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盖建民 隋唐时期,随着道教修仙模式逐渐由外炼转向内修,道教与医学关系日益密切,许多道徒都更加自觉地将道教修炼方术与医学理论紧密结合起来,援医入道,运用传统医学的脏象、经络、气血津液学说及诊断理论来指导内炼养生,其中以唐代女道士胡愔最为典型。 唐代女道士胡愔(资料图) 胡愔其人 胡愔,精通中医理论,乃有唐一代著名女道医。著有《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一卷行世 ,另据《新唐书》及《崇文总目》记载,胡愔还著有《黄庭内景图》一卷、《黄庭外景图》一卷,惜失传。 关于胡愔的生平,从《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胡愔自序中可略知一二。该书篇首题为“太白山见素子胡愔述”,自云: “愔夙性不敏,幼慕玄门,炼志无为,栖心淡泊,览《黄庭》之妙理,穷碧简之遗文,焦心研精,屡更岁月。伏见旧图奥密,津路幽深,词理既玄,赜之者鲜指以色象,或略记神名。诸氏纂修异端斯起,遂使后学之辈罕得其门。差之毫厘,谬逾千里。今敢搜罗管见,罄竭谀闻,按据诸经,别为图式,先明脏腑,次说修行,并引病源,吐纳除疾,旁罗药理,导引屈伸,察色寻证,月禁食禁。庶使后来学者披图而六情可见,开经而万品昭然。” 按据诸经,别为图式 该序言末题为“大中二年戊辰岁述”,大中乃唐宣宗李忱年号,据此可断定《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当撰于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胡愔自称“太白山见素子”,太白山乃道教名山。据葛洪《抱朴子内篇》卷四《金丹》记载,古之道士,合作神药,必入名山,“可以精思合作仙药者,有华山、泰山、霍山……长山、太白山,……长山、太白(山)在东阳”。今查《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东阳即三国吴置的东阳郡,太白山在今浙江金华县的东阳。 由此我们可以初步认定胡愔约生活于晚唐,道号见素子,浙江东阳人(或曾隐居于浙江东阳太白山),幼年慕道,喜读《黄庭》,有志于道教炼养方术。 胡愔的道教医学思想 胡愔的道教医学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修仙模式上认为“劳苦外求实非知生之道”,主张“存神修养”,“不假金丹玉液(外丹)”,对外炼成仙模式予以否定。 胡愔在序言一开始就云: 夫天主阳,食人以五气,地主阴,食人以五味,气味相感结为五脏,五脏之气散为四肢十六部三百六十关节,引为筋脉,津液血髓蕴成六腑三焦十二经,通为九窍。故五脏者为人形之主,一脏损则病生,五脏损则神灭。故五脏者神明魂魄志精之所居也。每脏各有所主,是以心主神,肺主魄,肝主魂,脾主意,肾主志,发于外则上应五星,下应五岳,皆模范天地,禀象日月,触类而取,不可胜言。若能存神修养,克己励志,其道成矣。 胡愔运用传统医学理论来说明存神修养的道理。《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二者通过交感化生人之五脏六腑,如同《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说:“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人是依靠天地之精气而产生,随四时的规律而成长,所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黄帝内经》认为,人是由天地之精气相合而产生的,天地之气不仅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与天地万物沟通的中介,故《灵枢·岁露》说:“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 人是由天地之精气相合而产生(资料图) 胡愔正是运用了《黄帝内经》中的这些医学理论来阐述内修不仅可以使“五脏坚强,诸毒不能损”,“却老延年,志高神仙”,甚至能“神化冲虚,气合太和而升云汉”。 五脏坚强则内受腥腐诸毒不能侵,外遭疾病诸风不能损,聪明纯粹,却老延年,志高神仙,形无困疲,日月精光来附我身,四时六气来合我体。入变化之道,通神明之理,把握阴阳……造物者翻为我所制。至此之时,不假金丹玉液,琅玕大还,自然神化冲虚,气合太和而升云汉。五脏之气结五云而入天中,左召阳神六甲,右呼阴神六丁,千变万化,驭飞轮而适意。是以不悟者,劳苦外求,实非知生之道。 胡愔不但以传统医学理论为武器否定了外炼成仙模式,而且还进一步肯定了内炼精气神的意义,所谓“精是吾神,气是吾道,藏精养气,保守坚贞,阴阳交会,以立其形”。 第二,在道教与医学关系上,强调道教内修必须与医学紧密结合,医理是道教内炼养生的理论指导和基础,即所谓“先明脏腑,次说修行”。 《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是一部将传统医学理论与道教炼养方术融为一体的典型道教医学著作。该书以传统医学的脏象说为理论基础,分别阐明肺、心、肝、脾、肾这五脏以及胆腑各自的生理结构、功能,与其它脏腑、形体、官窍的关系,五行属性,病理现象;并且结合中医的诊断理论和方法,在此基础上,依次为肺、心、肝、脾、肾以胆各脏腑的养生祛病之术进行阐述。 以心脏为例,先应用六气治病法概述,“治心用呵,呵为泻,吸为补”,然后详细论述心之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五行属性,与形体官窍的关系: “治心用呵,呵为泻,吸为补。心,火宫也,居肺下、肝上,对鸠尾下一寸,色如缟映绛,形如莲花未开。凡丈夫至六十,心气衰弱,言多错忘。心重十二两。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舌),在形为脉。心脉出于中卫。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且心为诸脏之主……心藏神亦君主之官也,亦曰灵台。 心藏图(资料图) 心之为噫,雷气通于心,于液为汗。肾邪入心则多汗。六腑小肠为心之腑,小肠与心合为受盛之腑。五官舌为心之官,心气通则舌知五味,心病则舌焦,卷而短不知五味也。心合于脉,其荣色也……血脉虚少而不能荣于脏腑者,心先死也。 为南方,为夏日,为丙丁辰,为巳午……其性礼,其情乐。心之外应南岳,上通荧惑之情。心合于小肠,主其血脉,上主于舌。故人之心风者,即舌缩不能语也;人之血壅者,心惊也;舌不知味者,心虚也;多忘者,心神离也;重语者,心乱也;多悲者,心伤也;好食苦味者,心不足也;面青黑者,冰也;容色赤好者,心无他恶也;肺邪入心则多言。 ……心之有疾,当用呵。呵者,心之气,其气礼,呵能静其心,和其神。所以人之昏乱者多呵,盖天然之气也。故心病当用呵泻之也。” 治心用呵(资料图) 从这段论述来分析,胡愔对《黄帝内经》相当的谙熟,故能以简练的笔触将心这一脏器的生理结构、功能及主要病理特征一一阐明,为进一步结合心脏诊断之法来确立心脏炼养祛病之术奠定了坚实医学理论基础。其余肺、肝、脾、肾、胆各节皆如此,故不难看出胡愔对医学理论的重视,这种将“明医理”作为“说修行”的先决条件,极大地密切了道教与医学的关系。 第三,药疗、食疗与导引、吐纳、服气、咽液、叩齿之术结合的综合养生思想。 胡愔的这一综合养生思想从《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一书的编写体例上就反映出来了。胡愔写作特点是:“按据诸经,别为图式,先明医理,次说修行,并引病源,吐纳除疾,旁罗药理,导引屈伸,察色寻证,月禁食禁”依次进行。 《黄庭内景五脏六腑图》一书篇幅不长,但论述井然有序。全书按脏腑分为六节,每节先绘一图在根据脏腑理论简要说明该脏器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基础上,依次论述修养法、相病法、处方、行气法、月禁食忌法及导引法。 导引(资料图) 为了便于读者进一步了解胡愔的道教医学养生思想,下面我们仍以心脏为例,节录如下: 修养法。 常以四月、五月玄朔清旦,面南端坐,叩金梁九,漱玉泉三,静思以唿,吸离宫赤气入口三,吞之,闭气三十息,以补呵之损。 相心脏病法。 心热者,色赤而脉溢,心病者,颜先赤,口生疮、腐烂,心胸、肩胁、两肋、背、两鼻、臂皆痛,或夜梦赤衣人持赤刀、仗火来怖之。人心虚则胸腹腰相引而痛。又云:心病欲濡,急食盐以濡之,用苦以补之,甘以泻之。禁湿衣、热食,心恶热及水。心病,证当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苦烦心病手足,心热晼心。心有病,口干、舌强、咽喉口痛,咽食不得,口内生疮,忘前失后,梦见炉冶之类。宜服五参丸: 秦艽七分 人参七分 丹参七分玄参十分 干姜十分 沙参五分酸枣仁八分 苦参粉八分 右捣筛,蜜和丸如梧桐子,空腹,人参汤下,二十九日再服。 六气法。 治心病用呵法。以鼻渐长引气以口,呵之,皆调气如上,勿令自耳闻之,然后呵之。心有病用大呵三遍、细呵十遍,去心家劳热、一切烦闷。疾差止,过度损。 月食禁忌法。 四月,勿食大蒜,令人发易白及堕。五月,勿食韭,损心气及有毒,并勿食心肾。心痛宜食大小麦杏藿,禁咸食。 心脏导引法(四月五月行之)。 可正坐,两手作拳,用力左右,五筑各五六度。又可正坐,以一手向上拓空,如拓重石。又以两手急相叉,以脚踏手中,各五六度。然去心胸间风邪诸疾,闭气为之,毕良久,闭目三咽液,三叩齿而止。(编辑:若水) (本文由腾讯道学整理发布,转自盖建民《唐代女道医胡愔及其道教医学思想》,《中国道教》1999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