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黄庭两卷消长昼:文学作品中的《黄庭经》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詹石窗 参加讨论

    文/詹石窗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道教不仅建立了自己的一套组织系统,而且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资料。这些资料有的是从先秦诸子中承袭而来,有的则是道门中人在具体活动中为了修行需要而撰写的。就内容而论,道教经书颇为庞杂,涉及面相当之广。道门中,人的思想宗旨是“延年益寿,羽化登仙”。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积极探索修行法门,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就是“炼丹”。
    
    延年益寿,羽化登仙
    为阐述内炼的道理与方法,道门中人相继撰写经书。经过千余年的累积,内炼的经书成为《道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献,虽然由于历史的原因,包含着许多糟粕,但也具备某些科学因素,有许多内容在今天看来还具有现实的养生价值。例如颇受道门中人关注的《黄庭经》就是其中很有影响的一部。《黄庭经》的影响力已然超越了道家养生的范畴,在多部文学作品中都有着颇具神秘色彩的描述。在这些描述中,我们可以对《黄庭经》的成书过程进行详细的了解。
    日诵黄庭 悟道修真:《封神演义》中的《黄庭经》
    翻开长篇章回体小说《封神演义》,我们可以发现书中多次涉及《黄庭经》,例如第二十三回《文王夜梦飞熊兆》写姜子牙垂钓渭水,守时待命,不管闲非,日诵“黄庭”,悟道修真。又该书第二十四回《渭水文王聘子牙》开篇即出诗一首:别却朝歌隐此间,喜观绿水绕青山。黄庭两卷消长昼,金鲤三条了笑颜。柳内莺声来肠肠,岸傍溜响听潺潺。满天华露开祥瑞,赢得文王仙驾扳。
    
    黄庭两卷消长昼,金鲤三条了笑颜
    文中所言之“黄庭”,乃是《黄庭经》的简称。可见,《黄庭经》这部书不仅是道门之宝典,而且成为小说家进行艺术创作的资料凭借。《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本是先秦时期的一位神仙人物,说他那时就在诵读《黄庭经》不过是小说家的艺术构想,因为有关姜子牙的历史文献并没有言及《黄庭经》的事。不过,小说家的创作却也不是全属空穴来风。可以说,这是《黄庭经》长期流传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
    魏夫人与《黄庭经》:《太平广记》中的描述
    考诸道教经书总集,可知《黄庭经》分为三部,即《上清黄庭内景经》、《上清黄庭外景经》、《上清黄庭中景经》。就《内景》与《外景》而言,其问世亦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笔。
    欧阳修说:“《黄庭经》者,魏晋时道士养生之书也。”宋末道教学者俞淡也说:“《黄庭经》恐是魏晋间文章。”欧阳修与俞淡以为《黄庭经》出于魏晋时期应当有一定的根据,因为晋代著名道士葛洪《抱朴子内篇•遐览》已著录了《黄庭经》。据说,此经的流布与魏晋间女道士魏夫人有很大的关系。
    
    魏夫人
    《太平广记》卷五八《魏夫人传》说:魏夫人是任城人,晋司徒剧阳文康公魏舒之女,名字叫做“华存”,字贤安,幼年起就雅好道法,她“志慕神仙”,渴求能够“冲举”飞升,不论亲戚往来,她还是专心修道。到了二十四岁的时候,在父母的强迫下嫁给了南阳人刘文,生了两个儿子。在儿子稍长大时,她就“离隔宇室”,在另外的屋子中就寝,一心期盼幽灵,精诚弥笃。据说她修斋达三月之久,感动了太极真人安度明、东华大神等许多神明下降。有景林真人者授予《黄庭内景经》,吩咐她昼夜存念,读之万遍,乃能“洞观鬼神,安适六腑,调和三魂五脏”。
    《太平广记》的记载颇带神秘气息;不过,却也有迹可寻。关于魏夫人之父魏舒的生平见于《晋书》卷四一。其所载魏舒的籍贯、官衔与《太平广记•魏夫人传》大抵相合,估计魏夫人华存乃实有其人。又据《仙苑编珠》卷中及《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等道书所载,魏夫人住世凡八十三年,以晋成帝咸和九年岁在甲午(334),乃“托剑化形而去”,也就是化去形体离开人世。其父与此时的清修人物山涛、张华等多有往来,《晋书》卷四十一《魏舒传》称之曾劝武帝“以六合混一,宜用古典封禅东岳”,这说明魏舒本是个好道人物,其思想不能不对子女发生影响。这样,魏华存期幽灵而得《黄庭经》一事便有其家庭的宗教背景了。
    按照《茅山志》卷十的记载,魏夫人是在晋太康九年得到景林真人王君降授“宝经”的,这部“宝经”指的就是《黄庭内景经》。所谓“降授”,很可能是一种扶乱降笔的行为,即通过存想神明或咒语的引导而致神明“附体”说经。就其亲笔操作的角度而言,其撰写者很可能就是魏华存。
    同成文于魏晋:黄庭内外景经的分野
    正如《黄庭内景经》一样,《黄庭外景经》的问世年代是难于找到确切根据的;不过,从《内景经》名称的使用情况也可以追溯到某些踪迹。因为“内”是与“外”相对而言的,无“外”就不必言“内”。除了上述诸多文献言及《内景》外,陶弘景《真浩》卷九《协昌期》记六月一日夜清灵真人“降言”时也述及“内景”,谓“山世远受孟先生法,暮卧,先读《黄庭内景经》一过乃眠,使人魂魄自制炼”。
    
    王羲之手书《黄庭经》宋刻本
    所谓“孟先生”当是戴孟,《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七曾述其受业于山世远之事,或以为汉代人。这个资料表明,此时道门中仍以《内景》为重,但同时也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道人们在谈及《黄庭经》时主观上已有“内外景”之分,为了不同《外景》相混淆,故而于授受源流的描述中便不再泛称《黄庭》。
    至于《外景》名称的最早面世,一般以大书法家王羲之书以换鹅为其标志。王羲之是在三十七岁的时候书写《外景》的。从其生年公元303年推算,则书写《黄庭外景经》是在公元340年,因此《黄庭外景经》问世之下限亦不迟于这一年,而其上限当不早于《内景》问世之年,故《外景》亦当为魏晋间作品。
    本文由腾讯道学根据《<黄庭经>的由来及其与易学的关系》一文整理、节选发布,作者詹石窗,选自《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