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庄子》与道教、现代文明片论(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1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庄子与道教
    在道教的典籍序统中,《南华经》(《庄子》与《通玄经》(《文子》)、《冲虚经》(《列子》)、《洞灵经》(《庚桑子》)被合称为“四子真经”,其地位仅次于《道德经》(《老子》)。因而,研读和注疏《南华经》往往成为上层道士的重要的宗教学术活动的内容之一。
    本来,《南华经》属于先秦子书范畴,与宗教无大关系,因而,秦汉魏晋学者多把它作为子学来研究,并没有什么宗教崇拜的意味。但自东晋时起,便不断有道教界学者从《南华经》中吸取精神养分,以补充、扩展道教自身的理论内容,其中著名的道教理论家葛洪尤为突出。他在《抱朴子·内篇·畅玄》中有一段对得“玄道”者的描述:“得之者贵,不待黄钺之威。体之者富,不须难得之货。高不可登,深不可测。乘流光,策飞景,凌六虚,贯涵溶。出乎无上,入乎无下。经乎汗漫之门,游乎窈眇之野,逍遥恍惚之中,倘佯仿佛之表。咽九华于云端,咀六气于丹霞。徘徊茫昧,翱翔希微,履略蜿虹,践跚旋机,此得之者也。”这段描述与《逍遥游》篇中关于“神人”的描述十分相近:“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这说明《庄子》对道教的影响是深刻的。它从教义、教理与信仰上对道教有很大的启录,从而为道教理论的成熟与丰富提供了精神养分。
    从教义、教理方面看,《庄子》对道教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庄子》中关于“道”的讨论对道教的影响极大。诚如前述,在《庄子》中,“道”首先是天地万物的本根,具有“生天生地”与“一化之所待”的双重作用,既是宇宙论意义上的世界的起源,又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世界的根据,同时“道”还是人的最高认识或最高真理,它“未始有物”,具有绝对的同一性。《大宗师》中还有一段说:“夫道有情而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这是“道”对于万物的本根意义。“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诚。”(《齐物论》)这里讲的是最高认识意义上的“道”。两个方面关于道的讨论与描述,都对道教有启发。早期道教主要经典《太平经》中有云:“夫道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论。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也。”这里便有对本根之道的描述,它体现了道教教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即“道”是宇宙的本原与主宰,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无时不存,是宇宙中一切的开始与万事万物的根据。宋代谢守灏《混元皇帝圣纪·序》则说:“原夫大道玄寂,理极无为。上德中虚,义该众妙。是以精凝真一,非假物以称生,形结九空,不待有而成体。”这里讲的则是认识论、修养论意义上的“道”。“道”不仅对世界有意义,而且对人生有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道教所强调的“道”,正是对人生有根本意义的“道”。《老君清静心经》说:“欲既不生,心自静矣。心既自静,神即无扰。神既无扰,常清静矣。既常清静,及会其道,与真道会名为得道。”这种可谓的“得道”,实际上与《庄子》中“见独”境界完全同一,即由于心静欲息而体悟到“道”的存在与意义。所以,我们可以说,正是《庄子》中关于“道”的理论,补充道教理论的不足,构成了“道生万物”的理论基石。
    其次,《庄子》中关于道功道术的论述,关于长生久视的追求,对道教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庄子·在宥》篇云:“广成子南首而卧,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再拜稽首而问曰:‘闻吾子达至至道,敢问: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广成子蹶然而起,曰:‘善哉问乎!来!吾语汝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这里讲的是修身养性之道,认为人如果静心无欲体悟妙道,便可以实现长生久视。这个思想后为道教发挥并加以膨胀,使之成为道教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内观经》有云:“道不可见,因生以明元;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为了追求这种“长生不死”的目标,道教参照《庄子》中一系列养生方式,造作了内丹、外丹、存思、守一、服气、服饵、导引、行跻、房中、守庚申等一系列养生方术,认为只要“保神固根,精气不散,淳白不分,形神合道”,便可以“长生不死。”这种不重来世重今生,不求彼岸谋此岸的宗教思想,不仅吸引了众多的信仰者,而且在世界宗教之林也极具特色。
    再次,《庄子》关于人生应该避俗弃世,消极无为的思想对道教也产生了影响。如《养生主》篇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里对人生之认识与实践活动均取消极无为的态度,认为这样才是“保身全生”之策。这显然与先秦战国时代的社会动荡,人生处困苦之中的历史环境有关。《田子方》篇说“古之真人,知者不得说,美人不得滥,盗人不得劫,伏戏、黄帝不得友。死生亦大矣,而无变乎己,况爵禄乎!”不为知者的游说动心,不为美人的容貌迷惑,死生之事无动于衷,这正是《庄子》可尊奉的理想的无心无情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境界同样为道教所追求。许多的道教道德都以消极避世、遁迹山林作为修道求仙的基本方式,都主张远离功名利禄,抛却尘世的享乐,淡然自若,与闲云野鹤为伍,于静默中求得对道的体验与把握,达到与道为一的境界。
    此外,《庄子》中关于“圣人”、“真人”、“神人”、“仙人”的论述,关于生而悲苦,命定人生的理论,关于“心斋”、“坐忘”的描述,都与道教思想仅有一纸之隙,从而为道教或挪用,或改铸,或发挥,融入了道教的理论绪统之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