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百博回音丨食在道中:道教南宗养生观下的玉蟾宫美食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腾讯道学 韦芳婧 参加讨论

    文/韦芳婧
    食物与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历来密不可分,从原始时代的采集狩猎,到当代世界的水陆毕陈,食物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也在不断的丰富化与多元化。食物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人类在与食物的不断“交流”中,也在不停的探索保养生命、绵延生命的方法。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在如何生存、如何养生的问题上一直都有自己的探索和主张,《易经》从宏观上结合天地宇宙讨论人生健康,《内经》与《本草经》则探讨人类如何从万物之中获取能量以得健康,并由此形成了较早的关于养生的理论与实践体系。而在诸多的养生思想中,道家与道教养生乃是具有中华民族养生思想之特色的重要部分。
    
    玉蟾宫(资料图)
    此次有幸参加道教南宗宗坛海南玉蟾宫所组织的“一道一缘,百博百文”国学之旅体验活动,不仅有幸结识诸多朋友,更是接触与学习到了道家文化,并对道教南宗的养生观有了粗略了解。
    一、“道法自然”:道家与道教的主要养生观
    道家养生,重视“道”在养生中的作用,主张顺其自然,并强调形、气、神兼顾,才能达到人体与精神的保养。
    老子提出道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与万物之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在此基础上,他主张“道法自然”的养生原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应依照自然规律生活。庄子则强调顺从自然变化的规律,注重人性与天道的一致,“无以人胜天”,“去知与故,顺天之理,故无天灾,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
    
    南宗宗坛(资料图)
    黄老道的养生思想在“道法自然”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对生命本身的保养,注重形神兼顾,以神为本,“凡人所生者神也,所讬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亡者不可复反,故圣人重之。由是观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汉代初期,出现了古代道教养生的集大成之作《淮南子》,该书总结了先秦道家尤其是黄老道家的养生思想,认为形神相互依赖又相互独立,“形伤于寒暑燥湿之虐者,形苑而神壮,神伤乎喜怒思虑之患者,神尽而形有余”。《淮南子》在此基础上提出形、神、气三者是生命的根本要素,只有保全这三者,人的生命才能正常运转。
    《太平经》的出现标志道教的产生,此后,东晋葛洪作《抱朴子》,对早期道教养生思想进行了系统性总结,他建立了以长生成仙为目标的道教养生体系,对金丹、行气、导引、宝精等养生方式进行梳理,他尤为重视金丹养生,并提出了全面的金丹养生理论和方法。
    自道教产生,其养生思想更具系统化与体系化,这种养生文化依然为当今人们身体的保养、精神世界的修养提供借鉴。而作为道教圣地的玉蟾宫,在承袭古代道教养生思想的同时,也展现出南宗一脉特有的养生观。
    二、“先命后性”:南宗的养生之法
    南宗兴起于两宋时期,由张伯端创立,后经石泰、薛道光、陈楠,传至五祖白玉蟾。道教南宗提倡“先命后性,重在命功”。所谓“性”指人的心性、思想、精神等;“命”指人的身体、生命等。南宗奉张伯端《悟真篇》为祖经,该书认为,修炼从传统命功着手,行功之前,应先对人体已亏损的精、气、神进行修复,待精满、气足,神全之后,才进入正式炼丹阶段。南宗继承钟离权、吕洞宾的内丹理念,认为修炼内丹,即是“性命双修”;而以得丹为修炼起手法则,所以称为“先命后性”。其修炼方法为:以玄关妙用为鼎炉,以元神元气为药物,以真意为火候,通过内炼,使身中真阴真阳凝聚不散,结成大丹,从而使性命相合。由此,“性命双修、先命后性、修炼内丹”成为南宗的养生方法。
    
    养生之道(资料图)
    首先,这种养生方法以“药”为重。《悟真篇》云:“咽津纳气是人行,有药方能造化生。鼎内若无真种子,犹将水火煮空铛。”可见南宗的修炼是从“药”开始的,而这个“药”来源于人自身,即《悟真篇》所说的“人人自有长生药”。体悟自然天道,滋养五脏,自然精神畅通。
    其次,这种养生方法以遵从自然之“道”为前提。所谓“道法自然”,人应按照自然规律来养护身体与精神,遵从自然规律,充分利用生命本身的自然力量,自然达到身体与精神的和谐一致,健康长寿。
    最后,这种养生方法重视良好的生活习惯。其一是应进行适当运动锻炼,道教南宗则首推无极导引、金刚功和长寿功,并强调在运动中结合内丹修炼,以达到精气神协调运行。其次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荤素合理搭配。南宗养生首先“养形”,而后“养神”,最后“养性”。“养形”即是对身体的呵护,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保持健康的体魄。
    三、“食在道中”:玉蟾宫素食的养生功用
    南宗既强调“先命后性”,重视对身体的保养,便强调营养平衡的膳食体验。孙思邈主张“厨膳勿使脯肉丰盈,常令俭约为佳”,道教亦是如此认为。因此南宗在强调荤素合理搭配的同时,偏重对素食的摄取。而道教南宗宗坛玉蟾宫的素食便有很好的养生效果。此次“一道一缘,百博百文”国学体验之旅中,便有幸品尝到玉蟾宫的素食。
    
    秋葵(资料图)
    胡萝卜炒西芹,红绿相映,色美,入口清脆,口感清爽。炒竹荪,竹荪微甜,口感极佳,还可润肺益胃。清炒秋葵,秋葵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可溶性纤维,对皮肤具有保健作用,且能强肾补虚,多吃有益身体。山药条,将山药煮熟去皮,切成条状,摆盘,撒上蒜末,清新软绵,入口即化。山药可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此外,益而膳餐厅所做的素肉也很不错,以浓重的酱料伴炒,素肉有韧性,味道浓烈。
    
    胡萝卜炒西芹(资料图)
    素食多为粗纤维食品,营养丰富且有利于消化,多食素食有益健康,这也是合乎“自然之道”的养生之法。
    道家与道教养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探索之中总结得出的思想精华,时至今日,其养生主张依然可以指导人们在日益发展的社会生活中养护身体,在忙碌的工作学习中寻得精神的放松与畅快。此种养生文化不仅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也应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
    (编辑:玄朴)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韦芳婧,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