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当世事纷杂 我们应用愚公的力量改变每一种可能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腾讯道学 清虚道人 参加讨论

    文/清虚道人
    这两天被一位全真道长到他教受戒的事情刷屏,有图有真相。明眼人都知道,这样的事情做得不那么妥当,网上由此掀起的咒骂也不少。有猜度这位道长是受他教金钱的蛊惑而做出的向钱看齐,有认定这位道长是背宗弃祖的大恶之人。但说来说去,这些论断都只不过是凭着几张图就武断地认定事情本源的人们的主观臆想。岂知啊,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事情都不只是你以为的那么简单。你以为的是和非,或许根本就和那件事情没有任何关系。
    
    全真道长受佛教戒(资料图)
    这样的事情并不只是两个宗教之见的矛盾,甚至可以推广到整个网络环境中来说事。当每一个坐在电脑屏幕前面的人,可以肆意言说却不需要为此承担任何责任的时候,我们总是太容易变成情绪的奴隶,并且自甘变成管中窥豹的人,摸着象腿就企图描述出事情的原委。等到时间褪去,这样的事情会很快被遗忘,于是大家又投身到其他舆论的漩涡中。周而复始,不知有尽。
    还是说两件和这件宗教事件看似没有关系的事情。
    

    中华文化是道儒释合一的共同体
    

    第一件是全真教。
    全真教上承重阳祖师,立教之初就以三教一家的名号来教育后辈子徒。重阳祖师规定,全真道士若想要出家需熟读三部经典——道家《道德经》,儒家《孝经》和佛家的《心经》。由此也形成了三教一祖风的说法。
    
    三教从来一祖风(资料图)
    这句话并不是枉提,而是中国人生根立命的一个根本。
    正宗的传统文化,是以儒道互补的形式传承下来的,一阴一阳,一表一里,互为补充,互为依存。现如今的道士,之所以被称为“士”,必定也是深得儒家礼法尊重的大德大行之人。“士”这个字,最初源于商周时期的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战国之时流行的养士之风,出现众多怀能抱术之辈。孟子在《滕文公下》中说:“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意思是说,士出来任职做官,为社会服务,就好像农夫从事耕作一样,是他的职业,更是社会对他的一种尊重。因此世人都称道人为道士,足以说明道和儒互为一体的关系。
    而佛家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和思想体系,一旦在中华大地落地生根,也快速地实现了本土化的过程。尤其是禅宗和净土宗的发展,一者在吸收融汇了道家哲学理念和儒家宗法制度的前提下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文化体系中的思辨和体悟系统,另一者则使得信仰本就比较多端的中国百姓找到一条更为简便宜行的求神方式。每到道观中看到有前来敬香的信士会以双手合十的方式参拜时,就会明白佛教在为中华文明系统的形成做出多么大的贡献。
    因此我们当下的中国人,不论你是否信教,也不论你信仰哪一种宗教,其实从本真上讲都是道儒释三者合一的共同体。由此产生的派别之见也不过是坐井青蛙的自我仰望。南五祖中的薛道光祖师,曾是一位知名的由佛入道而得大成的先祖。在宗教进行到终究关切时,很多问题是相通的,这也是为什么重阳祖师要强调三教圆融的原因之一。因为只有如此做,才能让每一个个体去做一个完整的中国人,避免了因为对某种意识形态的盲目坚守而把自我局限在狭小的空间中无法前进。
    
    南宗三祖薛道光祖师(资料图)
    但另一个问题是,在三教合一的前提下,我们就应该再不分宗教的意识和形态了吗?答案显然也是否定的。
    任何一个宗教都有自身区别于其他宗教的主题信仰,即便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很多他教的思想和形式,但自身的根基不能改变,否则就是质的变化。身为一位道教人士,你可以参悟他教的诸多法门,却不能因此而舍本逐末,造成贻笑大方的闹剧。所以为什么重阳祖师后全真教大兴,这是因为明白师夷长技的道理,而不是学习了对方就要变成对方。正如一位网友说,自己见了叔伯后虽然也会恭敬,却不会把叔伯叫父亲。话糙理正,我们正在讨论的事件也正是这样的道理。
    

    百姓信仰也并未刻意区分佛道异同
    

    其二,说一件我个人的亲身经历。我在某宫观做法会时,一场祈福结束后,坛场下跪着的诸多信士纷纷起身给我个人礼拜磕头。他们原本都是他教的信士,却会给我这位道人磕头,这就说明在这些普通老百姓的信仰中其实并没有刻意地去区分佛道的异同。在他们看来,自己信仰的是神明,礼敬的是出家修行的师父。至于这位师父究竟是怎样的身份,那是师父自己的事情,弟子又怎么会因为师父的不同身份而动摇了我自己对祖师的虔诚呢?
    
    信众在道观磕头(资料图)
    

    坚定自我修持,以出世心做入世事
    

    有些道人可能会高傲地说,你看某教人到了我们宫观都会磕头拜祖师,我们到了他们的地方最多只是拱手打礼。大错特错了。这样的事实恰恰不能说明你身份的高贵,反而只能够证明自我的无知和傲慢。我也曾为他教的觉灵做过超度道场,也不见众人有不妥的情绪出现。于是扪心自问,信仰,究竟应该是怎样一个存在?在面对一个看似不太妥当的宗教行为时,到底是我们自己起了嗔怨心,还是世道已经纷乱到无视礼法的地步?
    或者我们永远无法针对这一事件、针对某一种社会现象给出最为准确的答案。你我都是历史的书写者,我们的过往是应该交给后人去评断的。
    私以为,不论这个世道怎么变迁,也不必要去计较他人在修行这条路上到底走了什么捷径。有些事情看在眼中记在心上,然后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能改变的,去适应我们暂且无能为力的一些现状。从每一个自我的个体开始去做到祖师告诫的修持,然后逐一影响到更多人,用愚公的力量改变每一种可能性。这大概才叫以出世心做入世事吧。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资料图)
    有句俗语说“佛心道骨儒为表”,是讲作为一个贤者应该做到的修持。这句话也许不准确,但对每一个正在路上的信仰者来说,修行更大的意义在于去找到完善自我的恰当方式,而不是靠着打嘴仗来取得心理上的优越感。你我都不是圣人,终究难免会受到各种情绪的干扰。只有勤于自勉,一日三省,或许才能看得到自我精进的尺度。别让所有你以为的是与非,最终只变成了空想,而非行动的力量。
    谨以此,献给修行路上的所有求索者,与诸君共勉!(编辑:若水)
    
    (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文:清虚道人,腾讯道学专栏作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