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陶金 北京都城隍庙始建于元,迄今730余年。随着时局的变迁,如今的都城隍庙只有后殿“寝祠”幸存,旧日恢弘的建筑、庄严的祭礼,以及商贾云集的庙市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记忆。本文试图对都城隍庙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证梳理,力求建立起一个对都城隍庙进行整体认知的构架。 历史沿革:始建于元代,经历数次重修。 北京都城隍庙始建于元代至元七年(1270),因“大都城即成,宜有明神主之,请立城隍神庙”,故而“选都之坤方一隅,命少府督工建城隍庙”,其庙名为“佑圣王灵应庙”。“明永乐年间重建”。宣德五年(1430)六月,“命行在工部修北京城隍祠”。正统十二年(1447)闰四月,“命工部右侍郎王佑修东岳庙城隍庙”,至“正统十二年十一月重建城隍庙成”,明英宗御制碑文首次记录了都城隍庙的大致面积,“其地以丈计者深七十一广四十一有奇”。 北京都城隍庙(资料图 图源网络) 嘉靖二十七年(1548)正月,“都城隍庙灾,诏工部重建”。万历三年(1575)又重修。清雍正四年(1726)及乾隆二十八年(1767)“屡发帑兴修”。同治十年(1871)毁于火,又重修寝祠大殿及仪门。至民国时,虽然还有香火,但已逐渐衰败。 据曾经居住在附近的著名北京史地学家常人春先生描述,当年山门内是仪门,仪门后是一片空旷且堆满瓦砾的大院,正中是寝祠大殿,大殿上挂着“谁毁谁誉,逝者如斯夫;不仁不智,孰之而已矣”的楹联。后来,都城隍庙被水电印刷厂占用,周围旧有的建筑被拆改殆尽,惟有寝祠大殿保存至今。 殿堂:遵循一殿一卷之规制,宏伟壮丽。 都城隍庙坐落于西城区成方街(即城隍庙街),地处现今的北京金融街中心。据《光绪顺天府志》载:“都城隍庙在宣武门内西单牌楼西,闹市口城隍庙街,缭以周垣,庙门、顺德门、阐威门凡三重,均三间,左右门各一。前殿五间,东西庑各三间,回廊各二十二间,连檐通脊,前为甬道,东御碑亭一(按:《日下旧闻考》载为‘庭中有碑亭二’),西燎炉一。后殿五间。阐威门外东为治牲所,三间,井亭一,门南钟鼓楼各一。” 庙内正殿名为“大威灵祠”,供奉京都都城隍神。其“前楹匾曰‘永佑畿甸’。联曰‘保障功隆,俎豆千秋修祀典;邦畿地重,灵威万邦仰神明’,皆(清)世宗宪皇帝御书。后楹匾曰‘神依民社’,联曰‘灵巩天垣,和会九州风雨协;报崇国祀,楹宁亿祀社万安’。后殿(按:即寝祠,供奉都城隍与其配)匾曰‘福荫黄图’,皆皇上(按:即乾隆皇帝)御书。” 在大威灵祠前的东西庑内,塑有全国十三省城隍的站立捧笏像,盖因其皆为都城隍之下属。但实际上只有十二省城隍,原来明代以江南省为陪都,“故不与各省并耳”。 目前仅存的寝祠大殿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黄琉璃瓦黑剪边,前出调大脊抱厦三间,建筑面积约420平方米,其中殿身面阔24.8米,进深17米,一斗三升斗拱,抱厦面阔17.8米,进深7米。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地区的皇家坛庙的主殿,一般多在殿身前加卷棚歇山或卷棚悬山42抱厦,此便是一殿一卷之规制,如同时期很近似的东岳庙,以及后来的白云观、法源寺、雍和宫等处,而这种殿身与抱厦同为调大脊的做法,实为京内孤例,其具体原因尚不明确,当引起古建学界一定之重视。 (本文由腾讯道学根据《北京都城隍庙考》一文整理、节选发布,作者陶金,选自《中国道教》期刊,2010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