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传承心血 兢兢业业 《道家金石略》诞生始末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道教学术研究微信公众号 佚名 参加讨论

    《道家金石略》是道教碑刻史料籍
    中国道教碑刻史料籍。现代历史学家陈垣编、陈智超增补并校勘。本书收录自汉魏六朝至明代有关道教的碑碣题铭史料,共1,538通。资料来源以缪荃孙艺风堂拓片、张仁蠡柳风堂石墨为主,并辑录《道藏》、各种金石志、地方志、历代文集中有关道教的碑文资料,少数虽非碑文,但内容重要、史料价值高者,作为附录收入。
    《道家金石略》的地位
    卢仁龙在《中国道教》评论道:
    它是文献发展史上第一部独特的专题大型金石略著作;
    为道教史研究提供了全面、丰富的新资料;
    对研究历史上著名人物、事件与道教的关系,以及文集、总集的编撰,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蔡美彪评《道家金石略》的伟大在于
    1)陈垣先生研究宗教有着独特的风格
    历来宗教史研究,大体有两种途径: 一是依宗教学的观点去探讨教义与思想源流;一是以史学的观点去考察宗教的历史活动。
    援庵先生以史学家而研究宗教史,往往是从历史的全局着眼,联系一代史事去考察宗教的轨迹,对各个宗教的传布、 演变、 人物、 典籍以及对社会、 政治、 文化的影响等进行多方面的研考,同时又善于利用史学家未及注意的宗教典籍去订正史籍的讹误 ,补充史籍的阂遗 。 援庵先生关于宗教史的多种论著,既是以历史学的观点与方法探考宗教 ,又据宗教典籍补证历史 ,从而形成不同于前人的独特风格,开拓出前人未及涉足的许多新境。 在历史和宗教的广阔领域,纵横驰骋,左右逢源。
    
    历史学家蔡美彪(资料图:图源网络)
    2)编撰此书 编者态度严谨 一丝不苟
    援庵先生在他已刊的著作中,曾几次谈到《道家金石略》一书,说是“ 校雠不易” ,未能刊行。 所谓校雠不易,是有其深意的。智超同志在本书前言中,曾引述援庵先生家书说: “ 抄书易,抄碑难。 抄碑易,校碑难。 ” 又说:“ 寻丈拓片,摊置一室,剥蚀模糊,烟墨狼藉,抄碑谈何容易。 ”
    援庵先生所说校碑难 ,当不仅指校阅碑文的抄件,而还包括 校订碑刻文字。往古石刻,多经蚀剥漫穗,书家又往往杂用行体、 别体,都增加了识辨的困难。 拓本的摹拓,则有年代早晚之别,拓技精粗之分。 一般说来,年代较早的旧拓 ,因剥蚀较少,往往长于年代较晚的新拓。 但摹拓精良的新拓也可胜于摹拓粗糙的旧拓。 由于碑文上石年代的不同和地区的不同,刊于不同碑石的同一文书,也会有文句间的出入。 至于前人志书或文集中所载碑记文字与石刻文字互有异同,更是随处可见。 假如仅据已刊志书或某一拓影 ,即冒然判断碑拓的是非,便难免唐突。
    校碑之难,难于校书。 援庵先生屡叹校雠不易而未刊行,表现了他一贯严谨治学的学风。 但是,事实上,援庵先生对收录的石刻文字 ,已作过不少校勘考订工作 ,以眉批形式书于抄件之上。 现经智超同志细心录出,以边注形式分录于各篇碑记之后 。 在这些注文中,援庵先生曾参据金石志书及有关史籍,对各类刻石文字的内容,包括年代、 职名、 人物事迹等多有考校,间或订正前人著录的疏失 ,证补史书记载的漏误,一个边注即是 一篇考订文字。 倘若录出汇辑,即是有如钱大听《潜研堂金石文跋尾》之类的专著。 只是因为援庵先生生前尚未准备将此书刊行 ,以致未能撰写更多的校记,贻留后学。这是不无遗憾的。
    3)一家三代史学大家 编书质量上乘
    中国学术传统中,向有所谓家学,祖孙父子相传,形成学统。 近世学校授业,师弟相传,家学遂不再为人称道 。 事实上,子弟向父兄受业,日夜相从,耳濡目染,可以得到特有的学习环境,仍是学术传承的良好途径。
    援庵先生哲嗣乐素先生,继承父学,为宋史名家。在纪念援庵先生诞辰110 周年前数月竟不幸病逝,实是史学界的损失。 智超同志继承父祖之学,治宋元史及历史文献学。近年来,不惜全力整理乃祖遗著,为此付出了数年的心血。 援庵先生因家学得传,而使遗稿得以传布。 学术界也因陈氏后继有人,得以捧读援庵先生的遗编,是值得庆幸的。《道家金石略》是智超同志辛勤校补的巨编。 听说援庵先生的其他遗稿也在整理之中,切望也能早日刊布,以惠后人。
    4)《道家金石略》后续工作有大量增补
    智超与庆瑛同志在整理援庵先生遗稿时,除删汰重复者外,又增补了石刻40 0余通。 全书也由原稿的80 余万字扩展至百余万字。 可贵者增补部分主要是石刻拓本。
    增补较多者是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柳风堂旧藏碑拓164通。 南皮张氏柳风堂藏拓,抗日战争后归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收藏,数量与艺风堂藏拓略近,但多为前人金石书所未见,收择之精 ,有过于缪氏。 但因柳风堂向无碑目传世,故鲜为人知,远未充分利用。 智超同志从万余拓本中录出有关道家碑拓补入本书,无疑是极有价值也极为繁重的工作。 增补的柳风堂藏拓约有百篇,均属金元时期,多为前书所不载,其中有关真大道、 正一道的资料,尤为难得。
    
    陈智超,曾云瑛夫妇,摄于1971年(资料图:图源网络)
    综观本书增补的文字,虽仅为旧稿的四分之一,但增补后不仅使本书更为完备,也增加了它的学术价值。 增补者的辛勤劳绩,当会赢得读者的称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