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丹道养生 >

冬病夏治 小暑节气的养生经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腾讯道学 济源市阳台宫 参加讨论

    小暑节气,气温升高,天气闷热,容易让人情绪变坏,诱发疾病。小暑时节如何养生?如何做好“冬病夏治”呢?一起看看小暑节气的“养生经”。
    
    资料图(来源于网络)
    一、小暑节气在中医养生中的地位​
    在节气中,小暑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专家介绍,小暑时节,大地上不再有凉风,所有的风都带着热浪。暑是炙热的意思,小暑自然为小热,还没有热到极致。俗语说“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中医认为,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人体的饮食、运动应该有与此季节相对应的改变。从小暑至立秋这段时间称为“伏夏”即“三伏天”。​
    二、“冬病夏治”具体是指哪些病?​
    “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容易在冬季加重的病症,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梅气)扁桃腺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性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还有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并趁其缓解时采用辩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治疗方法有辩证施治,内服中药,针灸按摩,贴膏药等方法,从而达到一定的疗效。​
    1)针灸按摩:能醒穴、温经、通络等作用。如:天突,中、肺俞、心俞、大椎等穴。​
    2)药物常选用:辛温芳香,逐瘀温阳,驱寒等功效药物;如:白芥子、苏子、麻黄、桂枝、竹沥、地鳖虫,姜汁等。​
    
    资料图(来源于网络)
    三、适合小暑节做的运动有哪些?​
    夏季适宜游泳、散步、郊游等活动,能起到健脾、养生、生津之效。​
    游泳健身运动,早在《诗经》中就有“泳之游之”的词句,游泳既能消暑取凉,又能从中得到乐趣与锻炼。专家建议,游泳要注意不要空腹游泳或者饭后立即游泳,而且游泳时间不要过长,以半小时为宜,下水前要做些适当的运动热身。​
    散步、郊游,能让人节欲守神,善于满足,以保持乐观的情绪,戒燥戒怒,努力培养自己处事不惊,遇事不乱的心态。如《内经》所说“更宜调息净心,常好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心热矣”,做到心静。​
    四、小暑节气从穴位入手护佑脾胃​
    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肾一虚,正气则虚,邪气则盛。因此扶养正气贵在温补脾肾。但中医很多专家更主张补脾胃,认为脾胃的强弱是决定寿命的关键。《景岳全书》中说:“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王,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通过调理脾胃,能够提高人的抗病能力,对整体状态进行调整,可以防止衰老。​
    中医认为,温补莫过于灸法,能壮人阳气,益人真阴。艾灸有6大功效: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古人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灸法,虚寒者能补,郁结者能散,有病者能治,无病者灸之可以健身延年。​
    灸哪里才能温补脾肾呢?宋代医家窦材《扁鹊心书》的一句话:“人于无病时,长灸关元穴、命门穴、气海穴、中脘穴……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命矣。”这4个穴位是温补脾肾、扶养正气、延长寿命的要穴。​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是元气出入的关卡;​
    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是阴中之阳、元气之海;​
    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能养脾胃;​
    命门(位于第二腰椎下两肾俞之间)顾名思义,是人体的生命之门,具有温煦、推动五脏六腑之阳气的作用。​
    每天对这4个穴位艾灸10~20分钟,以皮肤发红为宜,可强壮元阳、理脾和胃,增强抗病能力。平时忙碌的人也可以多按摩这几个穴位。​
    助人为乐足三里:​
    从中医经络学来看,足三里穴是胃经的合穴,合穴即全身经脉流注会合的穴位,治脏腑疾患,尤其擅长治疗腹部疾患。足三里穴可谓是一个多面手,有通调百病的效果,尤其是脾胃方面的问题。《四总穴歌》中有这样一句口诀说得好:“肚腹三里留。”也就是说,凡是肚腹脾胃方面的问题都可取它来治。​
    不仅如此,足三里穴还是一个长寿大穴。若经常刺激足三里穴,还有防病健身、抗衰延年的功效。现代人平时应酬特别多,饮食无规律,夜生活过于丰富,再加上平时工作压力大,因此胃肠方面最容易出问题,如胃痛、胃胀等,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多刺激足三里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