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世俗还是高深 道教何去何从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腾讯道学 万景元 参加讨论

    
    资料图
    中国古典文学,以诗为最高,四言诗为典雅训奥,《三百篇》堪称典范之作。然至于魏晋,四言诗佳作已不多,遂有五言七言之兴。诗至于唐而最盛,宋而有词,词相比于诗,其在品格上是低的,所谓“诗庄而词媚”,诗言志,具有高尚的教化意义,词则言个人情感之事为多。然宋词之鼎兴,与宋朝市民经济发达有关,也与宋人诗歌可以超迈唐人的地方不多有关。道教的发展也是如此。
    先秦道教 士族与庶民的较量
    道教在先秦时期,虽有房中、导引、服食,三大神仙流派,但却以炼金丹为主,这些都在方士中流传,也影响于皇宫之中。故有学者将此等神仙道教为士族道教,而以驱邪抓鬼的道教为庶民道教。然道教在先秦、魏晋、南北朝、唐宋,以追求神仙长生为主,虽有外丹、存思、内丹种种之衍变,但是终究以神仙为目标。至于晚唐杜光庭真人一变而为科教,宋朝则有神霄法术,此岂非道教由神仙道教(士族道教)而变为抓鬼的道教(庶民道教)乎?然法术之类,吾不能不认为其富含深厚之哲学精神,和面对宇宙的主人翁精神,但以之为主流终究去仙道远也。
    宋朝道教 内丹法术为主流
    宋朝由于皇室的扶持,经常举办大型醮仪,也不乏象林灵素这样的高道,似乎宋朝时期这些活跃宫廷的道士都是以法师为主。南宗五祖的张伯端真人、石泰真人等内丹大家,都是埋名闾里的。五祖白玉蟾真人,伏阙上书,得了个驱逐出临安的下场,而后流拓江湖,自己建靖庐,阐扬南宗清修丹法。宋朝道术的主流,有内丹、法术两支,夫内丹即是得仙之道,法术是神仙之术,内丹为本,而法术为用。然后世道教,多追逐其用,而忽略其本,遂有“演教”一说,即是以斋醮科仪为演教,其于宋朝法师的想法又有区别矣!此为道教发展之又一变化。
    世俗道教 普渡传授高功密旨
    道教的世俗化,表现在教义上是体现了普渡的倾向,有别于早期道教“重金盟誓”的传统,变成了普渡劝善,功德成神的宗教。此以龙门律宗的兴起为标志。而道士所传方术,也多只限于“高功密旨”之类,至于“高功密旨”则有许多是宋朝法师所纂典籍的节选。至于早期上清派所传者,继续传承的则不多。全真派所倡教义,其实受理学影响颇大,以《丹阳真人语录》为例,其所主张乃在于平时生活的少私寡欲,认为人的欲望少了,自然肾水上升,心火下降,神气交媾,胎仙自产。抹去了丹道复杂的程式,直指本心,在操作入手上,也较为平易近人。所谓“圣人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用来评价全真派的教义,应该是恰当的。全真派的教义,也算是比较适合普及推广的了。
    生活道教 世俗与高深的取舍
    现如今,又有所谓“生活道教”一说,将道教融入生活,此是道教世俗化的进一步深化。窃唯:中国文学自诗而词、而曲、而小说,是越来越通俗;道教似乎也没有离开这个模式。那么自古典小说之后,我们现在还有古典文学么?现有的文学作品和古典文学作品区别在哪里?是否有可以传之不朽的东西?道教亦然,道教今日所谓“生活道教”,其和早期道教有何区别?是应该更世俗一些?还是应该和世俗保持距离?甚或要高蹈尘外呢?小学水平的人,不定能看懂杜甫的诗,但是这并不妨碍杜诗的价值。平常百姓,未必能看懂丹经和早期上清派的经典,但是这于上清典籍何干?
    还有一点就是,早期全真派的祖师,都有极高的素养,于三教典籍能够融会贯通,所以他们的话虽然平淡,却意味深长。则不免粗浅之人,以之自规,而忽视了一些东西。好比作诗,诗歌至于唐初而好用典,至于明代而好言性情,王国维则贵意境,而将典故置于一边。而这样的结果,就不免初学者认为作诗可以不学经史子集之类。用典故多固然迂腐而难堪,主张不用典其弊又或陷于粗鄙。道教亦然,强调其高深,如老庄玄学、坐忘神仙之类,初学固然难以见其端倪。强调世俗,则浅近之徒又不免执一端以为道。
    世俗化还是其他?这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