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佛学 > 其它 >

佛教的发展需要商业支撑 要保护好寺院自养经济

http://www.newdu.com 2018-01-01 凤凰佛教 newdu 参加讨论

    编者按:2016年12月18日,由中国佛教协会下属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主办的“‘商业时代’的佛教本位与‘去商业化’”研讨会在北京什刹海书院隆重举行,中国佛教界正在坚定厘清“商业化”时代的佛教本位,探索佛教自养经济“去商业化”模式的新路径,拒绝佛教“被商业化”、“被娱乐化”等社会乱象绑架。期待在“商业化”、“娱乐化”社会潮流之下,中国佛教界能够开辟出“去商业化”的“寺院经济”新模式,为“商业化”、“娱乐化”社会提供“化商业”、“化娱乐”的新理念与新风尚。凤凰佛教今日编发由周南撰写的“2016佛教思想建设研讨会侧记”系列文章第二篇:佛教的发展需要商业支撑, 要保护好寺院自养经济。
    佛教的发展离不开商业的支撑,这是与会人员达成的基本共识。
    
    净因法师
    净因法师从丝绸之路的兴衰阐述了佛教与商业两者之间的关系,他指出,佛教跟商业有不解之缘,丝绸之路上很多繁华的寺院最后都变成废墟,其根本原因是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败,商业衰败了,佛教也就随之而消失。“商业和佛教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反对商业’这样的提法非常危险。佛教不能“商业化”,但是不反对商业。佛教不但需要商业,而且需要现代化、理性化、规范化的最宏伟的一种商业。”净因法师表示。
    黄夏年教授也有相同的观点,他指出:寺院必须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否则不能维持下去。寺院经济规模始终处在变动之中,也需要做一些自身的经济储备。历史上佛教寺院无尽藏和长生库的运作一直是寺院的经济重要内容之一,这种方式直到现代金融制度出现以后才最后消失。
    
    胡雪峰住持
    “去商业化,但不能去商业”,胡雪峰住持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从古到今佛教发展不能离开经济,没有经济谈不到精神。西藏过去全民族的教育全靠寺院。在过去的内蒙地区,医学昌明的大夫都是从寺庙出来的。寺院这些功能都要以良好的物质作为支撑。”
    保护好寺庙的自养经济
    由此可见,寺庙的自养经济必须加以保护。在去商业化过程中,特别要妥善处理好佛教自养与去商业化的关系。
    目前,寺庙的经济的基本来源于门票收入、法务流通处、功德箱及维修寺庙等的捐款。“现在佛教自养能力是很脆弱的。过去农业经济时代,大量的良田有很多在山林里面,他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但是现在稍微有个风吹草动,寺庙就无法自养了。”刘威秘书长强调,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写在里面,要明确自养经济的范畴,“不能因为倒洗澡水,最后把孩子一块儿都倒出去了。”
    
    楼宇烈教授
    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佛教研究所所长楼宇烈教授也提出了同样的担忧。“所谓的商业化就是把寺庙当作一种商业载体来运作,投资佛教文化,然后从中谋取利益,这与寺院经济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寺院经济是中国佛教的特色,寺院经济首先是自养,有了这样的经济支撑,佛教文化的传播会做得更好。我们古代寺院的经济很多都是信徒的捐助,以舍宅、舍田地、舍房产等等来做捐助。这些支撑了我们历史上很多宗派对佛教文化的研究工作,比如禅宗、天台宗、华严宗等。”楼宇烈教授表示。
    此外,他还强调,除了信众的捐助外,寺院僧人的自力更生也非常重要。“七八年以前,有个寺庙里通过糊灯笼来维持寺院的发展。即便不卖门票,也有很多的办法解决寺庙的自养问题,我们必须要把寺院经济和佛教的商业化区别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