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道观 庐山,亦名匡山、匡庐,此外还有辅山(敷山)、敷浅原、天子都、天子障、南障山等名称。因山岳的地理位置和形状而命名。“庐山”之名始见于《史记·河渠书》。书中有“太史公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之记载。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北临长江与九江相接,东南濒鄱阳湖与星子相邻。东西大约宽20余里,南北大约长50里,层峦叠嶂,有山多重,周围绵亘约5百余里,奇峰峻岭大约有90余座。峻峰奇岭千姿百态,形状各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庐山风景胜绝,有“匡庐奇秀甲天下山”之赞誉。加上山上水源丰富,气候宜人,还有丰富多彩、令人神往的美丽传说,使之成为驰名中外的游览避暑胜地。因此,自古以来就有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高士逸民、先贤往哲和高僧名道等被吸引而云集庐山,从而既造就了庐山浓重的文化、学术氛围,又形成“道释同尊”的局面,给庐山笼罩玄虚、神奇的光环。庐山既是文化名山,亦是宗教名山;既是佛教名山,亦是道教名山。道家列庐山洞为第八小洞天,称“仙灵咏真之天”,列庐山虎溪山为第四十七福地。 历来传说庐山乃“神仙之庐”。据周景式《庐山记》记载,西周威烈王时(公元前四世纪),有一个“生而神灵”名叫匡俗(续)的人,为躲避朝廷的征聘,曾隐居在庐山的深谷老林中,求仙学道,“时人敬事之”。后来,有的神仙家将庐山得名依附于匡俗。庐山很早以来便是神仙方士活动的重要场所,据说方辅和越庐君兄弟7人也在庐山得道成仙。自秦始皇三十七年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和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巡视南方各地,到达荆楚一带,“浮江而下”,路过庐山,虔诚祭祀庐山后,庐山作为“神仙之庐”的名声更显,地位更崇了。据说当年二位帝王都曾兴致勃勃登上上霄峰和紫霄峰,勒石纪念,汉武帝甚至还给匡俗以“大明公”的封号。自此以后,道教在庐山逐渐兴盛起来。 三国时或曰六朝时,福建著名道士董奉,字君异,由南中经南昌来庐山隐居。董奉医术高超,时时为人治病,药到病除,极为见效。治病不收取医药费,只要求重病愈者,栽杏5株;轻病愈者,种杏1株。然后,以杏易谷,周济贫苦百姓,传为“杏林佳话”,在历史上流传很广,产生很大的影响。董奉精于内外丹功,擅长使用丹符。在山期间,董奉筑董奉馆(亦名董奉真人坛)和太乙观,开展斋醮占卜之类道术以宣演道教。董奉逝世后,其影响越来越大,到宣和二年(1118),宋徽宗为张扬道教,追封董奉为“升元真人”。 南朝宋大明五年(461),周游四方布道的陆修静来到庐山,爱匡阜之胜,建太虚观,研经传道授徒长达7年之久。7年当中,陆修静采炼丹药,收徒布道,并致力于太虚观的拓置和扩建,最终使之成为一座规模宏伟、造型别致的名观。陆修静在太虚观最重大的活动便是建置道藏阁。据传,阁中珍藏有宋明帝御赐的道家经书、药方和符图1200卷,“龙箧贮之”,相当贵重精美,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道教经库。陆修静在阁中遨游于道家经籍,潜心于道教理论研究,获得渊博道学,为日后编辑《道藏》和创立道教仪式奠定坚实的基础。陆去世后,朝廷追谥“简寂先生”之号,太虚观故更名为简寂观。简寂观在唐以前一直是庐山道教最重要的宫观和最大的道教修炼场,鼎盛时住有道人多达五、六百人,香火称极盛。唐宋时期,影响仍在,出现许坚、钱朗、孙晟、郗法遵等高道,先后长居简寂观,与朝廷官府保持着较密切的联系,身负高深道学和丹功。鼎盛时期的简寂观在朝廷的格外恩宠下,不仅赫然成为庐山道教中心和南天师道最著名的道观,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庐山道教的发展。康王观、崇善观、咏真观、昭德观、白鹤观、广福观、太平宫等道观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互相呼应,鼎力相持,与庐山佛教势力分庭抗礼,创造出“释道同尊”的局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