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刨根问底:从蜀族原始宗教开始聊青城山蜀道教文化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问道青城山 罗树凡 参加讨论

    文/ 罗树凡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青城山在祖国“山”族这个大家庭中,它不算高,也不算大。可它以独特的清幽和它状如城郭的奇妙构造,在众多“山”族中可说是独具一格,专美于它山之外。青城山是块风水宝地,它孕育了蜀道教文化,也完成了中原道教文化和蜀道教文化的融合。
    
    《青城山道教志》(资料图)
    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伴随人类进步而产生的精神支柱之一,就是信仰。大抵人类都经历万物有灵—人神同文、同性、多神崇拜—特有的宗教佛、道、喇嘛教、天主教的完整的信仰体系。
    从蜀族的原始宗教说起
    蜀族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成员之一。自殷周以来,甲骨卜辞、钟鼎彝文以及《尚书》、《国语》以下。可以说史不绝书。杨雄的《蜀王本纪》还比较系统地记录这古老民族的开国和世系。可是,蜀族因年代久远,而极少有本民族的典籍可考,研究起来十分困难。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商末,这支民族已完成氏族社会到部落联盟的过度,并且参加武王伐纣的盛举。关于这点《尚书·牧誓》是这样记载的,“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及庸、蜀、羌、䰆、卢、彭、汉,称尔戈,比尔干、立尔方,予其事。”孔颖达《尚书正义》说:“此八国皆西南夷也,文王国在西,故西南夷先属焉。”由此可知,当时的蜀族已经作为邦国,冢君(即邦国之王)有资格参加伐纣大事,可见其经济文化都有一定发展。
    蜀族作为成都平原的土著民族,最先居住在山岳地区,过着“所居无常,依随水草”,洞居穴处,以渔猎为生的原始社会生活。随着成都平原的水患渐除,特别是李冰治水的成功,这支氏族理所当然步入农业社会。关于这点,许多史书上都可以获得佐证。那么,蜀族的史实,究竟对研究《青城山与道教》有多大的史料价值呢?我认为价值不仅有,而且很大,也许它还是打开中国道教为什么会在青城山发祥这一课题的一把至关重要的“金钥匙”。
    
    蜀族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成员之一(资料图:图源网络)
    关于蜀族自身的崇拜,史料不多,但从零星记载看,其先还是信奉原始宗教“万物有灵”(Animism),崇拜天、地、山、火、树、石……等具体事物。关于这一点,还可从邻近的羌族中得到有力的佐证。例如汶川孙萝卜寨羌人碉房平台女墙上有五块白石头,理县二枯上三里,羌人碉房屋顶有九块白石头,都分别代表他们心中的天、地、山等神灵崇拜。而到了奉灭巴蜀时,这种具体事物的崇拜,似乎又加上一些新的内容,如“江神”“亡灵”等,但并没有形成严格的神灵系统。
    这时的中原“人神同文同性”的多神崇拜,已经占了上风,已经形成了比较严格的神灵系统。如共工、女娲、蚩尤、羿、嫦娥、西王母以及社(土地神)、稷(谷神),连中华民族共同祖先伏羲、神农、轩辕等,都给予神的尊号。人们相信上有天堂,相信人类是由上天主宰的,而天神也同人一样,有七情六欲,同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也有爱恋和婚配。中原还有沟通人神的“使者”在民间叫“巫”,官方称为“卜”、“祭司”,而且每天重大事务,诸如“灾害”、“战争”,都要事先“向天”,“祭祀”,“祷祝”。通过“巫”“卜”神职,卜、祭等手段,来得到崇奉的目的。连儒家大圣人孔子也说:“祭神、如神在。”这类宗教活动,学者称它为原始宗教。
    
    中原已经形成了比较严格的神灵系统(资料图:图源网络)
    张陵传道初期的活动大部分在青城山区
    东汉顺帝(126-144)时,沛国人张陵(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以战国时大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经》为底本,杂以庄周等人学说,作成道书,宣传老子“抱一”、“无为”、“好静”、“无事”、“无欲”的思想,又制作符书,为百姓驱妖除魔,使百姓过着“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美满生活。张陵离开安徽,进入四川传道,后止于大范围的今都江堰市、崇州市大邑县和彭州市一带山区活动。故晋人常璩在《华阳国志》中说:“汉末,沛国人张陵,学道于鹤鸣山,造作道书,自称“太清玄元”,以感百姓。”常璩这条记载,并非完全无误。张陵生活在顺帝时,顺帝后有冲、质、桓、灵、少、献六帝共74年,并非汉末。但就整体内容而言,却是不错。
    张陵传道初期,并无固定宫观,大都在山区结茅而居,散处民间游走,但活动大范围在青城山区,这是确定无疑的。张陵从传道时,也并无道教这一名称,故六十一代天师张仁晸在《天师谱》中说:“张陵死后葬于青城山。”天宝七(748)年,唐玄宗李隆基将江西贵溪县西南180华里上清镇的龙虎山,赐给二十代天师,建立嗣汉天师府。但张陵的后裔,历代天师还是以青城山为祖庭。唐玄宗还在朝廷设天下道门使,道教这一规范化名称,为官方确认。青城山第三混元顶岩腹天师殿上层有天师洞,石龛中有隋刻天师像,历代天师朝“祖庭”时,均到北朝拜先祖。
    
    天师张道陵(资料图:图源网络)
    部族迁徙民族融合为青城山发展道教奠定社会基础
    青城山为什么会成为道教发祥地之一,这事还需从远古时期部族迁徙说起。岷江上游的羌族直接来源于龙门山脉北端的甘青高原的河湟之间,是秦献公时卬的后裔。这部族中的某些支派与居住在今都江堰市、崇州市、大邑县和彭州市的先民融合,形成一些新的部族—蜀族。从历史学看,这种部族迁徙、融合,在人类发展史上曾多次发生:从地域看,不仅中原有,其他东西南北均有。只是在历史长河中,有的兴盛了,有的则湮没了。而蜀族则在这西土,逐渐繁荣昌盛,形成自己的部落联盟、邦国,有自己的君长。武王伐邹时,蜀族作为西土的邦国,参与牧野之盟,并出兵参与行动。周灭殷商,蜀和巴、彭等为周武王承认,作为附庸之国。后来,巴、蜀都逐渐壮大,形成西土两大国——巴国、蜀国。而蜀国奄有今四川大部,其势力范围达到云、贵的部分地区。故后来,人们以蜀作为四川的代称,这与古代的“蜀”,不无关系。
    
    蜀族形成自己的部落联盟(资料图:图源网络)
    在人神“同文同性”的历史时期,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都有自己的神灵、传说,而蜀族的神灵、传说,由于它是从山地民族发展而来,故这种传说,大都集中在山区。秦灭蜀,作为一个政权,被消灭了。甚而作为一个族属,也在国破之后,一部分四处流散。据史家考证,今云南和越南的一些地方,尚有蜀族后裔。一部分也在秦灭蜀后,秦以秦民移入,在民族大融合中融合了。作为一个民族,虽然不存在了,但它的一些精神上的,诸如宗教、神灵、风俗、传说,还是被保留下来,这是张陵能够在这里传道,并使我国唯一的大一统宗教——道教,能够迅猛发展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编辑:妙眼)
    
    (本文由腾讯道学整理发布,转载自 问道青城山 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