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丹道养生 >

想通过练功达到天人合一?首先你要学会服日月精华才行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腾讯道学 文婷 参加讨论

    文/文婷
    
    服日月精华,顾名思义,即是以日月来进行导引、练功,达到修炼身心的目的。日属阳,月属阴,眼食日月、平衡阴阳,修心冶性,从而取得健身强身的效果。阴阳平衡,互相资生,对人体生理是很重要的。然而,由于每个人的不同际遇。先天、后天的生理机制中,阴阳的平衡开始受到破坏,生病、疲劳、欲望、思虑,无时无刻不在摧朽着身体,以至死亡。通过练功来调整阴阳平衡,这是历来养生家都很重视的。服日月精华法,旨在服日精以壮阳生阴,服月华以滋阴补阳。以期阴阳平衡,气血调达,获得长生。这套功法相传是大方诸宫青童柔所传,经后人逐步发展完善的。这是一套既基本又高级的功法,从日月天地这万有场中采气炼丹,盗天地,夺造化,激发身中内在的功能,以至天人合一。练到一定程度再转练内丹或拳术则受益匪浅。现在将服日月精华法介绍如下:
    一、阳:服日光日精法
    每日清晨初醒,将手擦热,轻轻搓脸,然后用淡盐水漱口。面向东方,或站,或端坐,或盘坐。站式须双脚平行向前,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微屈.男左手内、右手外相叠于脐下,女则相反。掌心问内贴于小民坐式亦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大腿与地面平行,和小腿成90角。双手相叠.大拇指相抵,如佛家手印,仰放于小腹上。盘腿以松静自然为宜。练功地方空气要新鲜。阴风暴雨、打雷闪电或大喜、大悲。大怒后不宜练功。
    
    第一步:舌尖轻纸上胯(即使在平时,也应常舌舐上腭,有益无弊)。存想心中有太阳如铜钱大小,红色发光,吸气时红光从心中上来出喉至舌尖,存想一下,然后随津咽下,并呼气,红光进入心中胃中皆是红色,将整个体内普照通彻。呼吸最好用逆腹式呼吸法。这样反复存想,一个呼吸吞咽为1次,如果唾液少时,以意下咽送至胃中就可以了,共存想39次。每天日出时、早餐前后、中午四个时间做,如果早上时间紧,可免去早餐前后行功。
    第二步:继第一步做完之后,静想太阳的光辉由具吸入,天地间的清气亦随之由鼻吸入,存放在天目穴(两眉骨交会处,印堂上微凹处),并发光普照遍身。这一步要吸长呼短,开始时可能不习惯,时间长后会渐渐由勉强变为自如。这两步功法在存想过程中,身体火红透彻,有温热感。共39息。
    第一步必须按时行功,第二步无论何时都可作,行、站、坐、卧,只要有空闲即练。正身远虑,耳不旁听,目不旁瞩,双目垂帘,观看体内太阳之精、天地之气存在天目,大放光明,全身通透,遍体生辉。做到无时无刻不在练,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服日光日精法必须在六阳时,即凌晨164至中午12时之间行功,盖阳气以生也。
     二、阴:存月芒月华法
    每日六阴时存思此法,练功时,面向月亮,亦可面向西方。
    第一步:每日中午饭后、晚餐前后、睡觉前四个时间行功。姿势要求与服日精法同,存想脑中泥丸宫,有月如铜钱大小,照彻体内,如同白玉。吸气时,存想此月下行至喉,然后出喉至舌尖,接着合口中津液咽下;呼气,存想此月,送入胃中。脑中、胃中同放光明,身体雪亮晶莹如白玉,有清凉感,反复存想39息。如果阳部眼日光日精法早餐前后未做,则阴部存月芒月华法晚餐前后亦不做。其余以此类推,睡前与醒后,午餐前与午餐后互相对应,此乃阴阳平衡之意。这一步只能在每月农历十五前做,十五以后不做,因十五前月上弦月芒增,十五后月下弦,月芒减。月芒减则不生阳是为顽阴,若行功,于身体有损。
    
    第二步:前39息完后,存想一日所采日精月华聚于天目,微微呼吸,由天目经脑后沿脊柱下达命门(两肾堂中间),再返转上行,透过脑中泥丸宫,沿前额而下,舌尖处略停,再随津液咽下,送入丹田,亦39息次,亦可随时持行。
    如果阴阳部的每一步都是按要求39息行功,则六阳时止存想天目穴中,有红光一圈一圈扩大,扩大到整个宇宙,要无穷大,充塞天地,一片红光,又渐渐收缩回天目至只有芝麻般大,反复存想。当收回至天目时有可能身有炽热感,要注意本体亦遍是红光,做到人在光中,光在人中,人在气中,气在人中。六阴时则存想白光,收回时有冰凉感。这叫做普照阴阳,与天地沟通,扩大信息、传感。六阳时存想在天目放收,六阴时存想在泥丸放收。贵在自己长期行功,自己领悟,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放入其中。这套功法要注意四个要点:放松、意念、内视、体会。
    
    修学的人,在练行的过程中,一须深信不惑;二须专精有恒,服日月精华讲究时刻修持观照,无时不练,行断神不断;三须常与自己的习气奋斗,改掉自己不好的习惯,做到“礼义圆明”,“德容感化”。这样练功才有成就。妄念起时,便能如红炉点雪,才现即灭。即使有较强的杂念在前,也自能有力把持,入于无碍。这样继续前进,渐渐觉得自性本来清净,不必着意起照,入于忘照而终日未尝离照的地步。观想到这一阶段,不观而观,心即非心,言语道断,灵火独耀,可谓达极功了。这时一番景象是言语不能形容、笔墨无法描绘的。(编辑:忆慈)
    本文由腾讯道学编辑整理,转载自“修身修心修道”微信公众平台。如喜欢本文欢迎转载,但请务必请注明作者与文章出处。
    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