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老子的完美哲学:通过心灵实践 探讨世界本质丨参赛作品(2)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腾讯道学 贺孝胜 参加讨论

    三、意识的研究是老子哲学的主线
    1、意识的地位
    老子讲“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指出人的意识也是世界不可或缺的部分,他强调了精神也是除物质之外的重要存在。这有别于现代哲学强调的二元论和一元论,二元论和一元论是讨论精神与物质孰为世界的本原的问题。在老子看来,精神意识也是现实世界中所存在的一种事物。他指出主观模拟世界与客观实体世界是有区别的观点,就是指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既不能犯唯心,也不能犯唯物的错误。老子哲学的“道”的思想已经明确指出,世界万事万物的共性是存在性,所以他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意识使人成为了观察的主体。没有意识的反映,客观真实世界对于人来说就没有存在的意义,而意识一旦存在,又时刻不停地反映着客观实体世界。因此,意识与物质都是完整世界不可或缺的内容。离开人的意识,就没有认识,也就无法形成对客观实体世界的反映,就没有主观模拟世界这个认识的结果。所以,离开了意识,真实世界的存在将不会有任何意义;离开了意识,也不存在主观模拟世界。无论是意识还是物质,既然存在就无法否定,主体和客体、主观与客观是人的视角与立场的区别。就世界而言,一切皆为存在。
    
    意识与物质都是完整世界不可或缺的内容(资料图)
    2、意识的局限性和核心本质
    意识是认识世界的工具,所以人感知到的“世界”,只是一种认识,它是以人的意识为媒价,是一个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结果。从唯物观点而言,它已脱离了客观存在这个绝对的属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意识的产物。同时,我们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包括直观的世界(世界的各种景象),或者理性抽象的世界(关于宏观与微观世界的各类理论),与客观存在具有绝对一致性。
    老子就是持这种怀疑态度的人。他指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认识是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所以必然受到意识的制约。因此,意识就成为决定认识与客观世界是否一致、它们之间的差距大小的决定性因素。事物之所以是某种事物,是意识使之成为该种事物;如果没有意识,事物还是事物,但是却绝不是我们认为的这种事物。老子对一切事物的否定,都源自于一切事物的本质是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识。因此,他是对认识的一种怀疑,同时也是对意识的一种怀疑,而不是对存在的怀疑,不是对存在的否定。意识不能决定存在,但是意识能决定认识。
    老子对意识的认识是深刻的,他认识到意识最原始的本能是追求和强调“自我”的存在——生存性,即“以其生生之厚”,它以维护自我的存在和发展为第一要务。正是这种特性造成了它对客观存在反映上的选择性,从而造成对客观存在认识上的局限性。意识的选择性表明,一方面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不全面的,另一方面意识与它所反映的对象之间有紧密的对应关系。历史上某些唯心主义的观点的出现,是因为强调认识之世界与人的意识是有紧密的联系,就有了“万物唯心造”、“意识决定物质”等说法。老子的“道”论和“德”论是哲学实践的重要理论,它的实践对象就是人的意识,它指出了意识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它对客观存在的选择性的反映上。而老子更重视的是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不全面的,从这个原理出发,通过我们认识之世界的方方面面与人的意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认识到意识的本质和局限性,从而认识到我们认识之世界并非真正的客观世界。
    意识的根本特征是生存性,生存性决定了意识对客观存在反映的选择性、反映的局限性。意识的生存性的内容包含着主体的物质与精神两个内容,也涵盖着主体存在与发展的一切方面。因此,意识的生存性是根,其它内容是由根而生的干、枝、叶。在《道德经》中,老子把意识的这些内容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执著(欲望),它的对象是具体的事物,如“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一类是偏好(分别),它的对象是抽象的事物,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3、老子的哲学实践之路
    老子哲学是一种对自我的审视。相比较而言,自然科学偏重于认为对象决定认识的理念,而老子哲学偏重于认为自我的意识决定认识的理念。因此,自然科学相信对物质世界的直观研究就能得到关于世界的真理。相反,老子哲学相信对自我意识的研究就能获得关于世界的真相。自然科学会肯定这个世界就是客观世界,而老子哲学会肯定这个世界就是主观意境下的客观世界。所以,老子哲学不是关于真理的学说,它最终论证的是“人所认为的所有关于世界的真理都不是绝对真理”,这样一个真相。
    
    马王堆出土的《道德经》(资料图)
    老子的哲学就是以认识意识的本质和内容为终极任务,达到超越主体意识的局限为目的。作为老子哲学思想的主体的“道”论和“德”论,也分别代表了老子思想关于意识的两大内容的具体内涵。“道”论,阐述了老子关于执著(欲望)本质的认识和超越的方法;“德”论,阐述了老子关于偏好(分别)本质的认识和超越的方法。由于人对事物认识的习惯和意识存在的深浅层次决定了具体总是先于抽象,因此,修“道”先于修“德”,在马王堆出土的《道德经》中我们也看到“道”论部分是在“德”论部分之前。当然,具体是抽象的基础,抽象是具体的升华,虽然“道”论针对于执著(欲望)以及执著(欲望)的对象是具体的,但最终结果是走向关于存在与不存在(有与无)这对抽象的超越,因此修道是修德的基础,修德又是修道的延续,从而修道与修德也必然是一个整体,这个无法分割的整体也就是老子所讲的“道”(实践的方法)。
    无论是“道”论,还是“德”论,都贯穿着一个核心:“无我”观。它是打破意识束缚的理论基础。诚如老子所言,“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不自生”、“后其身”、“无私”就是老子所要表达的“无我”观。在老子看来,意识是一个集合体,它由欲望和偏好所组成,欲望和偏好又是来源于意识的生存性,因此否定欲望和偏好的过程就是超越意识主导的过程,也是否定个体意识的“自我”标签的过程,最终达到“无我”的超理性层面。
    意识既是人认识世界的工具,也是客观世界范畴内的内容之一,它既不能脱离客观世界,也不能超越客观世界,更不能成为被消失的客观存在。自然科学唯物的认识方法,主观上是否定意识,客观上是让意识成为超越客观世界的存在。老子哲学突出的贡献就是,深刻地说明了意识与人、意识与世界的关系。
    4、意识与人脑
    现代科学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有了人脑才有人的意识。古代道家思想对此有不同表述。黄帝内经有云“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等,强调五脏分主精神意识的各方面。人脑所表现的机能只是人的情志之一,也就是“肾之所主”的“志”。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意识是生命存在所表现出来的最原始的一种生存动机的本能表现,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生命在生理上的物质发展是符合了本能意识逐渐显化和分化的过程,人类正是生命的这种在生理上的物质发展与意识的分化和显化过程相结合发展迄今为止的最高级状态。因而,意识不属于某个或某类生命器官,人脑是人的意识分化和显化到高级状态时为生存动机服务而产生的工具之一。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有了人脑才有人的意识(资料图)
    弗洛伊德在研究意识时,把它分为潜意识、前意识、意识,意识是属于潜意识表现在意识层的那部分,而且意识只占潜意识总量的极小比例,“潜意识是个很大的圆圈,它包括了意识这小圆圈”。弗洛伊德是通过对特定梦的分析来推论意识的结构,最终揭示意识这种特殊现象。而老子是通过系统的方法对处于现实中生活的自我行为和思想意识表现进行分析处理,完成了一个对意识认识、改造的系统工程。
    在这里,我们所讨论的哲学意义上的意识与医学和心理学所讨论的意识是有区别的,前者包括后者,又超出后者的内容。哲学上的意识是与从生命的产生起就存在的,有原始的,如潜意识、本性、人性等;有高级的,如感觉、思维、认识等。
    意识能够反映客观存在,包括物质和精神内容。通过五官的接触,接受和反映物质的各种属性;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和文字的交流,接受和反映对方的精神内容。人的思考也是对物质及精神信息(已形成的认识)在意识中的再次或者反复进行接受和反映的过程。认识只是意识在反映对象过程中所形成的信息,认识活动代表的是意识反映对象的过程。
    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包括直观反映和主观反映。直观反映是直接反映客观对象的属性。主观反映是代表主体对客观对象的评价。任何反映内容都同时包含了直观反映和主观反映两者。而主观反映的内容决定于意识本身的内容,即意识是由欲望和偏好所构成的集合体,意识的根本特征是生存性。主观反映在意识活动中占主导权,它决定反映内容是否进入意识活动中。困此,人的认识活动是因为需要,人的需要又推动了认识活动。所以,认识本身所表达出来的世界与客观真实的世界,一个是因为人的需要而产生,一个是无需意识反映而存在,这两者之间存在必然的差异。
    意识的选择性和局限性说明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内容的最大值是恒定的,这也是它的理想值。而实际值就是从零开始不断地向理想值靠近的过程。认识就是代表着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的实际值动态变化的参数。同时,意识的选择性和局限性说明对客观世界的可反映内容也是恒定的和有规定性的,没有超出意识可反映之外的任何已反映的内容。任何新知识都是在某种因素的作用下使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可反映内容或已反映内容从隐蔽状态变成显现状态。
    实践是获得知识的一种主动行为。实践使主体与客体通过人体的感官产生联系,客体的信息通过感官传达给主体,主体的意识把客体的信息存贮容纳,再通过分析、归纳获得新的知识。主体的意识在认识过程中起到的一种“电脑硬盘和电脑系统运转”样的作用,因而它是恒定的。实践推动了认识的发展,促进了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内容的扩张,但是实践并不能改变意识对客观世界反映内容的规定性和改变意识可反映内容的最大值。
    四、老子哲学思想对于现代哲学的意义
    “存在就是道”,这是老子的核心思想。这里的“存在”是指“存在性”,强调的是广泛意义上事物的共性,而非指单一事物的个别特性。存在性是高于事物(物质和精神)的哲学内容,这个“存在性”具有永恒、不变的意义。但它又不是呆板的,它随事物的变化而动。因此老子讲:“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种思想在某一点上类似于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物体的变化和能量的变化不是物质的消失和能量的消失,而是物质和能量形式的转化。
    
    西方哲学思想遵循的是寻找事物本质的自然科学路线(资料图)
    最高哲学无需解释一个事物是因何而存在或如何存在,因为这是自然科学的任务。哲学的根本任务是如何对各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统一而高度抽象的概括。“道”的思想,离于主体与客体的区分,超越人性的主观感受和主观区别,因此它是包容而全面的哲学思想。
    

西方哲学思想遵循的是寻找事物本质的自然科学路线,是从点到面的思路,它缺乏真正的整体思维。同时西方哲学的思路也决定了它的论证方式,它们习惯更多地取向于选用自然科学发展中的成果来论证哲学思想的正确性。而事实上,科学理论同样是一种认识,因为是人的意识的产物,它的局限性是明确的,因而它的真理性也只是相对的。自然科学能否成为一种哲学的绝对证据是值得存疑的,首先科学并不是真正的普遍适用真理,影响科学真理性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一点在于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性。自然科学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科学的发展就是不断的否定和更新的过程。而由自然科学论证的哲学思想是否也会因为自然科学的不断改进而不断变化呢?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样的哲学能成为哲学的最终形态吗?
    老子哲学最大的特点,是剥离人性在意识反映客观存在时的影响,做到真正的理性。这个特点与它的哲学方法和过程是分不开的,在“道”的过程中做到战胜欲望追求对人意识的主导,在“德”的过程中做到战胜偏执对人意识的主导。更为可贵的是,它并不排斥欲望和偏执,而最终做到的是接纳,从而使欲望和偏执从对意识的主导成为被主导。在老子哲学中,人的意识不被认为是主观性的,因为站在客观存在的整体层面上,人的意识也是客观存在的一部分,客观性才是它的本质。反观现代哲学,从历史的源起上,它都以拓展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能力、改造能力为己任,宣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一切都说明它是出于自我存在和发展的人性需求。那么,这样的哲学就不可避免的带有人性的烙印,被人性的偏性和选择性所感染。我们应当肯定它们对人类发展和进步的作用,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无法承担起哲学应该对世界全面包容的“义务”。人类的一切思想和行为无非是人性的具体表现,体现出一种动机,存在一个人性的基点,即或存在层面上的差异,但都是人性最根本的特性——生存性所衍生的。因此,在没有像老子一样脱离人性的影响而提出的哲学思想,都会打上人性的烙印,对世界做不到全面的包容。在人性的左右下,多数哲学并没有超越人类的常识,常常把自我与外界分割开来,体现出主体与客体完全对立的认识观,强调不是主体高于一切就是客体高于一切的哲学思路。与此不同的是,老子哲学把主体与客体完全统一,强调“无我”的无主体观,这也就是老子所讲的“无为”与“自然”。
    
    老子哲学来源于实践(资料图)
    老子哲学是简单的,它讲述了一个认识世界真相的方法和道路。它并不是在宣扬某种理念和信仰,但是一旦人对世界的认识更透彻时,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然会发生改变。老子哲学,无论是它的思想性,还是它的实践性,都值得我们借鉴。它以“道”为最高纲领,以“无”、“无为”、“自然”观等为内核,以“道”论、“德”论为实践基础,充分体现了它的系统完备性,内涵深刻性和包容性。老子哲学来源于实践,当把一切实践内容归纳成为意识上的认识再到文字时,这种过程决定了不能也不会全面的表达清楚。因此,追随《道德经》的脚步实践才是正确理解和认识老子哲学的唯一途径。
    一个哲学家的成就就是一部哲学的发展史,也是一个独立精神个体的成长史。《道德经》充分展现了作者严谨求实的态度,就如一本讲述科学试验的教科书,而老子就像一位试验室导师,他把哲学实践当成一种科学试验,把实践的每一个操作步骤,每一步的注意事项,每一次实验的现象,都较为详细而精辟的进行了讲解。《道德经》体现了“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的宗旨,它更多介绍的是作者哲学实践的过程和经验总结,它是理论与实践的一次完美的结合,对后人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真正的哲学就是这样,它不是出于突发奇想,也不是出于某种人性的信仰和寄托,更不是对他人的思想出于主动或被动的选择和接受。它是以自我的心灵为实验对象,通过心灵实践,最终做到对意识、客体与认识三者为内容的世界的本质探讨,因此它完全可以担当起“完美哲学”的称号。 (编辑:若水)
    作者简介:贺孝胜,湖北建始县人,大学本科学士学位,现就职于建始县人民医院。
    
    (本文为“道化天下 世界玄同”道学全球有奖征文比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贺孝胜,原标题为《从《道德经》看老子哲学的世界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