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崇阳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决定不传王位给自己的儿子 《史记.宋微子世家》中记载了宋穆公从他哥哥宋宣公手上接过王位,后又传回给宣公儿子的故事。公元前729年,宋宣公生病快要死了,虽然宋宣公有个太子叫与夷,但是宋宣公认为他的弟弟比太子更适合管理宋国,于是召集群臣,说道:“父亲去世儿子继位,兄长去世弟弟继位,这两件事的道理,天下人都是能够想明白的。今天我正式决定传位给我的弟弟。”没过多久,宋宣公死了,他的弟弟宋穆公继位,管理宋国。 召集群臣,让位于弟(资料图:图源网络) 到了公元前720年,宋穆公生病了,他将大司马孔父嘉喊到身边,对他说:“以前我的哥哥让位与我,而没有传位给他的儿子与夷,我一直不敢忘记这件事。等我死了以后,一定要立与夷,而不是我的儿子。”孔父嘉回答道:“我们众臣都愿意立您的公子冯。”宋穆公说:“不可以立公子冯,我不可以做对不起宣公的事。”于是,宋穆公将他自己的儿子公子冯送到郑国,做为郑国的人质。这年八月的庚辰日,宋穆公去世,立宣公的儿子与夷成为国君。大家听说这件事后,都感叹道:“宋宣公真的可以说是很有智慧的人啊!能知人啊!立了自己的弟弟宋穆公,成就了兄弟间的大义,而且作为哥哥对弟弟如此了解,还事先知道自己的弟弟会将王位传回给自己的儿子,真是了不起啊!” 宋宣公非常了解自己弟弟的治国能力,所以非常明智地将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成就了兄弟情义之外,更处理好了宋国的治理大义;宋宣公非常了解自己弟弟的道德价值观,所以非常明智地将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以成全了宋穆公日后再次禅让王位给自己太子的道德标榜,同时也照顾到自己太子能够接续王位。 洞察外界本质 顺应变化规律 《道德经》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天下有智慧的人,能够洞察外界人与事的本质,知道这些人与事的发展变化规律,因此顺应这些变化规律;天下有智慧的人,能够真正地了解自己的内在品格,了解自己的脾气秉性,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所以能够正确地修养好自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资料图:图源网络) 我们由内而外认知外部的世界,建立了自己独立的世界观、价值观,以此来处理和对待外界各种社会关系及不同事物。有时各自所建立世界观、价值观和思想的不同,会引发人与人之间的意见与分歧,对立或矛盾,继而产生纷争。融洽处理好这些人事关系,使得大家和谐相待,不因为某些权益的得失问题而闹出事端,这就需要有很高的智慧。 只有真正地产生智慧,抓住这些外部人和事的本质特性,运用融合之道、宽和之道,来平衡、来协调、来和解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让我们的内心世界轻松、自然与祥和。(编辑:妙眼) 方崇阳道长简介: 无锡市道协副秘书长,周铁城隍庙住持。江苏无锡人,2008年至2011年于武当山道教学院学习,2011年至2012年于中国道教学院讲经班进修,2010年荣获全国“崂山论道”玄门讲经二等奖。 (本文由腾讯道学授权发布,文/方崇阳,选编自方崇阳道长著《道德经与人生》,文汇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