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拳,是象形拳的一种,它模仿醉汉神态,行拳时踉踉跄跄,前俯后仰,东歪西倒。醉拳也已有悠久的历史,据《今壁事类》卷十二记载,卫武公刺周幽王时,就已有了酒醉后跌跌冲冲、摇摇晃晃的醉舞,以后被武术吸收其醉态,与武术的技击方法紧密结合,逐渐形成了醉拳。 醉拳也有几种套路。“醉八仙”是模仿传说中的八仙(汉钟离、吕洞宾、韩湘子、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铁拐李、曹国舅)的醉酒形象。“鲁智深醉跌”,是表现水浒英雄鲁智深醉打山门。“燕青醉酒”,是表现水浒另一英雄燕青醉酒的形象。此外还有“太白醉酒”、“武松醉跌”等。 这些不同名称的套路,虽形象和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醉形醉态的特点。民间流传的《醉八仙耿》描述了“醉八仙”的拳势,其中有“身花儿,如狂似颠;步趋儿,东扯西牵;好教人留恋”之句,生动地描绘了这种拳运动时身法、步法上的醉形醉态。 但醉拳不是对醉形醉态的机械模仿,而是以武术的技击动作为基础,吸取醉的形态,经过技击和艺术上的处理提炼而成。醉拳在外形上东倒西歪,醉形逼真,但须做到“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在跌撞摇摆等动作中,处处暗含着闪展腾挪、虚守实发、逢击而避、乘隙而入、指东打西的技击要点。要求达到神传意发,手捷眼快,步醉身活,刚柔相济,动迅静定,形神兼备。 醉拳讲究眼、手、身、腿、步的协调配合,眼法有视、瞧、藐、飘;手法有点、盖、劈、擒、刁、拿、采、扣;身法有挨撞、肘靠;腿法有楔腿蹬扑及勾、挂、盘、剪、提、弹、缠等。醉拳有较多的跌扑滚翻动作,主要有鹞子翻身、小翻、拔浪子、单提、折腰提、鲤鱼打挺、抢背、扑虎、窜毛、盘叉、硅子、乌龙绞柱等。各种醉态逼真的醉拳套路就是由这些基本动作组成的。 要学好醉拳,首先要掌握长拳的基本功和基本套路,在柔韧、速度、力量、耐力及手型、步型、跳跃、翻转、平衡、劲力、协调性等基本素质和技术方面有一个较好的基础。 醉拳不仅有灵活的步法、善变的身法、敏捷的手法和刚柔相济的力法,而且在发展过程中结合了较多的地趟功。这就对练者腰腿的柔韧性、关节的灵活性、内脏的功能以及意志品质等方面的要求较高,经常练习醉拳,可以提高机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协调性。醉态龙钟的醉拳表演,之所以吸引人,还因为通过维妙维肖的醉态和穿闪多变的技法,塑造出内外合一、饱满充实的形象,表现出机智、果敢、风趣的气质,还能给人以轻盈灵活而又挺拔潇洒的美感。 (本文转载自《武术一百问》,作者张幼坤)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