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明史》记载张三丰辽东懿州人 《明史·方伎》卷二百九十九记载:“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以其不饰边幅,又号张邋遢。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所啖,升头辄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书经目不忘,游处无恒,或云能一日千里,善嬉谐,旁若无人。尝游武当诸岩壑,语人日:“此山,年日必大兴,时五龙、南岩、紫霄皆毁於兵,三丰与其徒去荆榛.辟瓦砾,创草庐届之,已而舍去。”[ 张廷玉.明史·方伎·张三丰(卷299)正[M].北京:中华书局,1976.]这应该是有关张三丰籍贯较系统且较早的记载。在此前的明代文献首次载有张三丰传的《太岳太和山志》,记载较详细,但却言之不知何许人? 在二十四史中,《明史》是一部史料价值较高的正史。是清朝特设史馆编撰的,自顺治朝到乾隆,历时九十五年,参预修撰人员前后有二三百人,最后由张廷玉任总裁撰修完成。其中有许多著名历史学者,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万斯同等人。根据的材料丰富,考订之确切,为中国设馆修史上突出的一次。如果从其修史第一次顺治二年(公元1646)算起,距张三丰的活动也仅三百年左右。因而《明史》所载是可信的,这是研究张三丰籍贯的权威史料。 认同“张三丰,辽东懿州人”这一历史观点的还有很多学者。郑晓(1499—1566)撰《今言》云:“张三丰,辽东懿州人。”还有杨仪撰《高坡异纂》云:“张三丰,辽东懿州人。⋯⋯予书三丰事,乃是《懿州志》中旧传。”沈德符撰《万历野获编》及《列仙全传》等书皆云:“三丰,辽东懿州人。”何乔远撰《明山藏》谈迁撰《枣林杂俎》云:“按他书云:张三丰,辽东懿州人。”此外,如王建章撰《列代仙史》、迈柱、夏力恕篡修《湖广通志》、汪洪绪撰《明史稿》、征锡龄撰《张三丰先生本传》、许容、李迪修《甘肃通志》、阿桂、刘瑾之篡修《盛京通志》也都称张三丰为懿州人。总之,懿州说在文献上,后来竟皆占据权威主导地位。众多历史学者认定:《明史》记载,张三丰出生在辽东懿州这一史学观点是正确可靠的。 ![]() 营子镇旧貌 四 辽东懿州在今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塔营子镇 张三丰出生地既然在辽东懿州,那么懿州位置到底在哪里?1986年由上海出版社出版的《辞海》辞条称:张三丰“明朝道士,名全一,一名君宝,号元元子,以其不修边幅,又号邋遢。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西南)人。”[ 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杜(缩印版),1979.]在这里将懿州确定在彰武县西南。受其影响,很多著述也都认为张三丰出生地的懿州在彰武西南。这是不确切的。许多学者已指出,辽、金、元懿州在同一地,即今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塔营子镇。近年的考古发现也证明了这点。 《辽史·地理志》载:“懿州,广顺军,节度。圣宗女燕国长公主以上赐媵臣户置。在显州(今辽宁北宁市附近)东北二百里,西北至上京(巴林左旗)八百里。”[ [元]脱脱,辽史·地理志(卷37)[M].北京:中华书局,1976.]辽代,在阜新有9个头下军州,懿州就是其中的一个,建于辽太平三年(1023)。《辽史·圣宗纪》记云:“太平三年春正月辛巳,赐越国公主私城之名曰懿州,军曰庆懿。”[ [元]脱脱,金史·地理志(卷24)[M].北京:中华书局,1976.]越国公主即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三女儿槊古。后来槊古公主的女儿,道宗的宣懿皇后萧观音将懿州城献给朝廷,便由头下州成为辽代的一个行政州。现存该城址距阜新市区108里处的塔营子乡政府所在地。残存的高l一2米,坍宽8—10米,周长约4000米的城墙仍依稀可见。建于城内的辽代灵峰塔保存完好。金代重臣王寂曾受命提点辽东刑狱,在辽亡后168年,前后三次到过懿州写下数篇诗文,展现了当年懿州情况。金代懿州仍是较繁盛的。 金代,辽时在阜新设置的州县基本得到了保留。《金史·地理志》云:“懿州,下。宁昌军节度使。辽尝曰军名庆懿,又为广顺,复更今名。先隶咸平府,泰和末来属。县二:顺安,灵山。”[ 〈懿州城南学田记〉碑刻现存放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博物馆.]在懿州古城中部通衢处,曾立有一造像碑,民间称吕洞宾造像碑,碑旁刻有一首七言绝句《王寂辽东行题诗》:“壬子年前过辽东,今岁丁卯到灵峰。碑文古像今犹在,不识唐朝吕洞宾。”该碑在“文革”间被埋入地下。1998年6月19日重新出土,[ 吕正奎,懿州造像碑考[J],阜新文史资料(第十九辑)[M],1993.]有学者指出,此碑是一碑两代,原碑是辽代,造像和旁题诗是金代,因而有重要的考古和研究价值。解决了多年悬而未决的关于塔营子古城是不是辽代懿州的争论。[ [明]宋濂,等.元史·地理二(卷59)[M].北京:中华书局,1976.] 元代,懿州政区有变动,但州治仍在辽、金旧址未变,而且辽阳行省曾三治懿州。《元史·地理志》载: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元年(1260),“元初以广宁府、婆娑府、懿州、盖州作四路,直隶省。”这里所说“直隶省”应为元朝中央的中书省,因为辽阳行省尚未建立。这是懿州第一次升为路。第二次升为路则在至正二年(1342),《元史·顺帝纪》云:“正月甲午,降成平府为县,升懿州为路,以大宁路所辖兴中、义州属懿州。”在懿州古城南门外,曾发现石碑一座(即前文谈到的1998年重新出土的两个石碑中的一个),名为“懿州城南学田记”。该碑立于元统三年(1335),碑文记述了懿州办学田事,中有懿州“当衣冠之会”之句。考之文物及文献,辽、金、元懿州当在今塔营子无误。而其辖区大致在今阜新县范围,其西部最远至义县、朝阳境内。陆西星说:“三丰老仙,龙虎裔孙也,其祖裕贤公,学能兼古象,移家与金之懿州。”与张三丰出生于懿州(元之懿州)是一致的。而辽、金、元懿州当在辽宁省阜新市也是无疑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