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武当道人巧夺天工 五龙宫内一井打水五井皆动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腾讯道学 海月 参加讨论

    文/海月
    武当山五龙宫坐西朝东,背依灵应峰,上接五龙峰,环境清幽,历史上被称为“神仙之窟”、“灵应之地”。我国古代著名道教人物尹喜、尹轨、马明生、陈抟等,都在这里修道有成。
    
    五龙宫(资料图)
    武当道教认为,五龙宫是“神龙洞府”,是群仙神龙居住之地。
    唐太宗成功祈雨,武当山名扬天下
    似乎从一开始,武当山就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事实上,它日后的辉煌正是源于一千多年前的一次祈雨。
    那是唐太宗李世民继位的第八年(公元634年),这一年天下大旱,飞蝗遍地,百姓拖儿带女,背井离乡,苦不堪言。朝廷早已下旨前往名山大川祈雨求福,但仍滴雨未下。
    
    唐太宗李世民画像(资料图)
    最后的时刻,唐太宗把目光投向了千里之外的武当山,他派一个叫姚简的人来此祈雨。姚简此行,开始了水神玄武与帝王们延续千年不可分割的缘分。
    姚简是长安人,曾辅佐李世民南征北战。公元634年,唐太宗废淅州复设均州,任命姚简为武当节度使、均州刺史,人称“姚太守”。相传,姚简在均州不收礼、不贪财,公正无私,严明法纪,把均州治理得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百姓感念姚太守的恩德。
    当听说武当山五龙峰有个五龙池,住着五条龙,可以呼风唤雨时,姚简连翻五座大山。史书记载,姚简在五龙峰遇见了5个儒生,自称五气龙君。他们说:“此山是玄武神守护的,看你为人正直,玄武神特让我等前来相助。”随后,大雨倾盆而下,汇成涓涓细流滋润万物。
    正是一场期盼已久的大雨,让武当山名扬天下。其后,唐太宗下旨在五龙峰修建五龙祠,于是武当山出现了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座皇家庙宇。这座沉寂千年的大山此后渐渐为世人所知,并且最终后来居上,被冠以“大岳”之名凌驾于五岳之上,成为令人神往的宗教圣地。
    这是一代代武当人不断营建和守护着的家园,武当山在地球神秘的北纬30度线上,与玛雅古建筑、埃及金字塔等许多业已消失或仅存遗迹的文明奇观延续至今。
    唐朝初年,为抬高自己统治天下的正统性,李世民利用道教祖师老子姓李的巧合,尊奉老子为唐王室的祖先,宣称自己是神仙后裔,于是道教成了国教,其地位超越了儒教和佛教,居三教之首。然而,这时的武当山还未跻身道教圣地之列,唐太宗为什么会派人前往求雨呢?
    唐太宗认为,武当山又名武当,“非真(玄)武不足以当之”,就是说真(玄)武神即水神,是武当山的主神,在这里求雨肯定灵验。也就是从这时起,武当山与帝王有了牵连,而玄武神也由此进入帝王的视线。
    
    玄武神雕像(资料图)
    唐宋元明,五龙宫获得历朝皇帝封赐
    贞观八年,唐太宗在武当山敕建五龙祠,此后历朝历代对它加封扩建。这个地方求雨非常灵验,历代皇帝都很重视。
    由唐而宋,由宋而元,一直到明朝。宋朝时,五龙祠改叫五龙观、五龙灵观;到了元朝,开始改叫五龙宫,后来叫五龙灵应宫,再后来叫大五龙灵应宫。这些名字里包含的灵应色彩是非常明显的。
    明成祖永乐皇帝大兴武当山,于永乐十一年,敕名“兴圣五龙宫”沿用至今,并赐给了武当山五龙宫一枚铁质如意磬。不同寻常的是,磬的两面多出了两行铭文——“大明永乐十三年,敕建大岳太和山兴圣五龙宫”。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育成认为,中国有五岳,而武当山号称太岳、大岳,实际上从这个称呼上来讲,就可以看出来它有超乎一般、超乎五岳的地位。
    公元1018年,宋朝的皇帝将目光投向了武当山,事情的起因是皇城汴京的玄武祠旁涌出了一股清泉。这泉水带有甜味,人们喝了以后感觉非常甘甜,后来生病的人喝了也能治病,当时是这样传言,正史里也这样记载。这种情况引起了宋真宗的重视,宋真宗正在把真(玄)武神推崇成一个宋朝的保护神。
    
    宋真宗画像(资料图)
    这是武当山又一次因为水而得到了帝王的关注。宋真宗为表达对神灵的感激之心,将玄武由“将军”升格为“真君”,封号为“灵应真君”。
    一百年后,宋真宗的重孙徽宗即位。宋徽宗信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即位第二年,徽宗就给水神玄武的“灵应真君”封号前加上“佑圣”二字,他希望武当山的主神保佑自己平安无忧。同时,徽宗还令人在武当山寻得又一处背山面水的风水宝地,于是东神道上建起了紫霄宫。
    随着五龙宫等级不断提高,历代都重建或扩建,因此规模越来越大。到了明朝嘉靖年间,达到鼎盛,有道房850余间,道人2000余人,属地管辖以五龙宫为中心的南、北、西百里以外,可谓“八百里武当半五龙”,当时的兴旺状况可想而知。
    明朝以后,五龙宫逐渐衰败
    明朝以后,五龙宫逐渐衰败,并累遭兵燹。清朝咸丰六年,武当山区高二先、张瞎子起义,五龙宫大殿和部分道房被烧。
    1927年,一把大火让五龙宫最终成为一片废墟。因不满当地百姓及五龙宫道人对贺龙部队的支持与帮助,土匪头子王志和在五龙宫抽签算卦抽到一个下下签后,所有的恼怒都转化成仇恨,下令火烧五龙宫。于是,恢弘雄伟的五龙宫顿时随着火势的熄灭而荡然无存。
    据当地老人讲,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百里之外的均州城都能看到火光。大火之后,绝大部分建筑被烧毁,目前所见的仅存门、红墙、碑亭以及泉池、古井等。
    
    五龙宫遗迹(资料图)
    五龙宫供奉着武当山最大的真武神铜像
    在五龙宫元君殿遗址中部汉白玉须弥座上,如今还供奉着1.95米高的铜铸“鎏金玄天真武神像”,比武当山金顶金殿内的真武大帝像还高10厘米,是武当山最大的真武神铜像。
    
    武当山最大的真武神铜像(资料图)
    神奇的是,这里多次遭遇火灾,但真武神铜像始终完好无损,而且,在大炼钢铁的年代,多少人用绳索套在真武大帝的铜像上想把铜像拉倒均未如愿。
    这尊真武神铜像,重量超过十吨,是谁铸造?又是怎么运送至此?至今仍是不解之谜。
    精巧的供水系统一井打水五井皆动
    历经千余年风雨,五龙宫留下了许多与水有关的传说。五龙宫青石海墁大院内有五口古井,井水清澈,甘甜可口。倘若在一口井中打水,其余井中的水皆会动。当地人相传,这是因为当年帮助姚简祈雨成功的五气龙君常神游此地,所以取名五龙井。井边是天、地二池,一圆一方,正合“天圆地方”之意。
    
    湖北武当文化研究会会长杨立志说,天代表阳,地代表阴,地池是阴的体现,天池是阳的体现,这种观念是古人阴阳观念的体现。五龙井则表示5个方位,代表五行,所以五龙井又是中国古代五行思想的体现。
    事实上,一井打水,五井皆动,并非五气龙君的神游,而是古代的道士们精妙的设计。直通地下的五口井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彼此相通。如此一来,既解决了水的来源,还让彼此间互通有无。而天、地二池是古人为土木结构的宫殿免受火灾准备的消防池。
    极具匠心的地下排水工程
    2008年底,公路通到了五龙宫村口,五龙宫的修复工程眼看就要开始,五龙宫村的村民们和道士们在断壁残垣下,发现了一个更大的与水有关的秘密——一项极具匠心的地下排水工程。宋、元时,武当山道士为了扩大五龙宫的建筑规模,利用其周边5万平方米的山沟,用方整青石砌成纵横交错的暗渠,形成了系统的排水网络,让各种水汇集后从主干石渠排出。石渠完成后,再填平沟壑,构建了一个绝对避风藏气的五龙宫。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良皋认为,这个地方在中国建筑史上堪称绝妙。从设计精巧的供水系统到完善的排水工程,汇集智慧和财力的五龙宫用另一种形式表达了道家对水、对神灵的虔诚之心。
    五龙宫是武当道教文化的源头
    从唐到宋,历经元、明,一代代武当的道士们共同打造了一个如仙境般的五龙宫。
    史料记载,五龙宫有着浓厚传奇色彩的景点遗址,许多地方堪称武当山之“最”:武当山最大的涵洞——“五龙宫涵洞”,始建于宋代;武当山最大的石雕香案;最大的武当道人墓穴——“榔梅真人墓”;武当山唯一一座跨河谷两岸修建的庙宇“仁威观”;火药的发明者孙思邈研制火药的岩洞——“凌虚岩”等。
    在这海拔300米的五龙宫之上,直到今天,仍然没有人能用文字描绘出它鼎盛时期的灿烂辉煌。今天,我们只能遥望仅存的残碑旧迹,猜想神秘的五龙宫曾经有过的繁华。
    
    五龙宫内的残碑旧迹(资料图)
    由一滴水再到涓涓溪流,最后汇聚成河,神奇的五龙宫正是武当山道教文化兴盛的一个源头,它拉开了武当山古代建筑的序幕。(编辑:若水)
    
    (腾讯道学整理发布,文:海月,转载自“道教”兴趣部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