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丹道养生 >

胡孚琛:道教内丹筑基功琐谈(4)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腾讯道学 胡孚琛 参加讨论

    辅助功之行功法
    先说行功法,此种闲庭漫步之法实际上还是动功,一般说应作辅助功之用。王重阳诗云:“两脚任从行处去,一灵常与气相随,有时四大醺醺醉,借问青天我是谁?”这首诗极得行功要领,行功正是要在如痴如醉的轻缓步态中体会天人合一、无人无我的境界。但初学时,意念稍注于足底涌泉穴,此为要诀。行到极佳处,即忘其行;达到行功如站功,动功如静功,实是在动中求静而至真静,故仍归回静功。次说站功法,此法《性命圭旨》和萧天石《道家养生学概要》介绍颇详,可以参考。我建议采取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之站桩功取代之。
    
    资料图
    辅助功之站桩功
    此法要诀有“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乃是生生不已之动”,站椿要求“内空洞,外清虚”,“注意顶心如线系”,两手轻松抬起,“臂半圆,腋半虚”,最后达到离形去知,虚灵独存,提挈天地,把握阴阳的境界。此术融入丹功,初炼时可用意微注海底阴跷穴,加之以提肛缩肾之动作,功夫加深,一任自然,只求松、静不动即可。再说坐功法,丹家入室静坐是最基本的功夫,比行功、立功、卧功要常用,特别是筑基功完成后则以打坐入定为主要修持法门。丹功之坐姿以方便坐为常用,有单盘腿、双盘腿,不舒服则垂腿而坐亦无不可。按法诀说须在坐时要求身正脊直,从头顶沿脊柱如一串铜钱垂下,然而初学者感不舒服,可放宽要求,直到功夫深了姿式自然超于正确,歪身弓背反会不舒服。至于止念、调息等开始亦不严格,但有一条严格要求身形不动,先在外形上死死坐着不动即可。坐功有加以守窍者,一般守下丹田,但也可据师传守眼前虚无窟子、上田、中田等,不拘一格。我所要讲的是佛教的跏趺坐,全真道将其引入丹功,至于金庸小说里也将“五心朝天”当作丹功要诀,这是不必要的。《参同契》中仅有“缓体处空房,委志归虚无,无念以为常。证验自推移,心专不纵横。寝寐神相抱,觉悟候存亡”之说,魏晋以前古仙更无跏趺坐之传。
    卧功法 以卧入静
    佛法博大精深,我仅研究些和内丹学有关部份,佛陀立跏趺坐自有原因,我只能说跏趺坐只利于学佛,但不利于学仙。后讲卧功法,陈抟有十二睡功图,讲究侧卧。我在这里先不讲睡功,只讲以卧功入静招摄先天一气之法,进行人体和宇宙的能量交换,还是仰卧最易得气。仰卧一般守黄庭中宫,但亦可配合观想采气法。气功师用尽手段自我搬运体内的气血,结局终不能将人体生命系统发生本质变化。内丹家要进行人体和宇宙的大循环,不能仅在腔子里摸索。何况仰卧的姿式,符合内丹学“未学生,先学死”的原理,直至息停脉住,如枯木僵尸,生机内脏,这才是真正仙家境界。
    静功的时间规定
    最后讲一下静功的时间规定。以静坐为主,半个小时之内,不见效验,真正的效验一般发坐在半小时之后。因之内丹筑基功入手,起码要一小时,即丹经中讲半个时辰。第一年每天从半小时渐增至一小时,随后逐日增加半分钟,一步紧似一步,第二年则增至二小时(即一个时辰)。
    丹法要诀 虚寂恒诚
    如此逐年增加,由二小时至四小时,再至六小时,再至八小时,再至十小时,直至十二小时(六个时辰),日日炼功,不能间断。丹家直炼到每日八小时、九小时至十二小时连续静坐,如此气满不思食,神旺不思睡,精气神由后天转为先天,相互打成一片,炼作一团,自然达到结丹的仙人境界。人们可以发现,随着丹功的进程,静坐时间越来越大,饮食则越来越少,最后食睡全无,息停脉住,才是真正的“活死人”功夫。“虚寂恒诚”四字,为丹法要诀,如学者不立大誓愿,不下真属尖缘未断,是难以进入仙道之途的。我开始讲见地、修证、行愿三者,行愿为先,又将丹功修炼的年龄定在48岁至60岁之间,其原因也在这里。有志于此道者必须有缘、有学、有钱、有闲,才能有条件步入修证阶段。此为略述丹经筑基功的大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