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鼎光,1938年出生于广东恩平市圣堂镇歇马村。书法家、动物解剖学家。退休前任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动物解剖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第二、三届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退休后受聘为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其艺术创作勤奋,作品多而精,曾入选全国书展、国际展。作品被海内外公、私藏家收藏。从1978年开始,至今已有《浅谈书法》、《小楷书法》和《书法创作》等专著或字帖问世,其中肯的书论和高雅的书艺为广大读者欢迎,对书法的普及与提高作出了可喜的贡献。曾荣获全国钢笔书法字帖大赛的最佳字帖及最佳作者两项大奖的头名、广东省最高文艺奖项——鲁迅文艺奖。 年过花甲,慈眉善目,一脸敦厚诚实的梁鼎光笑呵呵给我们打开门,而茶几上已沏好的两杯茶散发着幽幽的清香。 不说不知道,本报的报头“江门日报”四个字就是由梁鼎光撰写的。说及此事,他还记得当时感受:非常高兴,很用心。 对于梁鼎光,我国许多书法爱好者都知道,早在1979年,他的第一本书法著述《浅谈书法》已风靡全国。在1990年全国钢笔书法字帖大赛中,他的作品《钢笔临帖》荣获最佳字帖和最佳作者两项大奖。而他却是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一直从事动物解剖学的教研工作,对中国水牛神经中枢脑和脊髓的解剖结构有深入的研究,曾创建华南农业大学动物解剖学硕士点,并首任该学科的硕士导师,其神经解剖学的论著得到了国内外同行学者的好评,被推选为中国动物解剖学会理事。 平时,梁鼎光手握手术刀聚精会神地和学生讲解动物中枢神经器官解剖研究问题;下了班,他手执毛笔,在书法领域尽情挥洒。他笑言自己只是一个业余爱好者,没有其他喜好,倾入所有业余时间和精力来自娱自乐,书法中的一笔一划让他其乐无穷。他坦言,书法与解剖的相通之处在于一丝不苟的专注精神,笔法和刀法的共性是精细之功,两者相辅相成。书法艺术成就更多是来源于潜心修炼和虚心向学。 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 “我出生于恩平市东成镇(现为圣堂镇,编者注)歇马村,爷爷是个秀才,书法写得很棒。村里能写书法、爱好书法的人也很多,在这样浓厚的文化氛围熏陶下,我一出生便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梁鼎光告诉我们,小时候,他还不识字,就喜欢从家中翻出字帖饶有兴趣地看,一脸童真而认真的样子让大人吃惊。 正是因为兴趣,23岁那年,他拜岭南书法名家、广东文史馆老馆员麦华三教授为师,麦老是我省著名的书法家和古碑帖鉴藏家,一生从事传统书法研究工作。从麦老那里,他看到了许多名家的碑帖。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对古代名家的碑帖和书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深深地爱上书法艺术,几十年来在业余时间里坚持不懈练习。“从秦汉至明清,历代书法家的字帖,我都临遍。”他不厌其烦地从百遍临摹中,广泛吸取了历代名家之长,专攻楷、行、草诸体,并着意继承钟繇、二王书法,掌握扎实多变的传统笔法技巧。 以小楷称绝于书坛 总结数十年书法研究的心得,梁鼎光称为:“积学深功,求形质之自由变化;寄情寓性,令神采生动飞扬。得乎此,自可承古贤之遗范,领翰墨之风骚”。正如他平静的个性一样,他默默地研习楷、行、草书体,其中以楷书的成就最大,尤以小楷称绝于书坛。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已创作出版书法论著及毛笔、钢笔字帖近50本之多,畅销全国,为书法艺术的普及与提高作出了贡献。其中,1986年的《钢笔书法》一书出版源于他太太的启发。梁太太告诉我们,她在给学生阅卷的时候发现,许多年轻人的字书写潦草、字体不好看,她就和梁鼎光建议:“不如出一本钢笔字帖,给年轻人树立钢笔书法的好榜样。”梁鼎光觉得这个想法不错,果然,该书出版受到了国内许多青年的欢迎,并发行达100万册。 在书法功夫上,他对壮美、优美、古拙、精细和奇肆等不同艺术范畴的创作都具有极好的表现能力,并在继承传统和表现美的基础上创作出新,以纯净、典雅、高难度为特征。他认为,近30年来,国内书法传统的功夫少,书法艺术有浮躁、粗率、矫饰和浅薄之风。许多人的书法有特点,但是不耐看,难出精品。 为文化名市建设献策 谈起家乡来,梁鼎光说两年前,他的一本《梁鼎光书法集》出版得到了恩平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当地企业家的帮助。该书出版时在恩平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在国内同行中得到了赞赏。 他说,江门是中国第一侨乡,其优秀的名人资源和近年的经济发展使江门有条件发展成为文化名市。他说,出生于或祖籍江门五邑的中国院士有31人,单是梁启超一家就出了3位院士,这在全国地级市中是不多见的。他还谈到,江门五邑有一批优秀的书法家,在文化名市建设过程中应该大力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时要培养更多的新人。(文/图 冯瑶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