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涉儒、释、道三家 教育内容是为实现教育目的所实施的各方面教育的总称。为了实现全真入圣的教育目的,重阳真人为全真道确立了以内丹修炼为核心的教育内容,提出了性命双修、先性后命的内丹修炼理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道教历来认为“道”是宇宙万物赖以产生的本体,具有永存不朽的特性,禀“道”而生的人因此也具有与“道”相似的、可能长存不朽的属性,全真道的内丹修炼学说正是以此宇宙论为根据,并继承钟吕金丹派思想而来。 重阳真人总结了儒、释、道三家的学说(资料图:图源网络) 重阳真人通过总结儒、释、道三家的心性说,用心、性、精、气、神等基本范畴来论证性功和命功问题,“诸贤先求明心。心本是道,道即是心,心外无道,道外无心也。” 重阳真人把道比作“心”,认为“性命本宗,元无得失,巍不可测,妙不可言,乃为之道。” 心就是道,道是性命的本宗,心性的关系是:“心生则性灭,心灭则性见。心灭者是宝。” 道、心、性三者贯通,道是根源,心是道的载体,而性又是道的具体表现形式。由此《重阳立教十五论》明确了以降心炼性作为修炼内丹的前提。 “凡论心之道,若常湛然,其心不动,昏昏默默,不见万物,冥冥杳杳,不内不外,无丝毫念想,此是定心,不可降也。若随境生心,颠颠倒倒,寻头觅尾,此名乱心也。速当剪除,不可纵放败坏道德,损失性命。住行坐卧常勤降,闻见知觉为病患矣。”(《第八论降心》) 人心常被肉体情欲所蒙蔽,被物质世界牵绊而产生妄念,导致迷失自我,损伤性命。比如,云游若只为“看山水明秀,花木之红翠,或玩州府之繁华,或赏寺观之楼阁,或寻朋友以纵意,或为衣食而留心”会造成“心乱气衰”,是“虚云游”。(《第二论云游》) 学书“若不穷书之本意,只欲记多念广,人前谈说,夸讶才俊”则“无益于修行,有伤于神气”(《第三论学书》) 。要想成仙就要先修炼好“心性”, 摒除念想,保持内心的清净,从蒙蔽中摆脱出来,让“心”或“性”恢复其本来面目。“凡出家者,先须投庵。庵者舍也,一身依倚。身有依倚,心渐得安,气神和畅,入真道矣。”(《第一论住庵》) 凡出家者,先须投庵(资料图:图源网络) 修道者在任何情境下都由心主宰 全真道徒出家投庵使得流浪于情欲苦海的身心因有所倚靠而得以修炼,恢复平静和复归大道。“凡打坐者,非言形体端然,瞑目合眼,此是假坐也。真坐者,须要十二时辰,住行坐卧,一切动静中间,心如泰山,不动不摇,把断四门眼耳口鼻,不令外景入内。但有丝毫动静思念,即不名静坐。”(《第七论打坐》) 修道者在任何情境下都在“打坐”,炼丹从筑基开始,经炼养直到结丹,整个过程都由心主宰。降心就是要在住行坐卧的日常修行中保持无思、无虑、无挂、无碍、无贪、无争、无嗔、无怒的清静状态。“理性如调琴弦,紧则有断,慢则不应,紧慢得中,琴可调矣。则又如铸剑,刚多则折,锡多则卷,刚锡得中,则剑可矣。调炼性者,体此二法则自妙也。”(《第九论炼性》) 借调琴和铸剑比喻对炼性的分寸把握,强调紧慢得中、刚柔得中的妙用,突出了以性功为根本的修炼要领。 明心见性只是内丹修炼的第一步,要结丹成仙还要宝精炼气,即“匹配五气”。“五气聚于中宫,三元攒于顶上。青龙喷赤雾,白虎吐乌烟。万神罗列,百脉流冲,丹砂晃朗,铅汞凝澄。身且寄向人间,神已游于天上。”(《第十论匹配五气》) 金木水火土五行在人体表现为五脏之气,由五行复归于太极、无极,复归于道,即“五气聚于中宫”。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使精气神三元复归于道,即“三元攒于顶上”。修炼实际上就是使五行凝练成丹,使后天情识返还于先天真性。“性者,神也,命者,气也。性若见命,如禽得风,飘飘轻举,省力易成。《阴符经》云:禽之制在气是也。修真之士不可不参,不可渗漏于下士,恐有神明降责。性命是修行之根本,谨紧锻炼矣。”(《第十一论混性命》) 在修“性”的同时,也要炼“命”,即“混性命”。“根者是性,命者是蒂也。”“宾者是命,主者是性也。” 由于重阳真人认为修性是炼命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炼命是修性的辅助手段,因此在处理修性与炼命的关系上,以修性为先为主,以炼命为后为辅。这也是全真道与钟吕金丹派南宗“先命后性”的区别所在。尽管全真道内丹修炼以“明心见性”、“炼神还虚”的灵魂成仙为终极目标,但是在“炼命”的过程中仍然要借助对身体的修炼,由此可见,只有达到性命双修、形神俱妙的状态才能最终全真入圣。 性若见命,如禽得风,飘飘轻举(资料图:图源网络) 《重阳立教十五论》的教育原则与方法 教育既要有内容,也要有适当的原则与方法,否则教育活动就无法有效开展。在创教传道的过程中,重阳真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仅提出了授道的原则和方法,还注重对弟子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和培养,引导他们悟真成仙。 (一)真行实践 为实现全真入圣的教育目的,除了以内丹修炼为教育内容外,重阳真人还辅以真行实践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人的道德既包括内在的道德意识,也包括外在的道德行为,道德修养就是要做到“知行合一”,不断在实践中提高道德境界。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求道的基础,重阳真人所选弟子都是孝顺纯善、品性高洁之人,马钰“学穷六艺,行包九德。夫其器量弘深,襟宇豁达,邈乎人不可及”,谭处端“为人慷慨,识度不凡,孝义传家,甚为乡里所重”,刘处玄“舍良田八十余顷与龙兴巨刹”,郝大通“事母孝”等。 只有高明之人经过苦志多年的积功累行才能入圣道,“只修外功,不修内行,如画饼充饥,积雪为粮,虚劳众力,到了成空。”(《第五论盖造》) 所谓“真行”是指广行善事、救济贫苦、传道度人等积功累德之事。全真道的“真行”吸收了儒家济世和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思想,认为内丹修炼之事完成后还要入世真行实践,功行圆满才可成为天仙。《重阳立教十五论》特别提出了“合药”以行医救疾的真行,“药者,乃山川之秀气,草木之精华。一温一寒,可补可泄,一厚一薄,可表可托。肯精学者,活人之性命。”(《第四论合药》) 《重阳立教十五论》将伦理说教与成仙学说相结合,以真行实践作为得道成仙的基本条件,为当代道教如何发扬自身的教理教义,开展具有道教特色的慈善活动提供了指导和启示。 道德修养就是要做到“知行合一”(资料图:图源网络) (二)自我教育 “谩说修行学大道,切须先向身中考,劝公第一莫多情,天若有情天也老。” 重阳真人重视自我觉醒、自我修行的自我教育原则和方法,积极引导信徒过一种自我约束的内省人生。全真道提倡出家住庵修行以得心安神畅,就是希望道教徒接受宫观生活的陶冶熏陶,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比如合道伴“有三合三不合:明心、有慧、有志,此三合也。不明著外境,无智慧性愚浊,无志气干打哄,此三不合也”,只有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拥有独立的人格和心志,才能做到“不可顺人情,不可取相貌,唯择高明者”。(《第六论合道伴》) “茅庵草舍,须要遮形,露宿野眠,触犯日月。苟或雕梁峻宇,亦非上士之作为,大殿高堂,岂是道人之活计”,在面对盖造事宜时,重阳真人认为“斫伐树木,断地脉之津液,化道货财,取人家之血脉”,这实际上是要求道教徒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要滥砍滥伐、大兴土木,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提出“有志之人,早当觅身中宝殿,体外朱楼,不解修完看看倒塌。聪明君子,细细察详。”(《第五论盖造》) 当今社会面临着环境污染加剧、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破坏严重的危机,人们应该学会自律,自觉与自然和社会建立和谐相处的关系,实现人性向自然的回归,实现“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 (三)三教合一 “三教合一”可说是全真道最鲜明突出的教育原则和方法。重阳真人创教时,就主张“不主一相,不居一教”,如其曾筑“活死人墓”并在“四隅各植海棠一株”,意喻“将来使四海教风为一家”。 在山东传教时,又称其教“太上为祖,释迦为宗,夫子为科牌” ,除劝信徒诵读道教《道德经》《清静经》,还要读儒家《孝经》和佛教《般若心经》等,其所建立的教会组织都在名称前加上“三教”之称。《重阳立教十五论》对“三界”的描述“心忘虑念即超欲界,心忘诸境即超色界,不着空见即超无色界” ,对“法身”的界定“不空不有,无后无前,不下不高,非短非长,用则无所不通,藏之则昏默无迹” ,就借用了佛教的术语和说法。《重阳立教十五论》在论及“住庵之法”时要求“动静得其中,然后可以守常安分”,在论及“学书之道”时要求“不可驰骋”,在论及“合药”时要求“不可不通,不可执着”,在论及“合道伴”时要求“不可相恋,相恋则系其心,不可不恋,不恋则情相离。恋欲不恋,得其中道可矣。” 等等贯穿始终的“得中”思想与儒家的“中庸”、佛教的“中观”相一致,正体现了重阳真人“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 的教育理念。“三教合一”减少了全真道的传播阻力,巩固了发展根基,这种“和而不同”的思想为当今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借鉴。(编辑:妙眼) (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邓冲,教育学硕士,2016年中国道教学院道教经义专业本科班毕业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