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书工作使我结识热爱道教的朋友 我为这套丛书策划、编辑的第一本书是《南华真经副墨》,说来也有一段因缘。2006年9月份,我参加了第六期全国古籍社编辑培训班,培训期间,我认识了当时巴蜀书社的谢正强编辑,他是道教研究的学术重镇四川大学毕业的道教学博士。他与培训班各位同行交流道教学术的谈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我于次年接手“道教典籍选刊”之后,我多次通过电子邮件与谢博士交流,请教了一些有关道教学术圈的问题,还曾在9月份当他来北京参加某项活动时,拜访他,与他做了一次详谈,向他了解了学界的很多状况,希望这项工作能有点起色。他后来向我推荐了《南华真经副墨》这部书稿。 《南华真经副墨》书影(资料图:图源网络) 书稿的整理者是浙江的蒋门马先生。人如其名,蒋先生是个很有个性的人。他是浙江大学外语系毕业,在宁波电视大学教英语。但他醉心于道教文化,且造诣颇深,曾在其他出版社出版过古籍整理著作。他还主持了一个名叫“白云深处人家”的网站,旨在为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大量的道教文献,在海内外道教学界极富盛名。经过审稿,我们发现,蒋先生不仅精通道教文献,而且娴于音韵训诂,书稿质量达到了我们的要求。蒋先生按照我们的要求,对体例等问题做了修改打磨,实现了与我们的合作。再往后,我们有了第二次合作,他帮我们整理清代黄元吉的《道德经注释》。 刊书工作大家兢兢业业 通过谢正强、蒋门马先生,我逐渐与很多喜欢道教典籍整理的人士建立了联系,这其中,不仅仅有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士,也有很多蛰伏“民间”的非学院派爱好者。他们有的人还主动联系我,要么向我推荐人选,要么自荐书稿。《道言五种》一书就是在这种互动中问世的。 这本书的整理者叫蒲晓锋,曾经师从过当代名医胡海牙学习中医针药学。他通过蒋门马先生的介绍,联系上我。我们合作了《道言五种》这部书稿。他当时租住在北京丰台区,没有正式的工作,在一家出版社做兼职编辑。他对版本非常地关注和痴迷,哪怕是一个道听途说的民间抄本,他也要一探究竟,才敢动手整理。我们后来也协商过其他书稿,皆因各种原因而未能再续合作。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那些看起来毫无影响的抄本难得寓目而作罢。蒲晓锋这一种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说,他和几个朋友为了搜集道教文献花了很多钱。特别是,当我有一次给他寄样书的时候,经旁边正与我聊天的同事的提示,我才注意到,他提供的租住的收书地址竟是一个小区的地下室。这让我感慨良久。 《神仙传校释》是中山大学胡守为先生整理的。这本书稿篇幅不大,但其修改、编校过程却颇费周折。为了修改事宜,我不知折腾胡先生多少次了,胡先生都认真对待。我只记得有一次我很急躁,我给胡先生发邮件出言很重,警告他说,如果再改不好,出版以后会很快被新的整理本所替代。胡先生回信很坦然,说愿意甘作人梯,如被取代,是学术幸事。在此期间,胡先生还因为一次车祸,受伤住院。胡先生曾亲炙陈寅恪先生,后来担任过中山大学副校长,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我为当时的年轻气盛感到惭愧。 中山大学胡守为先生(资料图:图源网络) “结识”王家葵先生,是我截止到目前的职业生涯中最值得说道的事情。与他建立联系,说起来也很特别。2008年的一天,书局领导把南京大学赵益先生整理的《真诰》一书书稿交给我,让我处理这个选题。在审稿过程中,我向赵先生提出,陶弘景的《真诰》与《登真隐诀》属于姊妹篇作品,互相补充,互为表里,请他也把《登真隐诀》一起整理出来。赵先生以该书“散佚各处的比较多,一时难以完成,很难超越时贤”的谦词婉拒了我的请求,但他推荐四川王家葵先生承担此任,因为王老师此前做过类似的工作。我又请赵先生提供王家葵先生的联系方式,他谦称自己只是以玩票的方式来做道教典籍的整理工作,与道教学界人士交游不多,没有王家葵先生的联系方式。不得已,我就从网上搜索,也没有找到王老师的邮箱。但是,我发现了他的博客,我就申请了一个账号,以“小纸条”的形式给他留言。我记得,“小纸条”最多留言五十个字,我向王老师简单地自报家门,留下电子邮箱地址,说有事相求,请他回复我。没有想到,王老师很快回复了我,我们很快确定了《登真隐诀辑校》的选题。王老师动作迅捷,很快就交稿,贡献出了高质量的《登真隐诀辑校》,该书甫一出版,深受学界好评。 道教研究学者王家葵先生(资料图:图源网络) 王老师对陶弘景情有独钟,继《登真隐诀辑校》之后,又贡献了《真灵位业图校理》和《养性延命录校注》两部书稿,都是古籍整理的精品。尤其是《养性延命录校注》一书,虽然国内外前贤时彦对《养性延命录》已有了多种整理本,但王老师以其精湛圆融的功力,使本书后出转精,超迈绝伦,增一字则长,减一字则短,达到了古籍整理著作的最高水平。目前,王老师正在为我们整理陶弘景(与梁代周子良一起署名)的另一部著作《周氏冥通记》,佳音可期。王老师身为中医药学教授,博雅好古,除了精通道教、医药文献,还擅长书法篆刻,他整理这几部著作的题签都是他自己的墨宝。回顾往事,我特别惦念“那张”消失在茫茫网络海洋中“小纸条”,正是它,在虚拟的世界中让我结识了王家葵老师。当然,我最要感谢的还是王老师本人,他那炽热的古籍整理情怀,不逐名利、甘于奉献的恢弘气势,为一套内容艰深、步履踟蹰的古籍整理丛书点亮了极为耀眼的光芒。 丛书另加格外关注杜光庭 我们除了重视六朝梁代陶弘景的作品,还格外关注晚唐五代道门领袖、道教理论家杜光庭的有关著作。杜光庭是中古时代道教学术的集大成者,对道教教义、斋醮科范、修道方术等多方面做了研究和整理,被时人盛赞为“词林万叶,学海千寻,扶宗立教,天下第一”。终其一生,著述宏富,仅收入《正统道藏》的存世著作就有二十七种,其中包括《道德真经广圣义》、《广成集》、《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道门科范大全集》、《墉城集仙录》等要籍;另外,《全唐文》收有他的文章302篇。谓之著作等身,绝不为过,乃至因此而产生“杜撰”一词。 晚唐五代道门领袖杜光庭(资料图:图源网络) 杜光庭的著作,我们已经整理出版两部书稿,其一是董恩林先生点校的《广成集》,其二是罗争鸣先生编校的《杜光庭记传十种辑校》。董恩林先生是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所教授,著有《唐代老学:重玄思辩中的理身理国之道》、《唐代老子诠释文献研究》等专著,对唐代老学深有研究。我很早就想约他做点这方面的工作。凑巧的是,2008年年底,董先生来书局洽谈其他项目,我们见了面。向他我提出整理杜光庭作品的建议,他答应整理《广成集》。虽然他当时书局之行的目的没有达到,但《广成集》点校本却成为一个不错的“意外收获”。 华东师大古籍所的罗争鸣教授是一位杜光庭研究专家,专攻杜光庭的“道教小说”。上下两册的《杜光庭记传十种辑校》一书就是对杜光庭撰写的十种记传类著作进行了辑录、点校、辨正,分别是《录异记》、《道教灵验记》、《历代崇道记》、《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天坛王屋山圣迹记》、《神仙感遇传》、《墉城集仙录》、《仙传拾遗》、《王氏神仙传》、《洞玄灵宝三师记》;另有附录两种,即《青城山记》和《毛仙翁传》。一册在手,杜光庭仙道类作品尽收眼底,特别是收罗了那些有较高价值,但由于篇幅较小,不宜单独成书的文献,省却了各个领域学者的翻检之苦。本书的辑校,充分发挥了罗先生的特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