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守安道人 老鼠为什么能吃掉大象? 小时候看到斗兽棋并不明白为什么“鼠”可以吃掉“象”。毕竟这两种动物在吨位上,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后来才知道万物相生相克,小巧的鼠可以由于象的笨重而快速钻进对方的耳朵,从这点对比上而言,鼠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庞然大物竟然也无可奈何。 (资料图) 世间常有出乎意料的事情,原因就在于环境的变化可以让每个个体在各方面调整后,取得某方面强大的力量,即便“柔弱”也可变为“刚强”。 李小龙对“柔弱胜刚强”的真实体悟 李小龙作为武术宗师,大学期间专修哲学专业,写了一篇关于道家学说与武术关系的论文,叫做《悟》,节选如下: “在经过四年严格的功夫训练之后,我开始了解,也感觉到柔能克刚的道理,也就是如何消除对手的力道,减少自己力道浪费的手法。这一切都必须先求得气定神闲。话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做起来却很困难,一旦和对方交上手之后,我的思想就再难保持清明而不受扰乱。尤其是在对过几招之后,我就忘了柔的理论,惟一想到的只是不管怎么样我也得打赢他才行。 ” “我的老师叶问先生,是咏春门的第一高手,他会过来告诉我说:‘小龙,放松一点,定下神来。忘掉自己,注意对手的招式,让你的脑子不受任何意志的干扰,完全出于本能地指挥你去反击。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超然。’这就是了!我必须放松自己。不过就这样我又已经在运用意志力了。就是说在我讲我必须放松自己的时候,这种要达成‘必须’所需的力气,已经与‘放松’的定义相违背。 ” “等我本身到达相当程度时,我的师父又会再过来告诉我说:‘小龙,让自己顺乎自然而不要强加干涉。记住绝不要让自己逆抗自然;不要直接去对抗难题,而要学会因势利导、顺势去控制它。这个星期不要再练了,回家去好好想一想。’那一个星期我留在家里,沉静下来用心了好几个钟点。练了好几回之后,我决定放弃了,改乘了条小船出海去划船。在海上我回想起我所接受的训练,跟自己生起气来,就用拳头去打海水。就在那一刹那我突然悟到了——‘水’,这种最基本的东西,不正是功夫的要义吗?这种普通的水,正为我说明了功夫的原理。我刚刚用拳头打水,可是水并不感到痛。” 武术宗师李小龙(资料图) 当年他拍了一部电影叫做《死亡游戏》,充分体现了他对道家体系中“柔弱胜刚强”的深刻体会。咏春、截拳道,虽然武术形态上各有不同,但是其根本内涵却是一致的,这就是:在发力之前,必须要有发力部分的“放松”。这种“放松”还要配合相应的“无”的意识状态,才能发挥到最佳效果。 《死亡游戏》当中作为主角的他,面对身高巨大的贾巴尔,一开始只能抬头仰望,按照正常武术格斗参数对比,无论在身高、体重都远远落后于对手。但是,他在最后却获得了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彻底放下了常规,保持处下的心情。 “人之就上也”,芸芸常人,往往会不断给自己加力,习惯了往上看,习惯了更快、更刚强的方式,习惯了逼迫自己在遥不可及的范围内做超人,于是容易在追逐中产生莫名的恐惧。“如水之就下也”,李小龙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你要自强不息的话,不仅仅只有一种方式、一条路,还可以选择“水之就下也”。他通过攻下不攻上的方式,把格斗的范围从上面转移到地下。无论建筑有多高,都是由下面所决定的。 随心所欲、游刃有余地面对世间,往往不再是千丝万缕。李小龙一生所追求的精神,伴随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他强调自己的武术哲学要像“水”一样不受拘束,把中华民族的道家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智慧: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资料图) 在经济学上,人们经常会用一个词叫做“杠杆”。当我们用这个词来阐述那些借助小投入获得大回报的时候,似乎不少人都认为这应该是现代社会非常有创造性的表达。然而无论你如何懂得在经营中发挥聪明,使用“杠杆”,都不能代表智慧。因为它象征着高风险,一旦失去控制,反作用力就会更大,大家对于物质上的浮躁,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体现就是过度追求杠杆。 回望中华几千年,还有一种类似杠杆的理念,叫做“四两拨千斤”,它也能够起到以小转换成大的作用,但有所不同的是,它包含了“柔弱胜刚强”的降低风险性的转换,这种充分的转换,符合个人与环境的契合度,就像斗兽棋中的“鼠”与“象”。 东方的深层次智慧,很少用“杠杆”来作比喻,我们借助了更平常可见的“水”去表达,所以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智慧当是“上善若水”。(编辑:若水) (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守安道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