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知乐斋主 真武大帝是道教神仙谱系的重要一员,真武本为北方水神的四灵之一,号为“玄武”,其最初的形象为龟蛇合体,汉代玄武之神主领北斗七星,至宋代玄武信仰已有广泛的影响,玄武神也逐渐人格化为“真武灵应真君”,真武修真的故事也在此时形成和完善,元代崇奉真武,加号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明代自太祖、成祖起,真武就成为明代皇室的保护神,真武信仰也成为道教最有影响的信仰风潮之一。清代以来,真武信仰依然风行全国,并逐渐与民间信仰融合在一起,尤其在广大的北方地区,衍生了许多真武大帝的另类传说和民间名号来。 真武大帝 资料图 真武修真故事中逐渐融入民间性和地域性的内容 真武修真的故事在宋代已经定型,在道教经典中有比较详实明确的记载,主要有《玄帝实录》、《真武启圣录》、《太上说真武本传妙经》等,记述了静乐国太子真武在湖北均州武当山修炼成仙的曲折经历。清代真武信仰的民间化,在各地形成了不少不同于道经的另类传说,虽然保存了真武修真故事的基本框架,但融入了不少民间性和地域性的内容。 资料图 甘肃兴隆山民间对真武故事大加改编 甘肃榆中县和环县境内的兴隆山地区,民间流传着真武在此修真的传说,据《民间故事集成·无量祖师》所载榆中县民间流传的真武修真故事:靖乐皇帝老年得子名为无量,继位之后考察民情深感民风堕落,有出尘之念,于是到兴隆山苍龙顶修道,因误伤五个考验他的仙女而追悔莫及,从苍龙顶舍身跳崖,肚肠变为龟蛇。这个传说除了保留静乐(靖乐)国王和龟蛇的元素,对真武修真的故事大加改编,而且为真武大帝增加了“无量祖师”的名号,都是道教经典所不曾记载的内容。 崆峒山改编真武故事加入佛教元素 无独有偶,甘肃平凉崆峒山也流传着真武修真的本地传说,相传年少的“无量祖师”(真武大帝的民间名号)在崆峒山修道,深感进步很慢,于下山途中遇到观音化现的老母,老母以铁杵磨针的言行启发无量祖师,使他回心转意,回到山顶继续修炼,后因误伤观音化现来试探的少女,真武悔恨而舍身跳崖,肚肠化为龟蛇,灵魂被神佛接引而升仙。这个故事与兴隆山真武修真故事破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对“铁杵磨针”和“舍身跳崖”等情节大加改变,而且融入了不少佛教的元素。真武成为更为民间化的“无量祖师”,修真的武当山改成了崆峒山,并将紫气元君化现的老母改成了观音菩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