒服的”。的确,他的演唱方法没有房间的去学习或模仿别人,也没有什么体系性、规律性和我们通常所谓的“科学性”可言主,他就是在长期追求这种“原生态”民歌风格和韵味的实践中,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