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明代全真高道录(十三)伍守阳融合儒释道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腾讯道学 佚名 参加讨论

    伍守阳(1574—1644),龙门第八代律师,字端阳,号冲虚子,江西吉安人。为明代后期著名内丹家,内丹清修派的集大成者。
    由佛入道 刊行《道藏》
    幼年孤贫力学,精求性理,明晓佛家三昧真谛。后因特殊机缘,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师事曹老师(名常化、号还阳),得曹还阳“仙佛合宗全旨”。后又师事李泥丸,得授《东老遗书》并“五雷法”,兼习内外丹。再后,赵真嵩劝其至王屋山谒王常月。据称一见契合,并受三大戒。相处有年,返服还丹,自号冲虚子。
    
    伍守阳在王屋山谒王常月(资料图 图源网络)
    明朝晚期,先佛后道的全真派道士伍守阳,因谈吐不凡,道行卓著,而得皇室敬重,被当时的万历皇帝封为吉王国师、维摩大夫、季子三教逸民。明熹宗天启元年,在皇家贵族的支持下,伍守阳在京都白云观主持刊行《道藏》。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瑰宝得以汇集流行并保存传扬。
    隐而复现 传道柳氏
    明天启二年(1622年),伍守阳撰成《天仙正理》、《仙佛合宗》、《内炼金丹心法》、《金丹要诀》等书,尔后不久隐迹而去。至清朝中叶复出,传柳华阳后不知所踪。
    柳氏字守庐,与其师伍守阳同属江西南昌人,本出身书香门弟,原系儒生,后投皖水双莲寺为僧。一次在山中偶遇伍守阳,传以丹道之法,遂获守阳之秘法,经苦志参悟,而享高寿。著有《金仙证论》、《慧命经》等书,后人把《天仙正理》、《仙佛合宗》、《金仙证论》、《慧命经》四书合刻,称为《伍柳仙宗》。伍柳二人也因此形成丹法中颇有影响的伍柳派。
    修仙之前先修人道
    伍守阳虽然主张成仙了道、超脱生死是人生最高价值之所在;但伍氏主张儒家伦理是仙道之基。修道之人在修仙道之前,必须先修“人道”———五伦之事。
    因为修道之人必于人道中先修纯德,方如他说:“后来修士,必于人道中先修纯德。人道中者,即五伦之事也。君当忠而忠,亲当孝而孝,兄长当顺而顺,朋友当信而信,谓之纯德。高真上圣皆言传得其人身有功者,当传于有德之人也。”
    
    《伍柳仙宗》书影(资料图 图源网络)
    因而仙师收徒的标准第一条,就是弟子及祖宗历代积德循道。如伍守阳说:“若有道之师寻弟子,要弟子及祖宗历代积德循道,谓之有根基。”他还指出当时世人学道无果的病根在于不修人道。他说:“世人不修仙德而妄求仙道,又不知果有真仙道之正理在,而求之,安得知而安及证。”
    总之,伍守阳将儒家的“五伦”等道德修养作为修仙的必要前提,强调“人德合天”;这就把“五伦”等世俗道德纳入到道教的宗教道德之内,增加了“五伦”等世俗道德的神圣性;也彰显了伍守阳对五伦之德的生命伦理价值的高度重视。显然,这也调和了出世与入世、道与儒之间的矛盾,扩大了道教的生存空间。
    佛法为用 仙佛合宗
    伍柳派在修持丹法上主张仙道为宗,佛法为用,仙佛合宗。既论证《黄庭经》、《胎息经》、《坐忘论》,又引佛教《楞严经》、《大般若经》、《华严经》,仙佛合为一体。
    强调修丹只用先天,忌用后天,尤重“一点真阳”之先天祖气的炼养,任为内药、外药皆原本先天祖气,所谓外药,是指“祖气从生身时,虽隐藏于丹田,却有向外发生之时,即取此发生于外者,复返还于内,是以虽从内生,却从外来,故谓之外药。所谓内药,是指采外药炼成还丹大药,“全不著于外,只动于发生之地,因其不离于内,故谓内药。”外药为生而后采,内药为采而后生,实止此一气而已。
    伍柳派丹法修炼比北宗详细复杂,对炼己,药物,鼎器,火候,效验,任督,防危,以及伏气,胎息,真意,大小周天等均作详细指点,为学修伍柳派内丹功法提供了详实的理论基础。
    
    (本文由腾讯道学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