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云简介: 范云,1973年9月生于山东潍坊,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是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教科研培训中心美术教研员,在读硕士,被南京大学聘为高级剪纸艺术家。 范云(左)(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作品被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韩国、丹麦、瑞士、西班牙及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南京大学等单位收藏。个人事迹及作品被海内外近千家媒体报道、发表。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剪纸展的金奖和特等奖。文章《将民间美术放在世界的课堂里》在《中国中小学美术》发表。 采访实录: 问:看到您用树叶创作的剪纸作品,感觉很新奇,您怎么想起用树叶剪? 答:中国古诗中曾有“汉妃抱子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这样的诗句。其实这是一首描写皮影戏起源的诗。我读到这首诗时就想,如果把树叶当成纸,以叶代纸,可能会有异曲同工之妙。我还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早在汉代就有人在树叶上剪图像,所以我的兴趣就来了,也想试试。 问:是用普通的树叶吗?感觉操作起来很难。 答:就是普通的树叶,像杨树叶之类的就可以。刚开始觉得叶子越大应该越好剪,就选了一些较大的树叶进行修剪,捡那些角质层厚的叶子,放在冰箱冷藏几个小时,这样树叶的颜色能保持得比较绿,也不会枯萎。 刚开始剪的时候,忽视了叶脉的存在,纹理被破坏了,树叶很容易破碎,后来悟到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要利用树叶的自然肌理去剪,用的是民间剪纸的基本技法,尝试了很多次,才摸索出道道来。 范云作品(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问:那看到这些剪叶作品的人是不是都会感到很新奇? 答:见过剪叶作品的人都很喜欢,从第一届文展会到现在,我的剪叶作品已被订购了1000多件,美国、德国、丹麦、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地都有我的剪叶。但剪树叶是个慢功夫,加上工作太忙,还要照顾家庭,很多订单我都拒绝了。 看到剪叶作品从无到有,到参加历届文展会和其他国内外展会,再到现在世界各地的人打电话来表示想购买,心里很高兴,也很欣慰。至少说明不少人都对剪叶这门艺术很认同,而且也让全世界的人知道了咱潍坊有这门手艺。 问:没想到普通的叶子也能剪出这么漂亮的图案。 答:剪纸可以一次剪五六张,用树叶剪一次只能剪一张,所以每幅树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剪树叶和剪纸有很大的区别,动剪刀之前,就要先构思好,看看哪些地方可以直接利用叶子原有的形状,使其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光有剪纸技艺不行,还要有创意。物象在于像与不像之间,不能太像也不能不像,剪纸和剪叶追求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艺术要给欣赏者足够的想象空间,让每幅剪纸、树叶都能诉说一个故事。 范云作品(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问:树叶都能剪得这么好,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剪纸的呢? 答:我出生在昌邑,离高密很近。村里很多农村妇女闲暇时,习惯坐在炕上边剪纸边聊天。我奶奶当时在村里是剪得最好的。当时家里小孩子多,但奶奶还要忙于家务劳动,当我们在她身边闹腾时,她就会拿出小剪子三两下剪出几张小狗、小鸡之类的剪纸,也会剪猪八戒、孙悟空,让我们这些小孩子扮演角色玩。 每次奶奶剪纸时,我的心里都会充满好奇:奶奶又会剪出什么来呢?于是,我从七八岁就开始跟着奶奶学着剪,但那时还没有想到剪纸会伴随我走到今天。 问:在您小时候剪纸就留下了很美好的记忆? 答:是的,每到过年,很多邻居老太太会到我们家来,看奶奶剪纸。 我现在还记得有一年春节,奶奶用红色硬纸做的斗鸡,像皮影一样会动,每一个关节都能活动。奶奶把剪好的斗鸡拴在窗棂上,用纸叠一个风车挂在窗外面,用马尾鬃一头拴在风车上,一头拴在斗鸡上面,外面风车迎风转动,它就牵着窗子里的斗鸡动起来,像活的两只鸡在斗一样,我特别喜欢,留下很深的印象。 范云作品(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问:耳濡目染,受奶奶潜移默化的影响比较大吧? 答:是的。我爷爷会画画,是做民俗绘画的,奶奶会做民间剪纸,从小跟在他们后面,自然而然就喜欢上了美术。我从初中开始学美术,上大学、读硕士,所学的专业都与美术有关。我1991年读的潍坊师范美术专业,199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国画专业,那时,我觉得自己将来从事艺术教学的手段就是美术了,想再学点实用美术。 后来听我的老师鲁鸿恩讲民俗艺术剪纸,他说,农村妇女大多只会剪,缺乏专业的语言表述,缺乏既会剪又能表达其中思想的人,鼓励我把剪纸的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做。从那之后,我和剪纸就没有分开过。后来我又去读了南京大学非遗的研究生学位,我想把民间艺术和现代教育结合起来,做一个这样的课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