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备受关注的“四川大学新闻系拟取消本科毕业论文”一事有了新进展,记者今(13)日获悉,四川大学已确定开始探索新闻系本科毕业论文改革,最快明天上午可以公布方案。(四川在线 2009年10月14日) 作为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控制的一种手段,毕业论文的写作在过去可能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本科教育的大众化、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多元化及这种质量控制手段的形式化,本科毕业论文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了“鸡肋”,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有调查数据显示,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存在抄袭现象严重(31.8%)、缺少创新(25.1%)、功底薄弱(19.8%)、选题过大或过宽,本科生根本无法驾驭(18.1%)和论文格式不符合标准(5.1%)等一系列问题。 不可否认,本科毕业论文中不乏佳构,但大部分论文的质量却是值得怀疑的。太阳底下无新事,在前人辉煌的成就面前,要写出自己的那怕有一点点新意的东西,恐怕都不大容易。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可能还是学力不够吧。学力有如武侠小说中所谓的内功,非一朝一夕可速成。在门外汉看来,四年本科的时间要写出一篇像样的毕业论文,似乎很足以应付了。可问题并没那么简单。笔者自学中文十三年,而且“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写下的小说与散文也可出一本小书了,但一提笔写论文,犹不免如老虎吃天,无处下口;若勉强写来,则难免不捉襟见肘,出丑露怪,何况区区四年的时间。而且,在这四年的时间里,学生们还不得不涉猎与专业有关或无关的多门课程,精力往往多有分散,不能集中到一处,学博而不专,如蜻蜓点水,浅尝则止,故能学得做学问的入门功夫己经很不错了。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硬逼着本科生交出一篇论文来,否则不能毕业,恐怕除了拼凑和抄袭,他们也找不着更好的办法了。 此外,毕业论文检测的也只是学生的学术或科研能力,并非其能力的全部。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说,可能更侧重于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而且,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都是应用性的工作,而不是学术性工作。既然如此,有必要对他们采用统一的能力检测标准吗?根据具体学科和专业选择不同的能力检验形式,如新闻系的学生可以发表新闻稿,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可以撰写社会调查报告,不是很好么? 任何制度的实施都需要成本,如果一种制度实施的结果与这种制度设计的目的是相违的,则无异于社会财富的浪费。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目前已成了培育和滋生学术腐败与学术泡沫的土壤——学生由于学术能力的限制不得不粗制滥造以敷衍了事,老师则不忍心眼看着那么多学生都毕不了业而痛下杀手,横扫千军——俗话说,法不责众呀。这种情况严重亵渎了学术的尊严,危害了学术的诚信,不是一种系统性、制度性的腐败又是什么呢? 因此,唯一的改变目前现状的法子就是取消本科毕业论文制度,以消除学生与老师们共谋的学术腐败的动机,防止这种不诚信行为迁移到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从而腐蚀社会诚信体系。同时,要根据具体学科和专业选择的不同,代之以其他具有可操作性的、灵活多元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控制的手段。(宕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