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琴棋书画 > 其它 >

张海访谈电脑信息时代,中国书法出路何在?下(2)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人民日报海外版 佚名 参加讨论
法和汉字密不可分。而一个民族的文字是其文化的核心,国家有必要以适当的行政手段给以保护。强调汉字的规范书写,不但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无疑也是捍卫民族文字的需要。文字关乎国家统一和民族的尊严,应给予高度的重视。书法课应当和汉字的规范书写结合起来,针对大中小学生推出汉字书写等级标准是完全必要的。这和一般意义上的传统文化进课堂还不是一个概念。昆曲也好、武术也好、国画也好,都不涉及国家统一的问题。而文字则不同。书法是建立在汉字基础上,书法应当尽快进课堂。
    中国的现代化目标和传统文化并没有根本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冲突,只要我们正确对待,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包括书法在内的传统文化一定能为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保护传统文化,体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成熟度。在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保护好传统文化,使二者更好地结合起来,趋利避害,兼顾科学和人文精神,使经济和人的精神协调发展,这才符合科学发展观。保护传统文化,不是不加区分地把所有旧的东西都保护起来,而是要经过细致的甄别,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保护传统文化是全社会的责任,既有专家从事专业性的工作,也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尤其是作为民族文化核心的文字,不但需要全体中国人的参与和实践,而且需要适当的行政手段和政府力量。我坚信,汉字书法艺术在使用汉字的中国一定会有新的辉煌。随着世界范围的对于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反思,不同个性的民族传统文化将得到进一步的肯定和弘扬。因此中国书法的前景是光明的。(梁永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