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玄”之说,由来已久。在南北朝之时,就曾出现以“重玄”为宗的道士。自后沿续不已,隋唐逐渐成为一大学派,“重玄”诸家虽无师承沿传关系,但被后代学者视为“重玄派”。 “重玄”之名源自《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所谓重玄,是从《老子》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句而来。重玄派以“玄之又玄”之义解老,认为此为老学要义。他们认为老子之道不滞于“有”和“无”,故名为“玄”,以遣有无;但又不可滞于“玄”,故名“又玄”,以遣前“玄”。使“玄”亦不存,归于虚无大道。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据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五所说,注老以“重玄”为宗,始于魏隐士孙登,此后梁道士孟智周、臧玄静,陈朝道士诸柔,隋朝道士刘进喜,唐朝道士成玄英、蔡子晃、黄玄颐、李荣、车玄粥、张惠超、黎元兴,皆明重玄之道。并将“重玄“思想贯穿于道教教义的诸多方面。《玄门大义》今秩,初唐高宗、武后朝道士孟安排摘录《玄门大义》,编成《道教义枢》10卷,其中《七部义》说: 洞真变化无方,神力自在,故须太玄明空,道成此行。重玄之心既朗,可变之遣斯威。 “重玄“之义是学者“大正观”的关键 隋道士刘进喜、李播皆注疏《老子》,刘进喜作疏6卷,李播注上下2卷。刘进喜《老子》第七十章疏云:“至言虽广,宗吝者重玄。”又刘进喜造、李仲卿续《太玄真一本际妙经》10卷,认为“正道真性,不生不灭,非有非无,名中正道。”即以“重玄“之义为学者大正观之要。 成玄英:非但不滞于滞,亦乃不滞于不滞 唐太宗朝道士成玄英撰《道德经义疏》,释《老子》“玄之又玄”句云: 有欲之人唯滞于有,无欲之人又滞于无,故说一玄,以造双执。又恐行者滞于此玄,今说又玄,更祛后病。既而非但不滞于滞,亦乃不滞于不滞,此则遣之又遣,故曰:“玄之又玄”。 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解释“玄之又玄” 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释“玄之又玄”云: 意因不生则同乎玄妙,犹恐滞玄为滞,不至兼忘,故寄以又玄以造玄,示明无欲于无欲。 隋唐“重玄”学派的道经还有佚名著《无上内秘真藏义》4卷,张惠超《道德真经玄疏》4卷,王玄览《玄珠录》2卷,通玄先生撰《道体论》,司马承祯《坐忘论》,佚名撰,《三论元旨》,黎兴、方长著《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10卷。唐代流传,大略出于唐代的《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太上老君内观经》、《太上老君了心经》、《洞玄灵宝定观经》等,均以“重玄”为宗。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也采纳“重玄”之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