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景展 常怀旧恨生嫉妒,不知想寻谁报仇。腹内有个催命鬼,催着教人入冥都。有人但挂着一毫,变脸发威作凶徒。自己未曾治服心,随欲流转任性做。自己反说人不是,自己不是自不究。本来做的地狱事,痴心妄想天堂路。如此能到天宫去,天上神仙皆下流。 ![]() 莫随欲流转(资料图) 这段文字的道理前面一直在说,包括很多的词、很多的句子也在重复——“随欲流转”这四这个字依然需要参悟,而且这一段文字的道理前面也一直在讲。“自己反说他人不是,自己不是自不究“,也是讲的不要看别人的过错,要去端正自己,从低处着手,从贫贱的地方着手,从不起眼的地方着手。 如果说有什么要强调的,就是大众做事情一定要悟本,不要有那个浮夸的东西,不要有那个虚的东西。最恐怖就是我们当下的教育导致的理辨太多,逻辑思维太强,导致这种光芒,像一个手电筒一样,手电筒照人的眼睛的时候就看不见路、看不见对方。如果你不想让别人看见你,你就照他的眼睛,他不知道这是谁在跟他说话。我们现在这种逻辑教育、理性教育最大的伤害就是让大众无法观察自己。不断地向浩渺的宇宙,向物质世界探索,而对于心灵的探索越来越少,心灵越来越空虚,越来越迷茫,越来越没有方向。当然这样的一种教育变成普遍现象之后,就导致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变成这个样子,这种修心的东西、修身的东西、往内心去走的东西就会很孤独、很寂寞,包括语言本身也很孤独。因为价值观的碰撞,大众无从去理解,无从去理解一种把人放在宇宙中的体系,更愿意接触的是一种把人与物质隔离,作为一个观察者来判断、分析的方法。大家对于自身的一些东西也用的是这种方法,逻辑思维、理辨——判断这个句子和句子的不同,这个字眼和字眼的不同,把真性给迷失了,这太可悲了。 ![]() 把真性给迷失了就太可悲了(资料图) 所以如果说有什么要反复强调的,我们要强调的就是这一点——去掉这些浮华的东西,心灵上的污垢。其实最好最好我们有一个功课可以补一下,找一个安静的场所,不一定是庙宇,一个小院也好,或者一个农家也好,住一住,把这些城市的浮杂的东西给它去除掉,关掉手机,断掉人与人的往来,把自己溶解在平淡的体悟中。每一天就是自然醒,没有压力,也不用去上班,也不用去干什么,或者去会客,或者去喝茶。醒来之后我们做点事情,捡点柴火或者看看果树、喂喂小动物什么的,做点平淡的事情,然后下来就是吃饭,吃完饭聊聊天,逛一逛,看看小鸟,看看石头,用这样的一个环境来弥补我们的不足。这就是人生活在自然之中、溶解在自然之中的一种状态。我们现在是一种割裂的状态,人机器化了,人物质化了,灵魂没有了、丧失了,把人本来应该怎么去生活的状态遗忘了。 ![]() 去掉浮华的东西(资料图) 我们生活那么一段时间,比如说暑期就可以,寒假也可以,或者说你条件允许的话请一个长假,比如三个月多一点,去悠然生活一下,出世一下。至少能让你少走很多很多逻辑上的困境,胜过你在图书馆,在某个地方去争、去辨、去查资料,比那要强百倍、千倍、万倍,这个过程能让你把很多的一些污垢洗掉。 (编辑:玄朴) 弘道读经会参与方法 电脑用户在网页 qt.qq.com 下载安装“QT语音”软件,进入弘道读经会语音房间(95248416) 读经时间:每周六上午 9:30——10:30 QQ群:238101880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陈景展,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