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多层面探讨慈善与生活、慈善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呼吁社会各界为慈善事业做贡献,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 “道”与“善”:生命的最高境界 作为学养深厚、众望所归的大师,任法融出身于书香之家,多年来潜心研究黄老之学,乐善好施。在谈到“慈善”与《道德经》的关系时,更是见解独特。 任法融认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五千年的道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与推动作用是非凡的。鲁迅先生说:“中国的根底全在道教。”道教的基本经典是《道德经》,其中,曾多次论及“善”,并对“善”有绝好的诠释。最经典的莫过于《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善的事物莫过于水,水生育万物、滋润众生而与物无争,不求后报。在这一章,老子一口气用了九个“善”字,这是对善的最完美解释。 在任法融看来,人心总有私心杂念,七情六欲之烦恼,而水静则清澈湛然,无色透明,无混无浊,可鉴万物,若心灵之善渊。善是众生之间有益相处,与人有益相处,以及与自然万物的有益相处。说白了,就是“做好事,说好话,佑众生”。 从秦开始,儒、释、道三大文化就构成中华文化的主体。在尊重“道”这个概念的基础上,又创立了“仁”、“德”和“善”等概念,这些概念虽然各自内涵丰富,但大体意义上殊途同归。《道德经》第五十九章有语:“重积德,则无不克。”“积德”更多是指精神上的积蓄。“仁”、“德”和“善”都是把有益于人类社会发展作为境界,历朝历代都尊崇于此。儒家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即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赫然提及“道”、“德”、“善”,足见各家相通之处。 现在我们所倡导的幸福、健康、长寿、快乐等,都是和“德”与“善”不可脱离的。 任法融认为,人生在世“任何东西都不是自己的”。名誉钱财皆为身外之物,人不可没有它们,但取之有道,得之有理,享之有量,不可贪之过甚。只有知道满足,才不会遭辱身之祸;只有适可而止,才不会遭亡身之灾,才可以平安无事而终其天年。 和谐:社会健康生存之路 “世界和谐才有人类和谐、家庭和谐与人生和谐。”在谈到和谐与“善”的关系时,任法融如是说。 道是宇宙的根源、整体和运行法则,时间和空间是一个“太和”。那么道本身就是一个“太和”体,而“太和”本身就是一个“和”的体性,同时“太和”的作用就是“谐”。所以说,道家思想的核心就是和谐,这是和谐最原始的概念,构建和谐社会与《道德经》的智慧是自然相合的。 我们现在倡导“和谐社会”,是把中华民族的这种文化思想传达给世界,对整个世界是有利的。大自然需要和谐,人类社会需要和谐,各行各业要平衡发展也需要和谐,夫妻要和谐,人们自身也需要和谐。这不仅是每个人,而且也是人类社会的最持久、最有生命力和活力的要素,乃至追求目标。《道德经》语:“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就是说天地不相交,阴阳不相合,大旱大涝必作,飘风骤雨必至,天灾必来,万物必殃;天地交,阴阳合,必降甘露,滋润众生,五谷丰登,万民康乐。在修养方面,人若清净无为,恬淡自然,无私无欲,心安理得,也将口内生津,亦如甘露,滋润身心。 天地阴阳和谐才能降甘露,万物才能得以滋润,世界和谐才有人类和谐、家庭和谐与人生和谐。历史上,但凡顺应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人民就安居乐业,国家就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中国历史最兴盛的时期是“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当时整个社会的最高状态就是无为而治,是道法自然、爱护百姓,本质上就是一种和谐。 任法融认为,“和”是“道德”的属性,儒家的中庸乃至一切平和,皆在于“和”。大道“和谐”的思想,正是解决当前自然界失衡、人类社会不安等诸多社会矛盾的济世良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