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丹道养生 >

要知口诀通元处,须共真师仔细论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腾讯道学 盛克琦 参加讨论

    文/盛克琦
    近读《武当》杂志2005年2期、3期刊载朱伯伦先生《评陈毓照〈中国气功学四大经典讲解之误〉》(下简称《朱评》),历指陈毓照先生文章中存在错误,并予以指正。学术商榷,研讨古人学术探求真理的学风令人敬佩,提出不同学术观点质疑讨论,互相争鸣,有利于丹道理法的深入理解和研究。然观《朱评》全文措辞,“横加指责”、“胡乱拼凑”、“编造”、“曲解”等跃然纸上,不能不令人惋惜,有失学术争鸣的学风。
    天乐翁(陈毓照)年逾八旬,师承西派体真山人汪东亭(1839?-1917)一脉丹法,躬身实践丹道法诀,饱读丹经道书,涉猎三教经典,研究丹道理法。陈毓照先生以师承丹道口诀为依据,结合实践经验和研究《老子》、《参同》、《悟真》等经典心得而撰文《〈中国气功学四大经典讲解〉之误》以斧其讹,以丹道学理而言洵属真知灼见之辞,非普通训诂考证之可比,更非俗流穿凿附会可望其项背。
    阅朱伯伦先生《评》文可知朱先生未得丹家传承,不识丹道底事,更于丹道理法认识十分肤浅,所以千言万论总不得肯綮,为有隔靴搔痒之憾,同时也造成了很多的讹误。笔者不揣冒昧,向朱伯伦先生商榷!
    一 论“格物”之解
    《朱评》文中对天乐翁“以儒家自居之历史名人朱子,尚执于把‘格物’解成‘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从而背其原意‘格物’应是格除物累物欲之真旨。”的论断作出批评,解“‘格物’即研究易理,推测研究物性、事理、运气、和成数……通俗点说,就是通过研究找出物性物理事理。”认为朱熹“格物”之解“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是“如此精湛深邃,如此至善至美”的。
    “格物”原出于《礼记 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儒家对“格物”和“致知”也存在不同的看法。
    朱熹(1130-1200)解:“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大学章句》释经一章)。
    “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格者,极至之谓,如格于文祖之格,言穷而至极也”(《大学或问》卷一)。
    “及其进乎大学,则又使之即夫事之中,因其所知之理推而究之,以各行乎其极”(《大学或问》卷二)。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致知,求知,得到知识。认为要获得丰富的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只有把事物的原理推究明白,才会拥有渊博的知识,彻底了解事物。
    
    格物致知,把事物原理推究明白才能获得渊博知识(资料图:图源网络)
    与朱熹同时代的大儒陆九渊(1139-1193)则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主张“发明本心”,心明则万事万物的道理自然贯通,不必多读书,也不必忙于考察外界事物,去此心之蔽,就可以通晓事理,认为尊德性养心神是最重要的。
    明 王阳明(1472-1529)则更认为“格物”是格除物欲,“致知”是致良知,“格物”也就是致良知的工夫。王阳明认为“格”就是“正”,而“物”就是“意之所在”,就是“心”。所以“格物”则为“正心”。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他反对舍心逐物,彻底否定了传统的训诂,而把学问的工夫由对外的求索转向了对内的发明。明确提出“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批评朱熹说:“文公‘格物”之说,只是少头脑。”“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先儒解‘格物’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格得?且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今如何去格?纵格得草木来,如何反来诚得自家意?”
    王阳明所持论调,诚为天乐翁所言之有所本。在理学史上,朱、陆异同与阳明心学的关系,人多啧啧言之。即“格物致知”之不同见解,若从修养身心的角度来说,阳明之说甚好!养生家取阳明之说释“格物”之理,《朱评》徒以朱熹之说相非议,适见其偏执而不能会通也!
    汪东亭高弟魏则之在《一贯天机直讲》也有“格物致知”之诠释,海印子徐颂尧在《天乐集》中更有《先天格物与后天格物》之辨论,可以参考!
    二 关于《老子河上公注》
    《老子》历来被丹家所重视,张紫阳在《悟真篇》中高度评价说:“《阴符》宝字愈三百,《道德》灵文满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于此处达真诠。”以丹道思想注解者,代不乏人,其中著名者当推李道纯《道德会元》、陆西星《老子玄览》、李涵虚《东来正义(道德经注释)》、黄元吉《道德经精义》等。
    《老子河上公注》,又名《老子道德经章句》,相传为汉文帝(前179-前156)时“河上公”注,但“其时代及作者历来众说不一,据近人王明考证,应为东汉黄老学者假托之作”(王卡,《中华道教大辞典》,314页,胡孚琛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其书以汉代黄老家“清静无为”之说注解《老子》,言治国治身之要。
    《老子河上公注》不能算是一部纯正的内丹典籍,以丹道家的目光观之,即不合乎《老子》本旨,更与丹道法理多不一致,甚至相违背。若以之奉为圭臬而定丹道是非,实为隔靴搔痒耳!如明 陆西星(1520-1606)在《老子玄览》中谓之:“盖河上之说已属可疑”,其于丹道中之价值可见一斑了!天乐翁指其讹误,又何必大惊小怪呢?
    1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海印子在《天乐集》中指出:“此章密示外玄关”。
    西派初祖李涵虚在《道窍谈》“ 玄牝根基”中说:“谷神者,先天虚灵之称,吾人元性是也。养于何处?玄牝尚焉。上阳云:‘玄牝乃二物,若无此二物。又安有万物哉?’盖以玄,天也。牝,地也。已见《易》之首卦矣。”
    陆西星在《老子玄览》中谓:“谷者,空虚之譬;神者,灵应之称。
    《易》曰:‘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经曰:‘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诎,动而愈出’,是谷神也。其在吾人,是谓玄牝。何以故?玄牝者,吾人之灵窍,命之所由以立者也。玄牝虽有阴阳之分,其实则未始判而为二。盖此虚无之窍,乃吾人体具未分之太极也。”
    宋 白玉蟾(1194-1289?)在《谷神不死论》中也阐述:“谷者,天谷也。神者,一身之元神也。……其空如谷,而神居之,故谓之谷神。神存则生,神去则死。……人不能自生而神生之,人不能自死而神死之。若神居其谷而不死,人安得而死乎?然谷神所以不死者,由玄牝也。玄者,阳也,天也;牝者,阴也,地也。然则玄牝二气,各有深旨,非遇至人,授以口诀,不可得而知也。”并且批评说:“世人不穷其根,不究其源,便以鼻为玄,以口为牝。若以鼻口为玄牝,则玄牝之门又将何以名之?此皆不能造其妙,非大圣人安能究是理哉!”白玉蟾是丹道南宗五祖,其揭丹家“谷神”、“玄牝”嫡旨,是何等明白浅显?其批评以“口鼻”为“玄牝”,又何等直接了当?
    
    其空如谷,而神居之,故谓之谷神。神存则生,神去则死(资料图:图源网络)
    张紫阳(984-1082)在《悟真篇》中也批评:“玄牝之门世罕知,只将口鼻妄施为。饶君吐纳经千载,争得金乌搦兔儿。”元 李道纯在《道德会元》云:“或指口鼻为玄牝之门者,非也”。
    陆西星则指出:“此章诸解,皆不得其旨”(《老子玄览 第六章》),《老子河上公注》又岂能逃脱“皆不得其旨”之列?以朱先生明察秋毫之锐目,何不见此车薪?奇怪!奇怪!何故仍然执著于“河上公”以“口鼻”为“玄牝”及“神谓五脏之神”耶?天乐翁批评“河上公之注与《四解》者之解,都是绝对错误”,又有什么不妥当呢?
    《朱评》讹误一:“元神谷神,完全出于玄关(玄牝)一窍也。”
    从此句可以看出,朱氏显然将“玄关”和“玄牝”等同看待,从而说明朱氏不明丹道理法,妄拟玄牝。以丹道理法而言,玄关是玄关,玄牝是玄牝,是二非一,切莫混淆不清。丹家有“玄关”、“玄牝”、“玄牝之门”等称谓,此三者不是同一概念,它们即有关联,却也不同。玄牝,是“阴阳”的别称,所谓“玄者,阳也,天也;牝者,阴也,地也”。
    传统哲学认为“阴阳”则是万物之根源。
    《易经》云:“一阴一阳谓之道”。
    《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所以“不可须臾离”者,充分显示了“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源,涵盖万有也。
    《参同契》云:“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
    《易经》云:“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又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天地感而万物化生”也。
    是故李涵虚云:“玄牝者,一乾一坤、一刚一柔也”(《道窍谈》)。“玄牝”就是“阴阳”,即是“乾坤”也。“玄牝之门”,也就是“阴阳之门”,为阴阳消息之门;也就是“乾坤之门”,是乾坤阖辟之门。
    《易经 系辞》:“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阴阳枢纽,乾坤合和,“玄关”而成窍。
    张紫阳在《金丹四百字》中谓:“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之神气穴,内有坎离精。”
    《参同契》又谓之:“坎离匡廓,运毂正轴,牝牡四卦,以为橐籥。”
    是故天乐翁云:“玄就是天,也就是阳;牝就是地,也就是阴。玄牝两字蝉联并用,不可分割,拆穿了说,就是阴阳二气的统一体。下文说玄牝之门,是天地根,说明阴阳二气出入的门户是天地的总根子。这门和根,都只能是一个,不是两个。”是祖述丹家传承之玄奥,难道有错误吗?而朱氏以“意守丹田”指为“玄牝之门”和“玄关”却是完全错误的。朱氏问:“玄牝到底在哪?”我谓若能抉破“阴阳消息”,许你有得闻“玄牝”究竟的资格!
    
    《易经》云:“一阴一阳谓之道”(资料图:图源网络)
    《朱评》讹误二:“将‘玄牝’比作‘玄妙的母性’,把‘玄牝之门’比作‘母性之门’”。
    以上高论,如果脱离丹道而言之,或许也难说是错误。若以丹道而言之,则是错误的。
    吕祖《指玄篇》云:“玄篇种种说阴阳,二字名为万法王”。丹道之学,阴阳对举,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合和而成丹,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
    《悟真篇》云:“阴阳得类方交感,二八相当自合亲。”“草木阴阳亦两齐,若还缺一不芳菲。”“报言学道诸君子,不识阴阳莫乱为。” 且通观《悟真篇》全文,莫不以阴阳对举而言丹道。此举“把‘玄牝之门’比作‘母性之门’”,仅仅举“阴”,而不言“阳”,是为“孤阴”,非是丹道家法也!“玄牝之门”是“阴阳之门”,阴阳两全,是为丹家“总持门”也。
    2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庄子》承《老子》学说遗绪,发挥《老子》思想,甚合肯綮。“天门”一词,如何理解?
    《庄子 杂篇 庚桑楚第二十三》中有云:“以有形者,象无形者而定矣!出无本,入无窍,有实而无乎处,有长而无乎本剽,有所出而无窍者有实。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有乎生,有乎死;有乎出,有乎入。入出而无见其形,是谓天门。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有。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而无有一无有。圣人藏乎是。”
    《庄子》斯文岂非是《老子》此段的绝妙注脚?《老子河上公注》于斯则显得拉杂琐碎,不知所言了。
    陆西星《南华副墨》中云:“实有乎生,实有乎死,实有乎出,实有乎入,为相实相一如也。然而不见其形也,而出入生死系是焉,是以谓之天门。天则虚无自然而已矣。谁能不由此门乎?……圣人有见于此,故藏神乎是。盖惟藏则虚静寂寞,而万有之根基于是乎立矣”。
    “天门”之要,在于“有无”,故《庄子》谓之“天门者,无有也”。以丹家观之,“天门”系“玄关”也,故“玄关”又别谓之“有无窍”也。“开阖”者,《老子》云:“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正为“开阖”作下注脚,点明“玄关”作用。开阖,橐龠鼓荡,一阖一辟,往来消息是也。
    李道纯在《中和集 全真活法》云:“玄牝者,天地阖辟之机也。
    《易 系》云: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之谓变,一阖一辟即一动一静。《老子》所谓‘用之不勤’之义也。”
    天乐翁云:“所谓开阖,在天地就是阴阳升降,在人身就是呼吸出入,一呼一吸,一开一阖,天人阴阳二气,交相推荡于虚无之中”,得其肯綮也。其用必持之以“雌”,故《老子》着重指出“能为雌乎”。“雌”,阴也,静也,柔也,虚也,无也,《老子》之“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可为之作注。其要不外“载营魄抱一”、“专气致柔”、“生之畜之”、“为而不恃”,正是玄窍妙用,一线贯穿,“抱一守中”之旨,“守一处和”之妙,一泄无余。
    陆西星《老子玄览》云:“存之以绵绵,用之以不勤,专气至柔,务以复乎无极之本体,故能以神驭气,以气留形,圣人之所以长生而久视者,其道如此”,此所谓“圣人藏乎是”。
    李涵虚则云:“其为气也,至小至柔,以曲养而无害,则聚乎虚空之中”(《三车秘旨》)。是为“雌”字诀的妙用。“天门”,天地之门也,天地之根,即是“玄牝之门”耳,“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岂非是个“雌”字诀?“天门”,又谓之“通天窍”。
    
    其为气也,至小至柔,以曲养而无害,则聚乎虚空之中(资料图:图源网络)
    《黄帝内经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中云:“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张三丰在《玄谭全集》中说:“一身内外之造化,名通天窍,炼丹炉,躲生死路,生身处,父母未生前,五行不到处。一点真阳,明明在四大形山秘密处,此个消息,玄之又玄。此个灵明宝珠在人身,与外天地日月同体,是一身之祖。”“曰玄关,通天窍,正是内外五行真炉鼎。凡开关发火,踏罡步斗,执剑掌印,了鬼神窥不破之机,全在此也要知法度可也。”“世之学者,不得正传,无处下手,执己又不是,离已也不是。谁知一点元阳,明明洒洒,在己身玄中高处,隐藏于不内不外之密处,内外一气牵连,千古不传之秘。然人身现成放著两个真消息,与外天地日月同体,不差毫发,是天地乃万物之最大者,人为万物中之最灵者。天地不过是个大人,人不过是个小天地,所以人造化同天地也。认能省悟人人有个通天窍?人人有一味长生不死药?人人有个炼丹炉?人人有个上天梯?”
    天乐翁云:“这个天门,实际上就是玄牝之门,也就是玄关窍,在于四会阴阳之中,起着天大地之先天气,和小天地(人身)后天气互相调节的作用,有乾坤阖辟之机,天人相荡之象,故称天门。”其错又在何处?
    《朱评》讹误三:“天门开阖,……《春秋合诚图》,‘……正当人之颠顶’……于人正在头顶。……天门喻鼻孔,在这里直指鼻孔。开即鼻孔开,鼻孔开则喘息,喘息即鼻息,鼻息即外呼吸。阖即鼻孔合,鼻孔合即闭息,闭息即塞兑气息、停止外呼吸。”
    朱氏首引《春秋合诚图》称“天门”在人之头顶,“颠顶”“头顶”概指头顶百会穴,后又依托“河上公”持“天门”为鼻孔论调,前后矛盾,可见其不知所云,贻笑大方。且自妄谈闭合鼻孔,“停止外呼吸”,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荒谬之极。
    《黄庭经》云:“呼吸元气以求仙,仙公公子已可前”(《呼吸章》)。又云:“后有密户前生门,出日入月呼吸存”(上有章)。
    明 伍冲虚(1574-1644?)在《天仙正理直论 火候经》中也说:“达观往昔千千圣,呼吸分明了却仙”。
    《灵源大道歌》云:“我为诸君说端的。命蒂从来在真息。……元和内炼即成真,呼吸外求终未了。”(天乐翁注曰:“明明教人不可到呼吸之外去别求大道,否则就不能修性了命,获得圆成,离了阴阳不是道,呼吸亦阴阳也”,“离开呼吸到呼吸以外去求道,到底是不能了道的”《武当》杂志20004年5期52页)。
    海印山人(徐颂尧)在《答友人书五通》中说:“君岂未读最早流入中国而译出之《四十二章经》乎?佛问人命在几间,诸弟子答者,皆不契佛意。最后一人答曰:‘在呼吸间’。佛方赞叹,称为知道。是意云何?呼吸于道,有甚相关?须知呼吸所在,即道之所在也。既人命在呼吸间。……于呼吸之间安立道场”(《中华仙学》,846页,陈湘记书局,1978年)。
    张三丰在《玄要篇》中说:“傀儡当场会点头,应知总是线来抽。抽他虽是依人力,使我人抽又孰谋?”木偶足蹈雀跃不过是丝线牵动使然,海印子解曰:“傀儡即比我等色身。则抽傀儡之线棙,实即口鼻外呼吸阖辟之机”(《天乐集》),所以谓之“人命在呼吸之间”。若是将你个鼻孔堵塞,“停止外呼吸”,看你的生命还存在否?肢体还能动作否?即使所谓“胎息”,也不是吵嚷舍弃呼吸而能懵懂所成者!朱氏之大错,可知矣!
    再看《钟吕传道集 论炼形》所论:“元气随呼而出,既出也,荣卫皆通;随吸而入,既入也,经络皆辟。一呼一吸,天地人三才之真气往来于十二楼前。一往一来,是曰一息。所呼者,自己之元气从中而出;所吸者,天地之正气自外而入。根源牢固,元气不损,呼吸之间,可以夺天地之正气。以气炼气,散满四大.清者荣而浊者卫,悉皆流通。纵者经而横者络,尽得舒畅。寒暑不能为害,劳苦不能为虞,体轻骨健,气爽神清,永保无疆之寿,长为不老之人。”
    李道纯《中和集》云:“一阖一辟者,一动一静也。乾阳坤阴如门户之阖辟,即乾坤易之门也。……以一身言之,呼吸是矣。呼则接天根,是谓之辟。吸则接地根,是谓之阖。一呼一吸,化生金液,是谓之变阖辟呼吸。即玄牝之门,天地之根矣。”
    陈虚白曰:“息往息来无间断,圣胎成就合元初”(《规中指南》)。
    李道纯云:“阖辟应乾坤,斯为玄牝门;自从无出入,三界独称尊“。又云:“谛观三教圣人书,息之一字最简易,若于息上做工功夫,为佛为仙不费力。”故岂能舍弃“呼吸”而妄谈“停止外呼吸”乎?
    三 关于《参同契》与《悟真篇》
    《参同契》,东汉魏伯阳著,被丹家尊为“万古丹经王”,后世注解《参同契》者甚多,其中以彭晓《参同契通真义》、俞琰《参同契发挥》、陈致虚《参同契分章注》、陆西星《参同契测疏》、《参同契口义》、陶素耜《参同契脉望》、仇兆鳌《参同契集注》、朱元育《参同契阐幽》、刘一明《参同契直指》、董德宁《参同契正义》为最著。
    《悟真篇》,北宋张紫阳著,是继《参同契》后一部丹道经典著作,在丹道学术上的地位非常高,可与《参同契》相同并论。《悟真篇》的注解也非常多,如翁葆光《悟真篇注释》、陈致虚《悟真篇注》(《悟真篇三注》)、陆西星《悟真篇小序》、陶素耜《悟真篇约注》、仇兆鳌《悟真篇集注》、朱元育《悟真篇阐幽》、董德宁《悟真篇正义》、刘一明《悟真直指》等为著名。
    丹道学术之理法,是构建在《参同契》、《悟真篇》一派所阐述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无论旧说阴阳、清净二家丹法以及当代道学专家胡孚琛先生所推崇的“三家四派”丹法都未超越《参同》《悟真》理法之外,《参同契》历来被丹家称为“万古丹经王”,地位之尊崇可窥一斑,《悟真篇》则是诠释《参同契》之作,《会心集》云:“丹经书是祖《参同》,独有《悟真》辅魏公”。以上《参同契》、《悟真篇》诸家注解,或以阴阳注之,或持清净注解,都符合丹道理法。并且注释者,均得曾丹家真实传授,修炼有得,凭师承口诀而注解,各家论调虽有稍异,但确是丹家一贯心法,殊途同归,言异而旨同。丹道理法,贵在师承口诀,不得真师授受,底事难明。
    《悟真篇》所谓:“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只为金丹无口诀,教君何处结灵胎。”“要知口诀通元处,须共神仙仔细论”。昔大儒朱熹托名“空同道士邹诉”撰《周易参同契考异》,称其“词韵皆古,奥雅难通”,虽曾为研读此书“终夕不寐”,因不得丹道口诀,却也叹息“眼前见得了了如此,但无下手处”。
    
    词韵皆古,奥雅难通(资料图:图源网络)
    《朱评》文中凭私意盲解胡注《参同契》与《悟真篇》,千言万论总不得肯綮,漏洞百出,无一点是处,乱人心意,贻害流毒!因篇幅所限,笔者对《朱评》“内以养己”、“知白守黑”、“上闭则称有”等三段引文,以及《悟真篇》所举诸诗,不作详细解说,读者可以悉心研读以上古代丹家关于《参同契》、《悟真篇》的注解,是非曲直自可明辨,不被《朱评》妄解迷惑了。现仅就《朱评》错谬略为指出,以免以盲引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