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景元 关圣帝君,民间俗称“关公”,“关二爷”,“关老爷”。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将军,据《三国志》记载:“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关羽一生,战功显赫。可惜后来,被孙权击杀,斩于临沮。 关羽一生,战功显赫。可惜后来,被孙权击杀,斩于临沮。(资料图) 宋朝以前的道教并不崇奉关公 关公在很长一段时间,是并不被列为道教神明的行列的。 别说关公,就是周公、孔子、伍子胥等,在仙界都没有特别明显的位置。所谓“或入仙品而仙家不显之。” 《真诰》说:“自三代已来,贤圣及英雄者为仙鬼中,不见殷汤、周公、孔子、阖闻、勾践,春秋时诸卿相大夫,及伍子胥、孙武、白起、王蓊,下至韩信、项羽辈。或入仙品而仙家不显之,如桀纣、王莽、董卓等,凶虐过甚,恐不得补职僚也。而异域有冒顿、跋顿、石块、石勒诸骁杰,亦都不预及言之耳。” 关公在仙界到底有没有位置,我不知道。起码在南北朝的天师道道士的眼里,关公是不能被作为神仙供奉的。 《陆先生道门科略》云:“人鬼错乱,六天故气称官上号,构合百精及五伤之鬼、败军死将、乱军死兵,男称将军,女称夫人,导从鬼兵,军行师止,游放天地,擅行威福,责人庙舍,求人飨祠,扰乱人民,宰杀三牲,费用万计,倾财竭产,不蒙其佑,反受其患,枉死横夭,不可称数。”这里说到“败军死将,乱军死兵,男称将军,女称夫人”。从这句话可以知道,所谓的“人鬼错乱”,并非真的是白天见鬼,而是有“鬼”依附在人身上,号称“将军”“夫人”。要求生人为之建庙,以求祠祭。这些依附人身的鬼,又以“败军死将”为多,也就是战争中死去的亡灵。严重干扰了社会生产生活,祸害人间。 所以,作为战争中阵亡的将士,在当时是不被道教徒所崇奉的。天师道的盟威清约,就有一条:“千精万灵,一切神祇,皆所废弃,临奉老君三师,谓之正教。”意思就是,除了老君、三师所传的“正一盟威之道”以外,其他的神明,都是六天故气,在废除之列。 道士成天想着怎么朝斗、飞升、炼丹,对于关公根本没有兴趣。(资料图) 在这段时期里,也没有看到道教庙宇里,有关供奉关公的记载。道士都忙着修炼正法、经箓,天上大神很多,关公根本排不上号。大家都忙着修神仙,关公也帮不上忙。所以天师传教,一直到宋朝初期,这段时间,关公的崇拜是不显的。这段时期的道士,以修炼经法为主。比如受三皇箓的,就修《三皇经》;受中盟箓的,就修《度人经》;受上清箓的,就修《大洞真经》。道士成天想着怎么朝斗、怎么飞升、怎么炼丹,对于关公根本没有兴趣。 关公帮助张天师治理解州盐池的事情 话说,关公信仰的兴起,还得说到我们的张天师。据《汉天师世家·卷三》记载: 崇宁二年,解州奏盐池水溢,上以问道士徐神翁,对曰:‘蛟孽为害,宜宣张天师。’命有司聘之。明年赴阙召见……十二月望日,召见。上曰:‘淤池水溢,民罹其害,故召卿治之。’命下即书铁符,令弟子祝永佑同中官投盐池岸圯处。少顷,雷电昼晦,有蛟孽死水裔。上问:‘卿向治蛟孽,用何将?还可见否?’曰:‘臣所役者关羽,当召至。’即握剑召于殿左,羽随见,上惊掷祟宁钱与之曰:‘以封汝。’世因祀为崇宁真君。 说是崇宁二年,解州盐池发了洪水。当时徽宗皇帝问高道徐神翁,徐神翁说:盐池水患,是蛟龙为害,于是就向皇帝就推荐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来治理水患。第二年,也就是崇宁三年,徽宗皇帝召见了张天师,命其治理盐池水患。张天师领旨,书符召将。没多久,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有蛟龙被击杀,浮出了水面。皇帝很惊讶,问虚靖天师:“刚刚请的是哪位神将?可否让我看看?”虚靖天师,就把关羽召了出来,皇帝一看,很威猛,吓得抓了一把崇宁钱,扔给了关羽。从此,封关羽为崇宁真君。 天师命关云长统领阴兵,与蚩尤大战七天。(资料图) 张天师请关云长治理盐池水患的故事,《宣和遗事》中也有记载。《三教源流搜神大全》里说:这个蛟龙是蚩尤所化,因为宋朝皇室崇奉轩辕。蚩尤与轩辕是世代仇家,于是蚩尤出来捣乱,破坏盐池。王钦若说,蚩尤是邪神,可命张天师来治理。于是,皇帝召张天师来治理盐池水患。天师命关云长统领阴兵,与蚩尤大战七天。元杂剧《关云长大破蚩尤》就是根据这个故事改编而成的。 这个故事是关公的一个转折点,《万历野获编》说:“至宋大中祥符之甲寅,盐池大坏,关壮缪以阴兵与蚩尤大战而破之,始为之建祠。至崇宁元年,加封关为忠惠公。大观二年,又加武安王。盖关自以桑梓之乡,加意拥护,而盐池之功,遂超盐神而上之矣。” 由于通俗文学的推波助澜,关公的信仰在民间迅速传播开来。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记载,宋真宗的时候追封关公为“义勇武安王”,宋徽宗的时候封尊号为“崇宁至道真君”。从此以后,关公就成了道教雷部的将军了。后来,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关公被塑造成了忠义的化身,在百姓之中影响深远。 清朝皇室崇奉关公 《万历野获编》说:“今祠庙之盛,无过玄帝及关公,且遍天下。蜀中则诸葛武侯香火最盛;川北一路,则独祀张翼德,盖阆州故其部内也。”足见在明朝的时候,祠奉关公的庙宇就很多了。而崇奉关公,则是在清朝达到了顶峰。 清朝皇室把关公当做护国神。梁章钜说:“相传每朝之兴,必有尊神为之护国。前明为岳忠武,我大清则奉关帝护国。二百年来,武功之盛,震迭古今。神亦随地显灵,威震华夏。故朝廷尊崇封祀,洋溢寰区。” 至于满清所以奉关公为护国神,清人王嵩儒归结为:“本朝未入关之先,以翻译《三国演义》为兵略,故其崇拜关羽。其后有托为关神显灵卫驾之说,屡加封号,庙祀遂遍天下。”也就是说,满清入关之前,就是通过《三国演义》来学习兵法的。所以满人对关公最熟悉。 被满人利用,以笼络其他民族。(资料图) 因为在满清没有入关之前。曾经就明朝请赐神像,出关供奉。当时明朝就颁赐了一尊关公的雕像给满人,满人在盛京(今沈阳)建庙供奉关公。后来满人出征的时候,也必请关公随同军队进退,期望得到关公的庇佑。 《清史稿·礼志》云:“清初都盛京,建庙地载门外,赐额“义高千古”。世祖入关,复建庙地安门外,岁以五月十三日致祭。顺治九年,敕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雍正三年,追封三代公爵,曾祖曰光昭,祖曰裕昌,父曰成忠,供后殿。增春、秋二祭。洛阳、解州后裔并授五经博士,世袭承祀。” 乾隆三十三年下诏:“关帝力扶炎汉,志节懔然,陈寿撰志,多存私见。正史存谥,犹寓讥评,曷由传信?今方录四库书,改曰忠义。武英殿可刊此旨传末,用彰大公。”纵观整个清朝,对于关公的褒崇是不遗余力的。关公被满人视为护国神。 据《清史稿》记载:“嘉庆十八年,以林清扰禁城,灵显翊卫,命皇子报祀如仪,加封仁勇。道光中,加威显。咸丰二年,加护国。明年,加保民。于是跻列中祀,行礼三跪九叩,乐六奏,舞八佾,如帝王庙仪。五月告祭,承祭官前一日斋,不作乐,不彻馔,供鹿、兔、果、酒。旋追封三代王爵,祭品视崇圣祠。加精诚绥靖封号,御书“万世人极”额,摹勒颁行。同治九年,加号翊赞。光绪五年,加号宣德。” 关公和刘备、张飞,结为异性兄弟的故事。被满人利用,以笼络其他民族。而在民间,关公也成为民间帮会所崇拜的对象,其所代表的精神是忠义和英勇。九十年代的香港片里,警察局里都供奉有关公。其实关公信仰,更是一种民间信仰,世俗信仰。道教将关公信仰纳入体系,实际上是道教对世俗信仰的妥协与融合。但是宗教的世俗化,也是世界其他宗教发展的一个趋势。(编辑:如风) (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文/万景元,腾讯道学专栏作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