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分明是画。细看,原来是字。 笔墨飞舞,似字非字,似画非画…… 近日,广西著名书法家陈沛彬作品创意汇报展上,近200幅书法作品给观者留下了独特的艺术感受——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源自传统文化的神秘感。 磨砺50余载,陈沛彬首创的四种书法创意——“破笔书法”、“人体书法”、“沛彬一笔”、“甲骨印象”,得到了国内外名家的首肯。“破笔书法”不但开拓了日本、台湾的书法市场,还起到了中日友好交流的桥梁作用。“人体书法”,将人体、山水、书法之美融为一体,交相辉映。“沛彬一笔”,在手腕抖动的瞬间,笔墨飞洒,动人心魄。“甲骨印象”,则将现代书法与传统文化巧妙结合,其作品亦书亦画的特质,既饱含现代精神又融合了古朴风味。 中国书法,注重气势、意态、韵律的美感。中国画,则充分运用了书法艺术这种抽象手段。“书画同源”在陈沛彬的书法作品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一米八几的个头、一身儒雅的陈沛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书法艺术应植根传统,但更应有创新,笔墨应跟随时代走。 “破笔书法”扬名东瀛 1985年,36岁的陈沛彬,手执铜笔在桂林漓江饭店卖字为生。 那支铜笔,已然破旧。 那一年,陈沛彬已经在书法的世界磨砺了29个春秋。其时,陈沛彬还没有名气,客人要求写什么就写什么,篆书、隶书都写。 有一天晚上11点多钟,一个意外的客人,意外地找到了陈沛彬。 这个意外的客人是,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的秘书。因为第二天要走,他急着带两幅字送人。当时桂林的书法名家都休息了,只有陈沛彬还在漓江饭店大堂写字。于是,这位日本客人找到了陈沛彬,扔下一句话:要两幅字,只要字好,价钱不是问题。 陈沛彬用那支破旧的铜笔,写了两幅字。客人看到字震住了,正欲出高价收购。 “既然喜欢我的字,一分钱不要送给你。”陈沛彬说。 “你不要钱,那有什么需要我帮助你的吗?”客人奇怪地问。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在日本举办一个展览,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日本文化交流一下。”陈沛彬随口一说。 “可以啊,我可以帮你联系!”客人当即承诺,并把陈沛彬的照片和资料带走了。 一个星期之后,陈沛彬的交流资格认证书(相当于今天的签证)申请下来了。后来,陈沛彬才知道,那两幅字是送给首相和首相秘书的老师仓山雪州——日本著名书法家,书道美术馆副馆长。仓山雪州看了陈沛彬的字后,一整夜没睡好觉。他觉得字富于激情,又不同于传统书法。于是,一定要邀请陈沛彬去日本见面。 在日本举办的展览空前成功,80多幅参展作品,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陈沛彬的书法,最初并没有名字。到日本后,一位现在已经过世的大书法家青山杉雨,提出破笔书法很有味道,便称之为破笔书法。于是,“破笔书法”从此叫开,也逐渐扬名日本。 所谓“破笔”,一是因为笔破,父亲为练习陈沛彬的腕力,特意托朋友做了一支铜杆毛笔,因为用久了毛笔就破了;更重要的是,破除了传统的笔笔中锋的手法,侧锋、偏锋都用,又像字,又像画,字画一体。久而久之,便在无形中破除了传统的笔法并自成一体。 扬名日本的陈沛彬,用卖字画积累的资金,盖了一座中日友好书法碑林馆,希望扩大中日文化的交流,特别是书法艺术的交流。当时,很多日本人认为,日本才是书法界的主角。陈沛彬用自己的书法说话:中国人是书法艺术当之无愧的主角。 艺术创新“不择手段” 创新,往往伴随争议。 陈沛彬的字,也伴随着争议,并在争议声中,逐渐征服了行家和市场。2005年,他的“一笔寿”字创下了两万美金的记录,受到收藏家的青睐。 陈沛彬说,艺术创新是“不择手段”的…… 如果说破笔书法,带有一点点意外的话。那么“人体书法”、“沛彬一笔”和“甲骨印象”则是陈沛彬在艺术殿堂里苦苦求索、不择手段创新,最终得来的艺术结晶。 2008年8月,陈沛彬作为百名杰出艺术家之一,受邀为奥运祝福。他的祝福作品《沛彬一笔歌奥运百米长卷》,墨飞似舞,字若人形,其字不但放射出书法艺术的美感,还蕴含着不同的运动形式。耳目一新的艺术形式,让陈沛彬名动京城。 如何将书法艺术与运动形态巧妙地结合起来?除了创意和练习外,还得益于“人体书法”积累的感觉。在创作“沛彬一笔”前,他就在书法界首次提出了“人体书法”的概念,并推出了作品。当时,争议非常大。在很多人眼里,“人体书法”意味着“黄色”、“低俗”。在陈沛彬眼里,人体是一种美,养育我们的母体是一种美,山水也是一种美,如何把这些美融入书法创作,他一直在思索。于是,创作了“人体书法”。胸怀坦荡的陈沛彬说:“是黄色还是艺术,看作品就知道了。” 近年来,陈沛彬在艺术创新的路上,一刻也不曾停下脚步,也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 点点笔墨,浓淡相宜,看似文字,又像是一幅记载开天劈地之后先祖们的生活画面。走在前面的小伙子手举一面旗帜,其后一乘战车上端坐3位勇士,紧随战车的有双手提着的猎物的乡民,还有挑着礼品的仆人等……对于这副落款为“沛彬”的《甲骨印象》书法作品,有人说看不懂,有人说,这不是甲骨文。但震撼人心的气势、远古与现代巧妙结合的艺术冲击力,却征服了书法界。 陈沛彬的“甲骨印象”,又在吸取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大胆的求变求新。 “汗水”“灵性”修成正果 陈沛彬从7岁开始练习书法,至今已经50个年头了。现在,他是中日友好学校校长、岭南美术学校教授、日本国际艺术协会顾问,作品为多国总统、首相和知名人士收藏,被誉为“人间瑰宝,国礼之魂”。 从“破笔书法”到“甲骨印象”,他一变再变,一次次地用汗水和灵性,开创书法艺术新境界。 “破笔书法”成名之前,陈沛彬孤独地写了29年。他当过潜水运动员,当过工人,当过政府小职员。职业在变化,生活在起伏,唯有写字是不变的。做潜水运动员时,他在沙滩上练字。做工人时,劳累了一天,回到家里依然就着昏暗的灯光,在报纸上练字…… 练习“沛彬一笔”时,他用的毛笔大如扫把,一练就是几个小时,激情来的时候,墨飞似剑,飞出去的墨水,打着门砰砰作响。 艺术的世界,仅有辛勤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